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祖师爷们的锦囊妙计

祖师爷格雷厄姆把投资者分为两大类型,分别为“防御型”和“进攻型”。防御型投资者的第一大目标是避免重大失误和重大亏损,他们最主要的精力都放在防守上;第二个目标则是轻松自由,不需要经常分析决策,省心省力,省时省事。

基于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格雷厄姆发现大部分业余投资者,更适合做防御型投资者,并给出了四大选股原则:

1、适当分散投资10到30只股票;(适度分散)

2、选股要选大型、杰出、融资保守的企业;(大型杰出企业)

3、股息持续发放20年以上;(稳定分红)

4、市盈率不超过25倍。(安全边际)

然而,构建符合这些条件的投资组合对大部投资者来说可能较为复杂。幸运的是,约翰博格发明了指数基金,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投资方式。

巴菲特也曾极力推荐低费率指数基金,认为它们是普通投资者的理想选择。

结合格雷厄姆的原则、博格的指数化投资理念以及A股市场的高波动特性,我们可以试着筛选出合格标的:

指数化投资:选择具有高分散度的指数基金,降低单一股票风险。

大型杰出企业:优先考虑包含大型、杰出、融资保守的企业的指数。

稳定分红:选择成份股能够持续、稳定、合理分红的指数。

安全边际:鉴于A股的高波动性,选择能提供更高安全边际的指数。

根据这些标准,防守型投资者应避免选择市盈率高、不具备大型企业特性、不满足连续分红条件的中小盘、双创、北证或成长性行业指数。

排除这些后,以国字头、大型央企、行业龙头为代表的核心宽基和宽基策略指数,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而中证A50、沪深300和中证红利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特别是中证红利指数,基于狗股理论(Dogs of the Dow Theory),提供了更高的安全边际,其成份股多为中大型央国企,大都具有较低的融资额和良好的分红记录,更加适合防守型投资者。

02 不成熟的市场,才是捡烟蒂的蓝海

说起巴菲特推荐指数基金,不少朋友可能会摇头:对不起,他说的是美股,是标普500!

真是这样么?咱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沪深300指数成立于2005年4月,上图统计了2005年初至2023年底,中证红利、沪深300、标普500三个指数的长期收益率。

1、沪深300与标普500

自2005年至今,沪深300指数在这19年间的年化收益率为8.57%,近十年年化收益率为6.22%。标普500近19年年化为9.63%,近10年年化为12.03%。

长期看,沪深300与标普500的收益差距并不大,但沪深300的短期波动高于标普300,持有体验差不少 。

当下沪深300、标普500的估值差距也较大,估值回归之后,大概率又能回到同一起跑线。

剧烈的波动会让高点入市的投资者产生较大的预期落差,这种剧烈波动也是我们视标普500为更佳选择的原因。

2、中证红利与标普500

对比沪深300的跌宕起伏,中证红利的历史收益率更为稳健,甚至还能较大幅度跑赢标普500。

这19年,中证红利年化收益率为12.49%,远超标普500的9.63%和沪深300的8.57%。

2013年之前,受市值加权影响,中证红利的波动与沪深300无异。2013年修正为股息率加权后,指数波动收敛,逐渐显现出红利策略的价值。

近10年,中证红利年化为12.55%,同样超越标普500的12.03%。

基于红利策略,当成份股上涨、股息率下降,不再具备较高性价比时会被剔除,同时纳入更高股息率、更具性价比的个股,形成被动的“高抛低吸”,这便是红利的价值。

3、不成熟的市场,才是捡烟蒂的蓝海

巴菲特早期完全模仿格雷厄姆,采用标准的“捡烟蒂”模式,寻找极具性价比的个股。不过随着市场逐步发展,非常低估的便宜货股票越来越少,而后才开始转向相对不受市场追捧的大公司股票。

此时,不得不“夸”一下大A的高波动,给中证红利提供了足够多的策略空间。

A股的波动足够大,大到有时候会出现离谱的估值,我们可能会因为恐惧而中断计划。但指数没有感情,它不会像我们一样会陷入恐惧漩涡,而是老老实实地执行既定策略。

高股息与明星股先天排斥,尤其在A股这个追逐成长的新兴市场更是如此。人弃我取,中证红利便能不断地进行高抛低吸,把优质的、被市场冷落的个股纳入。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结构化行情越来越明显,总有落难的小王子等着中证红利去拯救,这便是我们能长期持有、躺平吃息的根基。

03 调整预期,做一个平凡的“食息族”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理财的第一个步是“认怂”。

进攻型投资者需要比防御型投资者付出更大的努力,受限于投资经验、行业认知、企业理解、情绪定力,即便付出更大努力,也不一定能获得更好的回报。

近些年,受经济增速减缓、人口结构转变、企业盈利回落影响,进攻型投资者更是难上加难。

因此,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从追求短期资本利得转向寻求长期稳定的现金流,这种转变催生了一个新的投资群体——“食息族”

中证红利指数以其长期有效的策略、较低的波动率、不低的收益率,受到越来越多指数化投资者的青睐。

1、努力一些,争取跑赢全收益指数

众多周知,一个ETF产品想跑赢全收益指数,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基金运营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果想跑赢全收益指数,获得超越更高的超额收益,必须实施有效的降本增效和精细管理。

以跟踪中证红利指数的中证红利ETF(515080)为例,其综合费率0.3%,大幅低于0.6%的市场平均水平。在指数化投资时,减少已知的成本,远比未知的潜在收益率更重要。

除了低费率,基金管理人在积极打新、出借证券等方式上,为投资者创造了非常可观的超额收益。中证红利ETF也正因细致管理,使得基金收益率远超中证红利全收益指数,极为难得。

自2019年11月28日成立至今,中证红利ETF实现累计超额为82.11%,累计跑赢全收益指数约24.46%,殊为不易。(数据源:Choice,统计周期为2019.11.28 - 2024.06.24)

基金超额是ETF分红的本质来源,只有超额稳定,才有源源不断的分红。

2、稳定一些,让分红的预期更可控

对于长期躺平红利的投资者而言,稳定分红是非常关键的因素,毕竟红利类的波动较小,大部分红利投资者也不喜欢频繁交易、通过交易获得现金流,于是有序地分红就变得极为重要。

自2019年11月28日成立至今,中证红利ETF已累计分红8次,年均现金分红率约为4.41%。

2020年刚起步时采用年度分红,全年分红一次。2021年开始采用半年分红,2021-2023均稳定分红2次,分别在6月和11月执行。

2024年3月,中证红利ETF(515080)宣布了首次季度分红,这一调整标志着基金分红规则的进一步优化。

从年度、半年度分红转变为季度评估分红,不仅提升了分红的频次,也强化了分红的规律性。

同样,其相应的场外联接基金(A:012643,C:012644)也已实施首次季度分红。

这种有序的分红策略,不仅提升了投资者的正反馈感,也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补充,尤其是在当前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的背景下,这种策略更显得尤为重要。

3、调整预期,做一个平凡的“食息族”

听取祖师爷们的建议,践行价值投资的框架,理解适度分散的必要性,关注企业质量、估值水平和投资者回报,是普通投资者的必由之路。

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来说,成为一个“食息族”,通过长期持有并定期获得分红的投资者,是一个明智且实际的选择。

中证红利ETF的实践经验表明,通过指数化投资策略和有效的基金管理,投资者在保持较低风险的同时,也能在A股获得稳健的收益和可预期的分红。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市场的高波动性虽然带来了挑战,但也为那些坚持稳健投资策略的人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选择像中证红利这样的指数,投资者被动实现“高抛低吸”,从而获得更好的收益预期。

此外,有序的分红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现金流,还有助于增强投资体验,使投资更加省心省力。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这种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的投资方式将变得更加重要。

调整投资预期,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是我们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对于许多普通投资者而言,成为一个平凡的“食息族”,或许是眼下A股为数不多的有效路径之一。

====================

做一个平凡的“食息族”,是不争之争的智慧。

====================

$沪深300ETF(SH510300)$ $红利ETF(SH510880)$ $中证红利ETF(SH515080)$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仔细阅读并理解相关基金的法律文件,如《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审慎决策。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