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6日 上证平均市盈率(PE):12.71, 其中历史最大值:69.64,历史最小值:9.76  (当前市盈率在历史数据上的分位数:13.355%, 当前市盈率在最近10年数据上的分位数:14.754%)


俗话说:“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


当我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有很多人要笑我了、骂我了。


因为大多数人觉得“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这句话是对的,但用在A股上是错的、可笑的。


甚至有人举出了“火场论”来形容投资A股股市的散户,即一旦离开了火场,就千万不要回头!


以上的论点、论据看似有类似道理,但实际上拉到现实中是错的离谱。


现实与A股股市像似一个次元里的不同位面,常常让我觉得有一种魔幻的割裂感。


一面是银行定期理财3%~4%被限额锁定,甚至大爷大妈一大早在银行排队抢购。一面是A股、港股一堆5%~8%股息率的上市公司无人问津。


以20年期国债、30年期国债一上市就被抢到盘中大涨20%的情况来看,市场并不缺钱,而是缺优质投资渠道。


虽然有些割裂感,但还是要列个数据:

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24年6月26日数据):2.22%

2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为2.49%,发行总额为400亿元。

30年期特别国债:票面利率为2.57%,发行总额为400亿元。


好想你:2023年股息率为7.82%

养元饮品:2023年股息率为7.53%

宇通客车:2023年股息率达11.32%

山西焦煤:2023年股息率达8.10%

成都银行:2023年股息率达7.96%



股市里一大堆5%股息率的上市核心资产无人问津,但2.5%左右理财要一大早排队,或者调好闹钟几乎要通宵盯着APP去抢。


“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A股,3000点的A股。就算近年指数涨的比其他资本市场差,但就真的不值得投资吗?


低利率背景下,我们要有买资产跑赢通胀的想法。但不能把手上余钱一买理财就了事。


买房子商铺,还是买理财国债、还是开店创业等等。无论投资什么都好,但都应该在投资前,先算算账。


以目前大家持有最多的房产资产来算,近年房产市值缩水明显,房价普遍降幅在20%~30%之间。而买商铺投资出租,不考虑空置率,就以现在的消费行情来看,出租商铺年化了不起也就3%~5%回报。你还得管招租,联系物业水电,处理一堆维修杂事。


投资创业就更不说了,我朋友算是本地做餐饮的老炮。今年新开个店,不止投入持续加码,各个渠道平台广告营销,上团购招人工,不卷根本无法和同行竞争。


他和我说现在做生意,想和10年前的翘脚老板心态比,就别想了。他去年在店里忙前忙后没缺勤过,年底几个股东一算钱,别说收益了,不亏钱就算不错。


朋友说好在几家店现金流还不错,想着在坚持坚持。看是被同行熬死,还是熬死同行,餐饮市场供给侧改革后,剩下的到时候总能赚钱。


所以我朋友说他现在最大的贡献,就是创造了社会就业,从这个角度来说也还不错。


其实将军在这里给大家举例子,列数据。目的是想告诉大家,虽然A股这两年指数涨行情并不好,涨幅远不如外围股市,但是对比国内大多数资产、生意,已经好太多了。


投资上情绪化的认知是财富的敌人,对跌破3000点的股市我们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对比不好的商铺收不上房租,房价下跌,开店创业现金流回款差,还不赚钱。现在A股就是现在国内投资门槛最低,最好的资产。只不过大多数人在自媒体时代被发大焦虑和错误观点裹挟,变的反智了。


不要被网上的“流量意见博主”裹挟,埋怨股市不涨,抱怨自己资产回报差,甚至赌气上各个社交平台发怒责问,这都是于事无补的。


基于投资的理性去算账,不要被情绪裹挟。现在3000点不到的A股,处于历史10%左右的低估区间,这是所有长期资产配置者的机会,一个足够幸运的机会。


账户情况


当日交易记录和收益情况:


今日收益: -22893.38

今作:  无


1、目前持仓


2、上期持仓

3、本年度收益

2024年内,上证指数涨幅:-0.98%, 将军实盘收益:40.01%


4、记账后的历史收益记录

2021年:54.84%,2022年:-0.4%,2023年:4.02%     


$上证指数(SH000001)$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