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dizhe(北仪小孩)

上周末披露的5月份社融数据太差,本来市场传言今天MLF利率会调降,但这并没有发生,根本就没降。。。


所以今天沪指能收于3015.89点,已经走的挺强了。。。其实即便降息,可能也没用。。。因为现在货币宽松,已经难以推动信用宽松了。。再者,银行净息差大概1.54%的样子,已经很低了,如果再降息,工行啥的还不得赔钱啊。。


现在中国央行整套存贷款调节体系存在系统问题,LPR利率机制只能影响贷款利率,影响不了存款利率。。。如果既想救经济,也想救净资产。。那么未来需要调降存款利率的。。。这存款怎么降,根本没摸出门路,比如小银行不听话,就是不降低,逆势揽储啥的


同时,早就说过,中国所有东西都可以“调节”,维度汇率难办,所以中国央行最大的难题就是它必须在汇率维稳的背景下,刺激经济。。但这是有矛盾的,比如刺激经济你得降息吧,但降息的话,中美利率扩大,人民币汇率就容易走弱,外资容易流出。。。


其实在以前,宽信用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只要降一点贷款利率,人们就屁颠屁颠的去买房。。。然后地产开放商,也愿意借钱卖地盖新楼,负债率90%以上也敢玩的,上杠杆当然容易了。。。


所以央行早已养成“路径依赖”,因为以前这一手,太好用了。。但现在变天了,居民杠杆率加到投了,地房产也日渐颓势,这种背景下,降息的意义已经不大了。。。这点要提早看到。。。


M1上个月是历史罕见的-4.2%,M1-M2只差也变为-11.2%。。。所以根本就没活钱,说明投资和消费欲望都很低。。。怪不得消费市场通缩,投资市场缩量呢,懂了吧,大家手里钱都攥的紧了,已经做好过苦日子的准备,愈发谨慎起来。。。


所以居民消费指不上的,地方政府呢?土地财政运转不畅,基本也不会弄钱了。。。所以当下只剩下中央财政可以刺激,没有任何其他别的选项。。。


从5月份PMI数据就可以看出来,3-4季度出口就会走弱,而投资的乘数效应也难以走强,所以刺激内需的话,要赶紧了。。。。


就业数据根本不用看,直接看美团骑手,还有滴滴司机即可,这两个就是最好的“就业市场指示器”,现在你点个外卖,到的速度都快了,说明啥?骑手太多了,不好找事,都做骑手。。。同理,你打个车,到的时间也快了,因为闲人多,都做滴滴司机呢。。。


面对这种情况,中报业绩基本不用看,好不了。。。所以大家才到处看政策,听消息。。。我基本直接躺平,静等再破3000点。。。


对于复利而言,业绩成长固然重要,但那是最重要的么?当然不是,利用别人的恐慌才是最重要的。。。当下处于中国经济转型期,要素成本提升,但科技转型并不容易,守不易,攻亦难,所以会有数不清楚的情绪波动。。。今天担心股市崩盘,明天担心大国博弈升级,后天担心集体失业,每一种恐慌,都会扭曲“价值价格场”,形成交易机会。。


缩量震荡还会继续,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真的减仓,要看清楚,需要一点点的震出去,磨干他们的耐心。。。当然了,补仓的更少,否则也不会这么缺增量资金了,想等着行情启动,再马上跟进去。。。


其实行情真启动的时候,怎么会给你从容补仓的机会呢?都是逼空,直接上拉,这个时候即便想补仓,你敢带量补么?冲的那么快,就不怕突然反抽回调?而且那么长时间都挺便宜的,非要启动这几天,加量买?真实情况是,一旦启动,只要仓轻,就很被动了,因为涨跌是一个维度,而持仓轻重是更重要的一个维度


重仓需要下在绝对低点,一般就是崩盘时候,或者崩完缩量平走阶段,这是决生死的,需要极其谨慎。。。然后就尽量拿稳,中间利用分化行情,专门找因为情绪偏见低估的板块买入,所有都是“逢低买入”。。。高了根本不买,比如都说“高股息好”,逻辑似乎没问题,但要理解一个问题,都说好本身就是“这个优点被太多人知道了”,认知渗透率高了之后,必然溢价,此时必然不是买入的好时机,和业绩无关,和现金流折现无关,只和交易这门艺术有关。。。


过度沉迷于一种逻辑是危险的,因为即便这种逻辑再对,只要认同它的人一多,就容易在高溢价下迷之买入。。。从这个意义上讲,价值投资分析,技术分析逻辑,还有宏观分析都是危险的,我时刻保持谨慎,思维要保持敏捷。。。


商业模式,量价结构,财务报表当然要分析,而且要尽量精细。。。但这些不是决定交易的核心,核心是“胜率”,也就是价格是很重要的,不便宜不买是第一准则。。。这不是施洛斯式的只看bp那种姿态,而是一种“思维方式”。。。各种逻辑主要用于判断价值是否存在,然后下手时候重视价格是否合适。。。两种“合适”,才能决定估值性价比高低,同时也决定胜率。。。然后再按照胜率,匹配仓重。。。


$贵州茅台(SH600519)$$腾讯控股(HK|00700)$$特斯拉(NASDAQ|TSLA)$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