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见之明,心理学中称为“后见之明偏差”(Hindsight Bias),用通俗的一句话解释就是用现在的结果去解释过去发生的事情。它描述这样得心理过程:“早期自己的预见性判断并不准确,在事情发生后,迅速遗忘自己之前的判断,转而用自己已经知道的常识去表明自己有过正确的预判。”甚至2000年前古人早已洞察到这种现象,并用一个简洁的成语描述“事后诸葛亮”。这就说明这种心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

从进化角度看,古人当时生产水平低下,需要时刻面对各类来自自然环境、大型食肉动物和外部部落袭击的安全威胁, 所以古人需要快速对各类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和事件,进行简单归纳和理解,并及时做出反应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并改善生存条件。那么对复杂纷繁的外部事件进行简单的归因来获得有限的安全感就深深的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面。但是这种刻入基因的潜意识对我们认识自己的能力和决策产生了不利影响。

先见之明是思维准确的结果,因为思维的最终目的就是获得准确的预判。相对应,后见之明是思维能力低下的表现。但并不是说后见之明就是知识贫乏。后见之明可以让人们立即获得渴望的安全感,为自己行为找到合理的理由。塔勒布曾经说过:“人类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

后见之明三个核心:

记忆扭曲:

必然性指的是个体由于时间间隔不能完全记忆当时所有的限制条件和决策依据,而更倾向于自己的决策往已经成为事实结果上靠近。这个过程是个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实际情况和记忆情况反映了在这个过程中记忆扭曲的程度。

必然性:

必然性指的是个体主观认为已经成为事实的事件是注定发生的。人们由于来自底层意识中安全感的需要,总是习惯于接受逻辑自洽的事情。举个例子,当阅读马某创建了阿里、任老创建了华为类似故事的自传你会发现这一切是那么恰如其分又理所应当。但每次都会让本文作者觉得这些自传对某些事件的描述过于简单化,虽然这样写作可以便于读者理解,但并不能够充分说明当时情况的复杂性。直到作者理解了后见之明才意识到,如果把所有当时条件复原,马某的阿里会成为今天的电商巨头嘛?任老的华为能够再次引领科技的创新嘛? 显然运气成分其实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也充分说明了事件发生都是不确定性的。

可预见性:

可预见性指的是个体主观认为已经成为事实的事件具有预测的能力,也就是产生我早就知道的感觉。而实际上,我们往往只是在用事件发生前没有的信息进行事后推理。 举个例子,如果我早知道明天某个股票一定涨停,我倾其所买这个股票。那么我现在是不是已经比巴菲特有钱了。同理,如果我知道今天晚上双色球开奖号码。那么我现在就可以把所有钱投入到这个号码上,现在是不是已经亿万富翁了。

通过事实我们发现事情是多么荒谬!这个例子也说明了事件发生的不可预测特性。

我们能在后见之明中得到什么启发呢?

人们一旦陷入到后见之明中,除了自己觉得比他人更心理优势以外,并没有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和决策能力。更因为高估自己的智慧而无法认识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特性。当一个人无法客观认识自己能力边界时,灾难也会接踵而至。

当我们意识到后见之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偏见时,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反思和改进的机会。来提升我们的决策质量和效果。以股票交易为例:人脑的功能在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但人脑容易受到情绪和最近经验的影响。人的决策行为随意性较强,更为重要的时每次交易中使用的策略都有某种程度的不一致。使绩效难以评价。交易者应当设计交易系统,定期统计交易系统能绩效,并做出改进。

那么如下三个建议则至关重要:

1 通过阅读来提升对事件的认知水平,这样你在决策时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和更有逻辑、更宽广的思考范围。

2 写日志,尽可能多的记录决策细节。这样当事件发生后,可以立即对照日志。发现决策时忽略的关键点。改进决策水平。

3 不论是机器执行交易,还是人工操作都必须遵守执行纪律,事后则需要对该笔交易及时做绩效考评,以图改进决策质量。

$上证指数(SH000001)$ $深证成指(SZ399001)$

作者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