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盘又到了3000点附近,菜头有一个最新的判断,有可能未来数年我们的股市依然会维持在3000点附近上下波动,很难再出现过往那种大盘动辄翻倍腰斩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么想呢?

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指数的统计方式没有考虑到标的公司除权的因素,因此这个会给指数带来每年大约2个点左右的失真(低估),另外一个原因是指数中还有大量的公司估值并不低,因此尽管指数的平均估值不高,但是估值的中位数却是很高的。

因为,我个人认为,未来大盘持续三五年在3000点附近波动,也是很正常的。

无论你愿不愿意,客观事实就是如此。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投资龙头公司赚钱,因此与其浪费时间去关注大盘指数的涨跌,还不如把净利收回来,重点关注中证A50和沪深300指数中优秀的公司,这些公司既没有流动性危机,又有龙头地位优势。

这也是菜头长期以来的观点,如果你不太熟悉财务指标,也没有较深的上市公司背景研究能力,那么优选50和300指数股票池进行投资的成功概率会大幅提升。


另外一个思考,这个问题有可能比较敏感,因此只供订阅专栏的读者阅读。

引子:在滞涨时期,财富并不会凭空消失,但是会快速转移。

作为个人,怎么尽量避免让自己成为财富转移流出(被牺牲)的那一方,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大多数人接下来的命运。

无论你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情都会发生,在历史的大变局时期,经济规律不会以任何人的个人意志为转移。


对于个人来讲,在时代的洪流里,宛如尘埃,我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努力地往上爬,避免成为被牺牲的那一份子。

当然,这同样也蕴藏着机会。

想尽一切办法拥有生产资料,是避免被收割的唯一途径,普通人没法去开工厂做实业,但是可以拥有工厂优质实业的股权。

避免返贫,这是唯一的选择。

继续说机会的事情,假如菜头上面所讲的观点是正确的话,那么未来资源和公共事业板块将会面临非常长时间的景气度。

当前主流资金似乎也在这方面逐渐达成了共识,这个和猜测股市涨幅没有关系,特殊时期是不能套用历史经验的。

转型时期,我们可以参考西方国家在同期股市发生了什么。

我们的股市在这30多年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强经济周期,因为我们的GDP增长是非常平稳的。

相对来说,转型时期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东西,因为没有真正遇到过类似于1929年美国那样的大周期。

如果菜头判断正确,那么当前资金不断地往煤电油气上面怼的逻辑就没有任何问题,短期看这些板块应该是高估了,但是拉长时间来看,资源的价格可能会高于历史均线上涨。

传统的资源板块,开始呈现出成长性的特征。

这不仅是信用货币的属性决定的,也是上面提到的逻辑的加强,两者叠加,会产生非常强的效果。

和以前完全不同。

当然,另外一个方面是,由于生产的相对过剩,消费相关的工业板块会面临非常恶劣的竞争环境,所有消费相关的工业产品都面临需求和利润的问题。

这两者之间的跷跷板效应会一直持续到新一轮的经济复苏的时候才能解决。

宏观和微观,是一个整体。

我个人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的,因此未来菜头也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资源相关的板块去研究。

当然大消费板块在极度悲观的预期之下,可能也会出现很多错杀的机会,偶尔捡几条翻白还能抢救的鱼,也可能会获得不错的收益。


再谈谈行情。

上证指数只要回到3000点附近,成交量都比较低迷,因为大家都开始观望了,等方向。

从2015年那波超级大牛市之后,上证指数的半年线(120日均线)大致就是围绕在3000点附近走的,当然还是有一点斜度,只是斜度很平。

这个斜度大概就是2009年的2000点到2024年的3000点这15年的斜度。

小坡,也是往上走的,考虑到分红的因素,真实涨幅还需要加上50%左右的收益,修正之后对应6%左右的年化收益率。不考虑估值因素,略低于平均GDP的增长。

如果考虑估值因素,换算成同等估值,会略高于GDP增速,长期看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这句话,是有效的,没有问题。

估值失真了,不影响真实业绩表现。

坚守正道,安心赚钱。

不赌博,平常心。

以上为菜头的个人思考和总结,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请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获取属于你自个儿的那份成长和认知。

点个发财赞,股票涨停!

原创首发 | 菜头日记

作者 | 菜头

$上证指数(SH000001)$$深证成指(SZ399001)$$沪深300(SH000300)$#“车路云”一体化提速,哪些股受益?##专家表示4000点之前原则上就应该避免做空##转融通爆增?监管部门紧急澄清#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