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周期之王”,不惧周期寒冬挑战。

光伏每一轮产业变革、技术迭代都伴随着兴衰交替,择优汰劣。纵观中国光伏20年发展史,任凭城头变幻大王旗,老牌组件巨头—晶澳科技的身影一直矗立于行业金字塔顶端,“周期之王”的市场定位始终坚定如磐。

技术创新,赓续新动能,晶澳连添高质量发展新砝码。

2024上海SNEC光伏展,晶澳科技隆重举行了“创新共续 澳耀未来”新品发布会,重磅推出了0BB(无主栅)高效n型组件产品解决方案和高效单玻防积灰组件两款新品,并签下700MW组件供货协议,再展“周期之王”强大的内部创新底蕴和产业协同能力。

砝码1:创新造空间,首推0BB新品

晶澳科技首推0BB高效组件,通过工艺上的技术突破,该款产品增强了光能吸收面积,降低了内阻损耗和IAM损失,使组件功率提高到645W,转换效率提高到23.1%以上。该方案还通过低温焊接,减少了焊接过程中对电池片造成的热应力,有效减少了隐裂的产生,确保组件高可靠性无虞。

功率和转换效率同步提升,意味着投资回报率的提升,客户价值进一步获得提升。根据在全球六大地区做2P固定支架和1P跟踪支架的项目模拟,搭载晶澳科技0BB解决方案的DeepBlue 4.0 Pro 2465mm*1134mm版型组件,相较常规n型组件及700W+组件,BOS下降幅度为0.45%-3.55%,LCOE下降幅度为0.24%-2.34%,优势非常显著。

砝码2:剑指分布式,高效防积灰组件上线

同时,针对分布式光伏市场上兼顾轻量化、高发电、可靠性、易运维的组件产品处于空白的市场痛点,晶澳科技成功研发出单玻防积灰产品。此款组件基于Bycium+电池技术,采用先进的封装材料和技术,可有效规避水汽侵入腐蚀等一系列问题,大幅增强了可靠性。这款产品还通过晶澳短边框排水孔专利技术,解决了积灰问题,不仅组件排水、排污性更佳,而且消除了灰尘遮挡带来的发电量下降问题,更规避了组件底部积灰造成的热斑问题。

此款组件功率高达650 W,转换效率超过23.3%,发电性能位居行业前列。通过先进封装和排水孔技术,此款组件在降低了除灰等运营成本的同时,更兼具产品品质可靠,能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的卓越性能。

据了解,以户用合作共建屋顶为例,采用晶澳科技单玻防积灰产品,投资回收期可以缩短7.3个月,IRR提升8.88%,可在25年的全寿命周期内带来25.80%的额外增益。

目前,晶澳科技防积灰高效单玻组件已通过了多倍IEC标准的加严可靠性测试,各项加严测试中,功率衰减皆小于2%,远低于IEC 5%的认证标准,卓越的可靠性获得了权威第三方机构的高度认可。新品上线现场,TV NORD为晶澳科技单玻防积灰产品颁发了“n型单玻IEC新标认证证书”。

应用场景方面,晶澳科技定制化打造了四种版型的单玻防积灰产品,适用于工商业、户用自建、户用共建等各种屋顶场景的开发,可全方位、多层次的满足客户对提高发电收益的根本需求。

砝码3:合作拓空间,再签700MW供货协议

在14年如一日坚持以优质产品赢得市场的同时,晶澳科技不断扩大生态“朋友圈”,先是与拉丁美洲最大的太阳能开发商和投资者之一Atlas与晶澳科技签署了总规模达700MW的组件供货协议,还分别与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保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卓阳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省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大唐云南发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一系列供货协议、战略签约的落地,标志着晶澳“为客户价值而生”产品设计理念,客户至上的售后服务原则,已深受广大客户的高度认同,全球组件超一线巨头的市场地位不得得以深化巩固。

据第三方数据,晶澳科技2017-2021年组件出货量位居全球前三名,2022-2023年位居全球前四名,到2024年Q1累计出货量达201GW, 同样位列全球前四名。

2010年开始布局组件业务,晶澳科技每一次经过周期波动,总会焕发出更强劲的成长动能,“周期之王”的穿越密码在公众视线下也在不断解锁。

密码1:立足客户,逆向研发

坚持从客户的角度出发,是晶澳科技专属的差异化优势之一。据晶澳科技首席技术官欧阳子博士介绍,公司一直坚持“双轮驱动”的研发理念,针对市场、客户、市场应用痛点而推出产品。这是一个逆向研发的过程,需要从将LCOE成本降到最低或者电站投资回报率最高的维度来考虑客户需求。然后,对应客户需求的组件,去配备与之功能相匹配的电池、硅片、硅料,整个研发过程是倒推过来的。

换句话说,这种“逆向研发”过程,是集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研发优势之于一体,面向客户打造的一款“定制化”专属组件产品。这也是晶澳科技为代表的,拥有高度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厂商能够做到的一点。

同时,晶澳科技多年来一直坚持多元化研发原则,综合考虑不同自然环境、安装倾角、应用场景下的产品需求,比如说温度系数、弱光响应、首年衰减率、LCOE、双面率等因素,进而研发切实可满足客户深层次需求的定制化产品,而非流于功率、转换率的实验室或系统参数层面。

逆向研发还要纳入ESG因子,这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方式。同时,客户本身也希望产品的ESG做更好一些。因此,在晶澳科技“逆向研发”过程中还掺入ESG、碳足迹方面因子。举例来说,硅片产品的薄片化,制程工艺里面能够用低温的都用低温,而不是高温。

密码2:创造客户价值,稳字当先

秉承客户至上的核心价值观,晶澳科技一直以财务稳健而蜚声业界。这家向来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产业龙头,稳健的作风不仅来自财务上,更发乎于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可靠产品的不变初心。

以0BB组件为例,欧阳子博士坦言,晶澳并非首家推出此款产品的企业。这是因为我们认为,一款高效、可靠的产品需要时间沉淀,逐步发现、排除和解决问题,只有技术成熟了,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才能够放心的把产品交付到客户手里。首先,我们得过自己那一关,只有对技术已经有足够把握了,才会放行过关。

一定程度上讲,晶澳科技这种谨慎的做法让其错失了成为行业第一的机会,但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卓越的性能,晶澳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扎实、可靠的良好口碑,这也成为其永处行业第一梯队的坚实基柱。

密码3:雄厚的技术底蕴,领先的一体化能力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晶澳科技深谙此道,多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技术创新“护城河”。2023年,晶澳科技研发投入44.46亿元,占营业收入5.45%,位居同行业前列。截至2023年末,公司自主研发已授权专利1263 项,其中发明专利285项。

目前,晶澳科技在HJT、BC、钙钛矿等领域都有技术储备,多元化的技术储备,令晶澳科技具备在新一轮产业周期到来前快速切换赛道,始终站在产业风口前端,以稳健的运营方式成为行业执牛耳的实力和弹性。

晶澳科技是行业内较早打造垂直一体化的行业龙头,已建成覆盖拉晶、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完整产业链,自主研发的n型倍秀(Bycium+)电池转换效率已达到26.5%,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2023年底,晶澳科技光伏组件产能为95GW,硅片与电池产能达组件产能的90%左右,上下游匹配程度远高于其他龙头企业。其中,先进n电池产能投产产能57GW,产能规模排名全球前两名。未来3-5年TOPCon都将是主流电池技术共识下,晶澳科技有望持续受益于技术迭代释放出的产业红利。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双碳战略背景叠加n型技术迭代风口催生光伏更大的发展机遇,重仓押注n型技术的晶澳科技无疑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耀眼的未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