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晚,单日3家企业宣布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创下年内新高。其中,晶盛机电、宝钢股份终止分拆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海信视像终止分拆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此外,华海药业子公司长兴制药也终止向北交所辅导备案。

根据 iFind数据显示,随着上述公司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自2024年开年以来,"A 拆 A" 终止案例已达13家。13家均明确表示终止分拆是受到市场环境影响。

单日3股终止分拆

$海信视像(SH600060)$$晶盛机电(SZ300316)$$宝钢股份(SH600019)$ 3 家公司同日宣布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创下年内单日新高。

据悉,海信视像原计划分拆子公司青岛信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信芯微 ")至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经保荐机构申请,分拆上市暂时终止。

海信视像表示,信芯微已收到上交所终止审核的决定。此次终止不会对公司及信芯微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公司战略规划的实施。

公开资料显示,海信视像是一家以“大显示”为核心,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旨在成为世界一流的多场景系统显示解决方案提供商。

此外,晶盛机电原计划分拆所属子公司浙江美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宝钢股份原计划分拆所属子公司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两家公司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均决定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公开资料显示,晶盛机电的主要业务或产品包括半导体装备、光伏装备及智能化、材料业务、精密零部件等。宝钢股份主营业务为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碳钢薄板、厚板与钢管等钢铁精品,主要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能源交通等行业。

年内13家“A 拆 A" 终止

根据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 拆 A" 终止案例已达13家。除了上述 3 家公司以外,今年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的还有拓邦股份、沃尔核材、上汽集团、潍柴动力、郑煤机、科达制造、大族激光、卧龙电驱、歌尔股份、江西铜业等 10 家上市公司。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在上述13家公司中,晶盛机电、宝钢股份、拓邦股份、江西铜业、歌尔股份、潍柴动力、沃尔核材、大族激光、方大集团和丽珠集团等8股原计划分拆子公司至创业板上市,海信视像、郑煤机、上汽集团3股原计划分拆子公司至科创板上市。此外,卧龙电驱原计划分拆子公司深交所主板上市。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上述13家公司2023年均实现盈利,但是有7家公司盈利能力出现下滑。其中,科达制造、歌尔股份、卧龙电驱、大族激光、上汽集团、拓邦股份、宝钢股份等7股 2023 年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下滑幅度最大的为科达制造,2023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2 亿元,同比下滑 50.79%。

2024年一季度,上述7家公司中有3家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包括科达制造、卧龙电驱、上汽集团。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仍是科达制造,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3.11 亿元,同比下滑 22.6%。

此外,根据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仅有卧龙电驱、汇川技术等几家公司发布了关于拟分拆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公告,创下自2020年以来的新低。而在2020年至2023年,发布分拆预案的A股公司则分别有29家、22家、22家、59家。

分拆终止受市场环境影响

览富财经网梳理发现,在说明终止子公司分拆上市的原因时,上述13家公司均把原因归结于当前的市场环境因素的变化。

当被问及终止分拆的原因,海信视像就解释称,当前,外部市场已发生变化,经保荐机构向上交所提出申请,前述分拆上市暂时终止。

沃尔核材披露,终止筹划分拆乐庭智联至创业板上市,并终止乐庭智联新三板挂牌事宜,系综合考虑市场环境变化、控股子公司乐庭智联自身经营情况后等方面作出的决定。

此外,潍柴动力、郑煤机、大族激光等多家公司也表示,基于目前市场环境等因素考虑,为统筹安排子公司业务发展和资本运作规划,经与相关各方充分沟通及审慎论证后,公司拟暂时终止分拆子公司上市并撤回相关上市申请文件。

从市场环境来看,2024年以来,伴随着新股发行全流程严监管和问责体系的全面加强,监管严把准入关口,IPO严监管信号持续释放,不少企业选择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其中甚至包括已经过会的企业。

根据安永数据显示,A股IPO排队企业数量自2023年底的767家,下降至2024年6月10日的526家。

据悉,A股IPO终止数量不断攀升,其中主动撤回企业占比高达97%。安永预计,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预计共有44家公司首发上市,同比下降7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