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国产疫苗仿佛就像换了人间,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HPV疫苗和流感疫苗,这两种在疫苗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大单品,如今都卷入了激烈的价格战之中。

另一边,尚处于蓝海阶段的新兴疫苗(带状疱疹疫苗、RSV疫苗等)正在崛起,标志着国产疫苗行业已然变天。

01

HPV疫苗打响价格战


HPV疫苗主要分为2价、4价和9价,其中2价HPV疫苗竞争较为激烈。

目前,国内已有三款2价HPV疫苗获批上市,包括GSK的希瑞适(2016年获批)、万泰生物的馨可宁(2019年获批)、沃森生物的沃泽惠(2022年获批)。

此前,受益于2价HPV疫苗销售的强劲增长,万泰生物的总营收从2020年的23.54亿元显著跃升至2022年的111.85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也大幅增长,从6.77亿元增至47.36亿元。

同样地,沃森生物也实现了业绩的显著增长,总营收从2021年的34.63亿元增至50.86亿元,归母净利润从4.28亿元增至7.29亿元。

然而,仅短短数年时间,市场就变了。

随着默沙东4价和9价HPV疫苗供应量的增加以及适用年龄段的扩展,抢走了高端客户,加之众多潜在竞争者的虎视眈眈,2价HPV疫苗市场率先打起了价格战。

在中国获批上市的HPV疫苗信息

资料来源:NMPA,平安证券研究所

在沃森生物沃泽惠上市的当年(2022年),2价HPV疫苗的中标价约为245元/支,低于万泰生物2价HPV疫苗。

到了2023年8月,万泰生物在广东省2价HPV疫苗采购的中标价为116元/支,价格大幅下降。

而在今年3月,万泰生物在江苏的采购中更是以86元/支的价格中标,不仅跌破百元大关,还创下了国产2价HPV疫苗采购价的新低。

价格战的背后,是疫苗公司业绩的转变,以及HPV疫苗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态势。

2023年,沃森生物实现总营收41.14亿元,同比下降19.12%,归母净利润4.19亿元,同比下降42.44%;同期,万泰生物也未能幸免。

更为严峻的是,根据insight数据,国内已有10款在研HPV疫苗处于临床Ⅲ期阶段。这一趋势预示着不久的将来,国产HPV疫苗将大量涌入市场,其竞争之激烈不难想象。

国内HPV疫苗在研情况(截至2024.03.29)

资料来源:insight数据库(丁香园数据库),申万宏源研究

4价和9价HPV疫苗市场一直被默沙东垄断,而作为独家代理商的智飞生物获得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然而,随着国产HPV疫苗批量进入临床后期阶段,这一垄断局面将在这两年被打破。其中,成都所、上海博唯和上海所的4价HPV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万泰生物、康乐卫士、瑞科生物和沃森生物的9价HPV疫苗已进入临床Ⅲ期。

特别是,更高价次的HPV疫苗还会带来降维打击。例如,成都所研发的11价HPV疫苗、神州细胞/诺宁生物的重组14价HPV疫苗SCT1000,均已处于Ⅲ期临床;成大生物与康乐卫士合作研发的重组15价HPV疫苗(大肠埃希菌)也已进入临床阶段。

当一个行业踏入竞争激烈的红海,留给企业的就是无尽的挑战。

02

流感疫苗“换了人间”


相较于HPV疫苗市场,流感疫苗市场的竞争态势显得尤为激烈。

流感疫苗市场最显著的特征,在于生产厂商众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根据insight数据库,目前国内已有26款流感疫苗获批上市(包括三价疫苗、四价疫苗、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冻干流感减毒活疫苗),涉及华兰生物、科兴生物、金迪克、康泰生物和百克生物等。

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国内流感疫苗曾一度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然而,近两年,流感疫苗的接种人数锐减,导致批签发量遭遇断崖式下滑。

各企业流感疫苗批签发批次(2023年 VS 2022年)

数据来源:中检院,东北证券

当前,流感疫苗市场虽略有回暖,但已有厂商打响了降价第一枪。

今年5月,江苏省对国药集团下属的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的四价流感疫苗进行了供应价格调整,中标价格从原先的128元/支降低至88元/支,降幅超过30%。

紧接着,华兰疫苗、科兴生物、金迪克等厂商也加入了“价格战”。

6月4日,华兰疫苗发布公告称:自6月5日起,将对公司旗下的3款四价流感疫苗进行价格调整。其中,成人剂型的预充式四价流感疫苗(0.5ml/支)调整至88元/支,成人剂型的西林瓶四价流感疫苗(0.5ml/瓶)调整至85元/瓶,而儿童剂型的预充式四价流感疫苗(0.25ml/支)则调整至128元/支。

金迪克同样发布公告,对公司四价流感疫苗进行价格调整,并表示“降价有利于刺激流感疫苗市场需求的增长”,“要抢抓增量市场、以价换量”。

价格战之后,疫苗企业的内部成本费用控制和销量提升能力将受到严峻考验,尤其是产能方面的优势。

从产能对比来看,华兰疫苗的四价流感疫苗产能高达1亿剂,金迪克的四价流感疫苗产能为1000万人份,另有在建产能3000万人份。百克生物的冻干鼻喷流感疫苗产能也达到了1440万支,并且还有1000万人份的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制剂)生产车间在等待验收。

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乐观的声音。鉴于流感疫苗在国内的渗透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因此市场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而价格战的开打,无疑有利于提高大众的重视度、提高流感疫苗接种率。

正如华兰疫苗在公告中表示,“从长远来看,价格降低有利于刺激流感疫苗市场需求的增长,进一步提升流感疫苗接种率,扩大市场规模,带来以价换量的市场机遇。”

03

新兴疫苗崛起


与竞争激烈的HPV疫苗和流感疫苗相比,尚处于蓝海市场的新兴疫苗(带状疱疹疫苗、RSV疫苗等),正逐渐成为疫苗公司押注的方向。

带状疱疹疫苗被誉为“中老年人HPV疫苗”,由此可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全球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5年的61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26亿美元,同期中国带状疱疹疫苗市场规模将从108亿元增至281亿元。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4款带状疱疹疫苗获批上市,分别为默沙东的Zostavax、GSK的Shingrix、SK化工株式会社的SkyZoster和百克生物的感维。

但国内市场仅有GSK和百克生物在售,形成双强争霸的局面。其中,百克生物的感维于2023年获批上市,不仅打破了GSK长期独占鳌头的局面,而且在短短9个月销售额达到近9亿元,销售势头比当初的 Shingrix 更猛。

在两者激烈比拼之际,众多国产带状疱疹疫苗也在加速入局。其中,绿竹生物、中慧元通/怡道生物已经开展Ⅲ期临床,迈科康生物紧随其后,嘉晨西海、瑞科生物、康希诺生物等也已开展Ⅰ期临床。

带状疱疹疫苗研发格局(截至2024.04.23)

资料来源:CDE,东北证券

面对国产疫苗的激烈竞争,GSK感受到了压力,也开始效仿默沙的策略,将其疫苗的中国销售权益委托给拥有丰富疫苗销售经验的智飞生物。

不仅如此,GSK还就其RSV疫苗Arexvy与智飞生物达成了在中国大陆地区推广合作的初步意向。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能感染各年龄段人群,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属于高危群体,预防手段包括RSV抗体药物和RSV疫苗。

机构预测,全球RSV药物(涵盖疫苗和药物)的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达到128亿美元,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34至223亿元。由此,RSV疫苗被称为“下一个HPV疫苗”。

目前,全球已有3款RSV疫苗获批上市,分别为GSK的Arexvy、辉瑞的Abrysvo、Moderna的RSV mRNA疫苗mRESVIA(mRNA-1345)。其中,Arexvy和Abrysvo于2023年5月先后上市,去年销售额分别实现15.3亿美元、8.9亿美元。

从市场情况看,目前3款已上市的RSV疫苗尚未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有多达10余家疫苗企业正在研发RSV疫苗,但大多仍处于临床前阶段。其中,艾棣维欣的重组蛋白RSV疫苗(AEO11佐剂)ADV110进展最为迅速,预计今年将完成II期临床试验(登记号:NCT04681833)。


04

结语


总体来看,国内疫苗市场的天平正在倾斜,传统的疫苗市场格局已被打破,新的市场力量正在崛起。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疫苗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抓住新兴市场的机遇,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参考资料:

1.各家公司的财报、公告、官微

2.平安证券,申万宏源研究,东北证券研报

$百克生物(SH688276)$ $智飞生物(SZ300122)$ $瑞科生物-B(HK|02179)$

@东方财富创作小助手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