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众人拾柴远比孤军奋战更容易成功!

对HJT领头羊——华晟新能源来说,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头部光伏企业参与HJT,比自己孤身一人在HJT技术上做出石破天惊的成就,可能更加有意义。

相较于一些企业在技术上的“严格保密”、“严防死守”,华晟新能源的心态很开放,格局与站位一向都很高:欢迎更多企业参与到HJT的研发与生产中来;华晟甚至愿意与同行们共享HJT技术。这在内卷严重的光伏生态圈来说,非常难得。

但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TOP10企业中除东方日升以外,鲜有企业真正发力HJT。以至于HJT阵营成员们的规模实力、出货量、效率、成本等方面很少有冒尖者。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星光不问赶路人,皇天不负苦心人。HJT道路上的孤勇者华晟新能源,在2024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多家头部企业在HJT上正迈出实质性步伐。

华晟新能源,从此不再孤单。

01电池片龙头,终于发力HJT

6月12日,高效异质结740W+俱乐部产业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通威股份、鸿钧新能源、中建材浚鑫、上海电气恒羲等企业正式加入高效异质结740W+俱乐部。

头部企业通威股份的加盟,极大地提升了整个HJT阵营的士气和信心。实际上,通威股份长期以来在HJT上一直有深入布局,且掌握大量核心技术。

在公司2023年年报中,通威介绍,其N型HJT电池研发最高效率达26.49%,210-66版型HJT组件研发最高功率达755.03W。

在2023年报投资者交流会上,通威股份表示:公司在成都双流全球创新研发中心配置有最新的1GW HJT中试线,今年4月底首批设备入场。

短短一个月后,5月29日,通威股份再次对外宣布关于HJT的好消息:

在2384*1303mm标准尺寸下,通威自主研发的THC 210高效组件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65.18W,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4.63%(TV南德测试);

通威自主研发的TNC 210高效组件最高输出功率达到743.2W,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3.93%(TV莱茵测试)。

这是来自同一家企业、同一个研发团队,同一家测试机构关于HJT和TOPCon的实践结果。作为全球电池片龙一的通威,用行动证明,无论是组件最高输出功率,还是光电转换效率,HJT都是一条好技术路线,大有可为!

02央国企集采,推动HJT降本提效

有了头部光伏企业的大力参与,HJT阵营的底气自然强大很多。

客观说,HJT路线如果能像TOPCon一样、在诞生之初就能得到众头部企业力捧的话,那HJT在降本、提效上肯定远不止如此。任何技术路线,参与的企业越多,产业链、供应链就会更完善齐全,降本速度也会更快。

即使如此,在华晟新能源、东方日升、国晟、迈为等HJT阵营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下,HJT与TOPCon两大技术路线目前真正的成本差异,其实主要还是体现在生产设备的投资成本上。

推动HJT的另外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则是央国企的集采。

当然,央国企的集采,与HJT阵营越来越壮大也不无关系。试想,如果在集中采购时,市场中只有一个华晟新能源,在现行招标采购制度的规范下,央国企们怎样对HJT产品进行比质比价呢?

同样的道理,现在和未来,市场中只有再多几家从事BC的企业,那么央国企才有考虑将BC产品纳入集采的可能性——比质比价,首先要有的比才行。

总之,2023年众多央国企尝试将“HJT组件”作为一个单独的产品分类进行招标采购。此举主要目的估计也是为鼓励支持HJT的发展,建立一批示范性项目,示范类工程。

据国际能源网统计,从2023年到今年5月,国内共有23个异质结组件招标项目。

从招标结果来看,在参加集采以后,HJT组件价格也快速下降,从去年2月的1.89元/W降低至今年5月的0.92元/W。这也从侧面证明,HJT产品具备降本、提效的能力,HJT阵营的企业在技术上也都在你追我赶。

作为HJT领军者的华晟新能源,自然因此而受益。

据华晟新能源5月20日消息:“今年以来,华晟新能源中标央企的喜讯频传!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华晟新能源已先后中标中国华能500MW异质结组件项目与中国绿发3.5GW异质结标段,并再次中标大唐集团1GW异质结组件集采项目。”

03守得云开见月明

任何一条技术路线,都有可能因为头部企业的加入,而彻底改变走向。PERC、TOPCon、HJT、BC,无不如此。从量变到质变,往往就是那么一刻,就是一家龙头的加入。

进入2024年,头部企业开始集中发力HJT,这也证明HJT的价值和优势,正在被进一步发现。经过多年发展,HJT技术越来越成熟,大发展的时机终于到了!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最好的时机。另外一家选择HJT的企业曾经略带庆幸地向赶碳号表示:“我们认为HJT该踩的雷的,前面的先行者已踩得差不多了。现在已是介入HJT最好的时机。”

所谓的先行者,自然就是华晟,付出了大量心血,也交了很多学费。赶碳号认为,每一家HJT企业,在未来完全跑出来、走向成功以后,都不应该忘记这家企业。

现在,全行业对HJT的降本提效路线都非常明确,即三减一增:减银、减硅、减栅、增效。甚至某个细分路线上,方案也很明确。HJT企业在研发上势如破竹。

在2024SNEC展会上,华晟携0BB系列产品高调亮相。华晟新能源首席科学家王文静博士表示:“经过持续的创新研发,华晟异质结技术已迈入HJT3.0时代。在提升电池量产效率、提升G12-132组件量产功率的同时,华晟还通过融合无主栅、银包铜浆料等前沿技术和工艺,将银耗降至7mg/W,为全球光伏行业的降本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在HJT减银方面,通威股份在中试线上,就同时配置了银包铜和铜互连产能,力图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从而抢占大好先机。

(2)HJT本身的特性。HJT具有性能优势,特别是适合高温高湿环境。

来自国检的报告显示:在高温高湿环境中,HJT组件的单千瓦发电量(kWh/kWp) PERC组件,相对于PERC组件的相对增益第1年可达6.87%,第2年为5.44%;HJT组件的发电优势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扩大,相对于PERC组件的相对增益稳定在4%以上。

(3)HJT天然适合与钙钛矿做叠层。随着单结晶硅电池接近理论极限,多结电池发展方向更为明确。

在2024SNEC上,华晟展示了团队最新研发的钙钛矿叠层样品。董事长徐晓华在华晟客户沟通会上表示,今年内该产品就有望正式问世,相信在未来三年内,行业可以用上更高功率、更高效率的华晟异质结叠钙钛矿产品。

徐晓华还表示:“我们(华晟)不仅要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大、最好的异质结公司,同时也会做第一家量产异质结钙钛矿叠层产品的公司。”

众多企业的参与,为HJT的技术进步带来了机遇;现在HJT研究的方向越来越清晰,技术进步的速度也将更快。对于孤勇者华晟新能源来说,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后 记

在光伏产品与技术日益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创新才是破除行业内卷的终极武器。

在过去相当时的时间内,华晟新能源其实都是在一些质疑和误解中毅然前行的。毕竟,光伏行业发展到最后,不是看你吹了多少牛,而是看你真正兑现了多少承诺。当然,也要客观说,多年以来光伏行业对于创新者或许缺乏足够的包容。

当然,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开花,也不是所有的承诺都一定会如约、如期兑现——如果这个世界这么简单,那创新就太容易了。就像颗粒硅,即使有协鑫朱共山这样的光伏老兵率领团队不懈努力,也曾经备受质疑。爱旭的陈刚,也同样如此。

幸好,创新者们都拥有一颗足够强大的心脏,从不停歇,勇往直前。人,终归要有点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