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股民都知道,A股经常被称为“政策市”,往届股市很听话,政策咋说咱咋干,政策往往对股市涨跌起到方向性牵引和关键性作用。




在股市过度暴涨时,政策一出马上下跌。




比如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出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指出“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社论一出,股市暴跌,当日沪深两市几乎集体跌停。




在股市萎靡不振时,政策一出马上大涨。




比如著名的“519”行情。1999 年 5 月,时任国务院领导做出批示,“股票市场要为国有企业脱困和推行股份制服务”。当月 18 日,会里向八大券商传达了领导关于股市发展的 8 点意见,次日股市火山爆发。次月 15 日,人民日报空中加油,头版发布《坚定信心,规范发展》,强调“证券市场的良好局面来之不易,各方面都要倍加珍惜”,推动起轰轰烈烈的两年大牛市。




除了这些直接发力的,还有间接点火的,股市也是很听话。比如2008年美国发生次贷危机,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A一路下跌到年底的1664点,金融风险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国务院当机立断推出4万亿大动作,股市应声而起,指数半年翻倍。




可是,去年至今,股市有点自行其是,麻木不仁,不那么听话了!




去年7月,最高局会议提出“活跃资本市场”,监管机构不断采取措施,回应市场关切,从投资端、融资端、交易端三方面综合施策。多家主流媒体紧紧跟上,加足马力传播好声音,连一向低调潜水的监管人员,也纷纷在朋友圈里转发这些报道。及至今年4月份,重量级的新国九条发布,股市也只热乎了一个月,就阴跌不止,又沉没到3000点以下。




资本市场的政治性哪去了?人民性哪去了?




作为一介小散,不揣冒昧,奉上几点浅见。




一是水位下降。一方面,米国高息吸引本国资金回流、各国资金流入,利息高又安全,导致大A水位下降。另一方面,近几年股民基民如涸辙之鲋,不是被套住,就是在撤出,结果是水落则石出。




二是体感很冷。经济升级转型,应当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同时维持传统生产力。实践中如果违反这个原则,结果是新粮未到,陈粮清仓,饿肚子闹饥荒。认识规律,遵循规律,顺之者涨,逆之者跌。




三是羊群效应。中外股市都一样,回头看都差不多:亢奋时一哄而上,对日益增长的风险漠不关心;悲观时一忽而下,对正在发生的利好视而不见。




四是尾大不掉。孩子大了有想法,股市大了不听话。这些年,A股参与者更加多元化了,不像前些年那么单纯了:机构多了,散户多了;内资多了,外资也多了,投资理念就不那么单一了,博弈的结果更加复杂了。




股市在变,政策的效用也在变。政策越来越像牵马的缰绳,马儿狂奔时你可以使劲把它拉住,但马儿不想跑时缰绳再松也没用,除非马儿休息好了,或者让马儿真地相信前方是肥美的草原,而且路上没有不测的深坑。




好的车把式,都是懂马的。









$生物医药(SZ399441)$  $深证成指(SZ399001)$  $上证指数(SH000001)$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