最近“科特估”大行其道。科技大风吹,首先吹向芯片、CPO,这两大科技先锋率先反弹,其他如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题材跟随。看这行情,科技行情渐成声势。

很多机构预测,“科特估”会接棒“中特估”,成为A股接下来的主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科特估”。

本文内容较长,将主要内容总结如下:

【何谓“科特估”?】

方正证券研报是这样讲的:“科特估”聚焦新质生产力转型升级,包括优势制造(新能源车和通信等)中国自造(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先进智造(AI和生物技术等)

1、优势制造:中国领先的优势制造如新能源车、通信等,已经完全实现自主可控,但现在面临产能过剩,亟待“出海”突围。

2、中国自造:中国部分自主可控,如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等,属于潜在被欧美“卡脖子”的基础工业,存在现成的技术路径,亟需“新型举国体制”财政补贴实现“硬科技”自主可控。

3、先进智造:前沿科技的先进智造,如AI和生物技术等,没有现成的技术路径,需要改善营商环境,优化上市制度,鼓励企业家精神,给企业更多的试错机会。

简而言之,科特估对应的几个比较具体的行业有:新能源车、通信、高端装备、新材料、软件、芯片、生物技术等。听起来,“科特估”有点像“新质生产力”的升级版。

【“科特估”行情背后原因】

1、高低切换。之前一直是红利强、科技弱,按照风格轮动,红利涨得太久,有获利了结压力,科技跌跌不休,有低位补涨动能。再说了,美股科技巨头狂飙,AI逻辑正在逐渐被业绩所验证,A股科技不反应一下都不好意思。

2、埋伏政策彩蛋。就在本周三(6.19),陆家嘴论坛即将召开,监管已经在月初就给大家预告了:将在2024陆家嘴论坛期间发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举措。

截至6月13日,科创板开板已经5周年了。下个月的7月22日,即将迎来科创板首批公司上市5周年。大家觉得,如果陆家嘴论坛有大利好,会不会有一些科创方面的彩蛋?

3、大基金效应。今年5月底,国家大基金三期正式成立,其注册资本高达3440亿元,募资规模已超过前两期之和。按照前两期的经验,大基金三期或会撬动1.5万亿资金,为半导体行业带来天量活水。而且,大基金不是做慈善的,选择在此时间点成立,意味着什么呢?或是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赛道的拐点!

【如何投资“科特估”?】

“科特估”企业集中在创业板和科创板,也就是“双创”。根据成分股上市地点分类,主要有3大指数可供选择:科创创业50(俗称“双创50”)、创业板50、科创50

关于它们的区别,可以简要总结如下:

如果单纯依照成分股上市地点来选,会比较简单:

1、如果想要投资科创板,就选科创50指数

2、如果想要投资创业板,就选创业板50指数

3、如果想要投资科创板、创业板双拼精华,可以选择双创50

如果从行业来看,会是怎样结果?通过更详细的拆分,我们可以看出3只创50指数的行业权重区别。

1、AI科技:科创50含量,尤其是芯片,更是压倒性优势。科创板是芯片重要阵地,科创50完美反映了这一特征。

2、新能源:创业板50占比较高,尤其是电池,创业板50完胜其他两大指数。

3、医药生物:双创50和创业板50不相上下。

4、高端制造:双创50相对占优。

总体来看,双创50指数再行业覆盖上最为全面、均衡,无论是AI科技,还是新能源、生物技术,均覆盖较为充分,没有明显短板。创业板50和科创50则有些“偏科”:创业板50的新能源和高端制造含量极高,但是AI含量不足;科创50的AI含量极高,但是新能源、高端制造等行业含量不足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

如果想要全面布局“科特估”,可以选择双创50指数。

如果看好新能源,可以选择创业板50。

如果看好AI和半导体,可以选择科创50。

附:网格“信号灯”

今日,工业金属触发买入;通信指数触发卖出1份。

网格交易参考:小白都能看懂的网格交易!

$科创芯片ETF(SH588200)$$科创50ETF(SH588000)$$招商中证白酒指数(LOF)A(OTCFUND|161725)$

#消费电子板块大涨,持续性几何?#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