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又遭遇了利空。

6月19日,$隆基绿能(SH601012)$隆基绿能发布公告,控股股东质押7000万股,占其所持股份的6.56%;累计质押2.11亿股,占所持公司总股份的19.77%。

单看这个事件,似乎影响不大,但是,如果将月初的事情联系到一起,似乎直指一件事情,那就是:缺钱


6月6日晚,隆基绿能发布公告,为满足公司经营需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00亿元公司债券

消息一出,市场立马就炸了锅,争议点在哪呢?

截至2023年底,隆基绿能账面货币余额为570亿元,且没有短期借款,也就是说,公司并不缺钱。同一天,隆基绿能发布公告,2024年自有资金委托理财的金额上限由200亿元增加至300亿元。用官方的话说,“通过购买低风险、流动性好、收益较稳定的理财,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资金收益,为股东谋取更多的投资回报。”

公司一方面能够拿出几百亿理财,但另一方面又百亿债券募资,这是不是存在矛盾?

还有一个争议点是,根据官方的说法,隆基绿能百亿公司债券主要用于“泰睿”硅片、BC二代电池等先进产能建设,但是,明明硅片整体产能过剩,明明一季度盈利恶化,叠加美国对中国光伏加征关税,以及东南亚产线关停传闻,真的有扩产的必要吗?会不会进一步加剧财务的恶化?

尽管官方有一套自己的说辞,但在市场看来,总之就是存在“高存高贷”的嫌疑,于是,广大投资者选择用脚投票。

2024年6月20日,隆基绿能再次刷新年内新低,单月跌幅16.19%;今年以来,隆基绿能跌幅超30%。当然,如果从最高点计算,累计跌幅则接近80%。

也就是说,如果有投资者在高点买进100万,持有三年至今,只剩下20万左右。注意,这还是建立在没有加杠杆的基础上。

还有一个数据非常夸张。

2020年前,隆基绿能的股东数不到10万,但是,到2021年底,这个数字增长到了50万。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在隆基绿能即将见顶的时候,蜂拥而入。截至目前,隆基绿能的股东数是95.75万,接近百万规模。

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高瓴资本。

2020年12月,隆基绿能发布公告,高瓴资本以70元的价格入股,成为其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6%,交易总额达158亿元。

有一说一,到目前为止,高瓴资本也没减持,践行了“做时间的朋友”这一投资理念。只是,浮亏接近百亿,想要回本的话,股价差不多得涨200%才行。

这里要补充一点。

当初这笔交易不是来自定增,而是来自转让协议。根据《股份转让协议》,李春安向高瓴资本转让其持有的2.26亿股公司股份,成功套现。

刚上市的时候,李春安是隆基绿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18.04%;但是到2019年底,这个数字降至10.55%;随着跟高瓴资本交易的完成,进一步降至2.11%。

至少从结果来看,还真应了那句老话,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今年4月,高瓴资本宣布旗下HHLR管理有限公司,完成了一支规模约60亿元的基金,表示要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比例,继续投资A股市场。那么问题来了,大家觉得,高瓴资本的这次操作如何,会是抄底吗?


#隆基绿能Q1净亏损23.5亿,如何解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