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空下的烤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热干面


最近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发生的一件大事就是,AI大佬英伟达的股价大跳水了。

其实,情绪和估值还是一对孪生兄弟。据专业机构的分析,押注英伟达股价下跌的空头在过去几个交易日中共计获利接近50亿美元,而且这种效应还有可能扩大英伟达股价下跌的幅度。

但是从基本面上看,英伟达的地位似乎没有任何对手能够撼动。英伟达的数据中心GPU(包括了面向AI的GPU)出货量已经超过了370万颗,市场份额接近98%,这两年的份额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而且,去年英伟达数据中心GPU销售收入超过了360亿美元,是2022年的三倍多。

英伟达的下跌,貌似也影响到了它的小弟们。比如作为GB200 AI GPU服务器的液冷技术解决方案供应商,虽然Vertiv股价自2023年以来上涨幅度超过了600%,但是从今年五月底开始股价一路下跌,直到最近才有了止跌的趋势。

Vertiv股价变化

毕竟,不少产业玩家都说,液冷技术是解决“算力热”与“散热焦虑”问题的最优解。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国内玩家可以在这波浪潮中把握机会,实现咸鱼翻身吗?笔者今天带你来一探究竟。


一、毫不犹豫,快速渗透

毫无疑问,随着AI玩家不断“内卷”,算法会变得越来越复杂,AI算力需求也会快速增长。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已经超过810万标准机架,增速超过20%。而且在未来,智能算力的增长速度将超过30%

数据中心机柜规模

而且像英伟达GB200这种高性能的AI芯片,在运行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热量,这就需要更有效的散热解决方案。别说英伟达了,根据国内智算中心的建设情况,单机柜密度甚至超过了50kw,已经逼近了风冷散热的极限。

这样一来,散热技术正在由传统风冷向液冷过渡。顾名思义,液冷就是使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带走发热部件热量的技术。而从具体技术路线上看,冷板式液冷技术不需改变现有服务器的形态,加工难度和成本都比较低。

液冷技术情况

所以,液冷技术在提高计算能力、能源效率、部署密度等应用场景上,或许能够占据一席之地。而且,我国高层对PUE(电能利用效率)的监管要求不断提高,液冷是降低PUE的有效方式,其能实现节能至少20%以上。


二、玩家众多,状态不尽相同

据专业机构分析,未来五年,我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超过45%,2028年的市场规模将能够达到102亿美元。不少玩家打破头都想进入这个领域。

如果我们把液冷的产业链拆开,你会发现其上游主要为产品零部件及液冷设备,中游为液冷服务器和液冷交换机供应商,下游则是各种各样的算力使用者。

液冷产业链情况

仅从液冷服务器的情况来看,国内的竞争格局相对清晰,CR3已经接近70%$浪潮信息(SZ000977)$稳坐国内头把交椅,两年前宣布“All in 液冷”战略,深耕下游的互联网客户,近日又成功研发出业界首个支持50℃进液温度的液冷服务器,用技术构筑护城河。

今年一季度,浪潮信息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超过65%,主要也是客户需求增加,服务器销售增长所致。

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

而对于液冷基础设施市场来说,竞争情况则较为激烈,参与的玩家也比较多。其中,笔者觉得像在氟化液、冷板等关键原材料领域掌握核心科技的玩家,往往能够脱颖而出。比如3M、霍尼韦尔等。国内的玩家也在积极抱紧大佬的大腿,比如$科创新源(SZ300731)$霍尼韦尔就准备在服务器虹吸散热技术、液冷板、浸没式液冷技术上开展合作。


三、抱紧大腿,待到山花浪漫时

所谓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虽然风冷技术是目前普遍应用的数据中心散热技术,但是在散热密度较高的场景(比如AI集群、HPC集群)下,和液冷确实没有掰一掰手腕的实力。

液冷技术的优点也非常明显,能够通过冷却服务器,有效地处理具有挑战性的情况下的大批量数据。

玩家们也都在寻找自己的大腿,要说抱大腿,我们开篇提到的Vertiv,因为抱上了英伟达的大腿,公司第一季度总订单同比增长60%,期末积压订单金额超过了63亿美元,一举创下历史新高。换句话说,只要公司产能能够跟上,那就是躺着数钱就可以了。机构预测Vertiv全年销售额有望增长超过10%

而在国内,笔者看了一圈,业绩增长比较快的就是$英维克(SZ002837)$,其制冷系统服务于运营商、互联网等头部客户的超大型数据中心,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了147%

最近英维克也和英特尔等玩家联合推出首款多平台液冷铝冷板系统,完全满足标准化批量交付和大规模商用条件,为将来的液冷服务器、液冷数据中心的规模应用可以说铺平了道路。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液冷服务器概念股拉升#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