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恢复高考后,有个流传至今的顺口溜——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数学老师,在中国大陆,给人的印象,一是智商高、高度近视,理工直男;另一个可能是清贫,安贫乐道,华罗庚那样的形象。

那么,在国外呢?

数学老师摇身变富豪

基金行业的人大都知道,一个数学老师的名字,如雷贯耳。

文艺复兴基金创始人——詹姆斯.西蒙斯。

西蒙斯是一个马萨诸塞州鞋厂老板的儿子,他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在23岁的时候,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数学博士学位,绝对是神童!

1968年,他就被Stony Brook University授予数学学院院长的职位,年仅30岁。



西蒙斯与华裔知名数学家陈省身联合创立了对数学和物理学影响深远的Chern-Simons理论。1976年,西蒙斯摘得数学界的皇冠——全美维布伦(Veblen)奖,其个人数学事业的成就也就此达到顶峰。

可能觉得在学界发展已无挑战性,1978年,西蒙斯离开学术家,设立以量化管理为核心模式的文艺复兴基金。

西蒙斯管理的大奖章基金从1989到2007年间的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5%,即使2008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大奖章”的回报也高达80%。

如今,西蒙斯是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年净赚15亿美元。

一个传奇。

玫瑰谷豪宅主人

今天介绍的是,在加拿大,一个数学老师的传奇故事。

这五年,有一套在多伦多圈子里热议的房子:Integral House。凡是房子有自己的名字了,肯定来头不小。

此房地处多伦多富人区玫瑰谷,17000平尺,2015年叫价$2300万,约合人民币1.1亿吧!

豪宅是这样的

优雅的曲线细细地勾勒边框,磨砂玻璃和实木的简洁搭配,柔和、精准的灯光设计。


可是,这个看上去又美又贵的建筑,不是博物馆也不是剧院,只是一个数学家的私人住宅。


他叫James Stewart,没听过?不要紧,如果你的大学数学课用的是英文教材,那么你八成已经见过他的名字一千八百遍了,尤其是期末考之前。


这本虐你如初恋的微积分教材(Single Variable Calculus: Early Transcendentals)就是他写的。

这本书以极高的习题质量和严谨行文闻名于世。杀伤范围覆盖整个北美高中、大学,不光加拿大、美国、欧洲都在用,辐射全世界,是全球销量最高的微积分教材。

高到什么程度呢?光这本书的稿费,截止到2014年,他就拿了将近两个亿人民币……两亿啊朋友!

Stewart还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有两个学生说他讲的内容比教科书里的好多了,不如自己写一本。于是任性的Stewart就花七年时间写了一本。


Stewart为了写这本书真是呕心沥血

看到这里,你恐怕已经感受到Stewart的开挂人生了。然而,这并不是全部。

微积分专家Stewart觉得,他的本命其实应该是音乐,于是靠着业余修炼当上了汉密尔顿交响乐团的小提琴手。



所以那本书的封面是小提琴。积分的符号【∫】也恰好是小提琴表面镂空的形状。


一边是数学家,一边是小提琴家,Stewart赚来的钱根本就花不完。

怎么办?拿钱做慈善捐了,或者用来扶持艺术家们。然后……就成了非常有名的慈善家和当代艺术的收藏家。



Stewart的部分藏品

到了晚年,他说,如果我不造个房子的话,我真的不知道怎么把这些钱花出去。

2002年,他花了540万加元(2800w人民币)在多伦多豪宅区玫瑰谷买下了一栋别墅。然而一年不到,他就把别墅推得一干二净。接下来3年,他满世界地寻找建筑师。

他拜访了十几位世界著名的建筑师。设计CCTV大楼(大裤衩)的Rem Koolhaas、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的Frank Owen Gehry都在他的名单上。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CCTV大楼就不放了

解构主义大师Gehry都答应帮他设计房子了,

他心思一转,还是选了多伦多的Shim-Sutcliffe Architects工作室。


Shim-Sutcliffe Architects工作室的作品,他们几乎囊括了加拿大所有的建筑大奖


对于房子,他的要求不多,就两个:一是要用曲线,二是要有表演空间。能提供的条件也不多,就一个——没有预算限制。

结果……一造就造了6年,总共花了3200万加元(1.6亿人民币)。

房子藏在一片森林里,茂密的枝桠挡住了大部分视线。直到穿过树林,它优雅的身影才出现在眼前。

外墙曲折、流动,像清澈的泉水。温柔的曲线和轻盈的玻璃,像要飘浮起来一样。橡木的框架伏在地面上,跟大地相接。


转到背面才发现原来有三层,


随着山坡的走势,


房子兀地多出一层,


整个背面都是落地玻璃窗。



一进门就是巨大的客厅,


白色地面一直延伸到窗边。


没有墙壁是直的,


像走进了小提琴或者手风琴里面,


Stewart真是个音乐狂热份子。



客厅的声学设计完全是世界级的,


完美参考了全球最佳的几个表演剧院,


每一块木头的角度都是经过认真推敲的。


真的不是玩票啊!



可以举办150人的音乐演出,


如果算上站票的话(二楼和楼梯),


可以容纳将近200个人。



Phillip Glass, Steve Reich, Iman, Measha Brueggergosman都在这儿演出过。


不仅是小搞搞的演唱,


和几个人的小乐团演出,


就连大乐团也轻松hold住。


(数数看多少把小提琴就知道这个规格了)



2014年九月的演出


没有演出的时候,


把沙发一放就有了生活的气息。


不过这里,可能只算得上是门厅。



柱子后面藏着的才是正经的客厅,


像数学公式一样干净利落,一丝不苟。



大门总觉得这里的天花板是有玄机的


突然之间,旁边的墙就动了,


看似固定不动的墙其实是一扇门,


这种机关不是主人恐怕是get不到。



楼梯是玻璃、金属和实木,


看到它,


就能想象一个优雅的老绅士,


拄着拐杖向楼上走的样子。



到了二楼,大门就先带你们看看卫生间,


敞开式的淋浴间和嵌在地面上的浴缸,


老爷子真是为了审美不顾一切。


据说,整个房子都有完备的地热系统,


也就是说包括厕所、室外的车道……




至于厨房,


Stewart为了严格执行曲线,


把抽油烟机塞进了橱柜里,


好了,这样就是完美的流线型厨房了。


桌角、面板角全都是弧线


卧室是真正的景观大床房,


躺在床上可以眺望不远处的多伦多市中心,


也可以看近处的雪花掉落枝头。



窗帘是可以完全打开哒


整个房子风景最好的地方在工作间。


作为一个数学家,


Stewart投入最多时间的还是研究啊。




一直到去世前几个月Stewart都还全身心投入在研究中


走廊上摆满了Stewart收藏的雕塑,


墙上是他收藏的各种画作,


俨然一个当代艺术展览现场。


因为地方够大,而且光线考究,


Stewart的家还真时常用来举办展览。



这栋别墅,其实一共五层,有8个卫生间,还有一部电梯可以到达每一个楼层。


通向地下的楼梯科幻感十足,幽蓝的玻璃砖,磨砂的台阶,感觉接下来就是海底两万里之旅。



泳池的一边可以舒舒服服泡澡,


另外一边可以游泳,



玻璃窗可以整个收起来的,


外面的景色一览无余,


等到冬天,就是泡着澡看雪的节奏啊。



美国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馆长说,这是很长时间以来北美最重要的一个私人住宅。

言下之意是,这栋房子经是一个艺术品,不论在建筑学、美学、建造上都是非常特别的存在。



从外观到内饰,积分的符号【∫】在这栋房子里无处不在。

房子的内部也有许多精致细节、弯曲的线条,这些都不是仅凭想象力就能实现,还需要精细的计算和超高水平的施工要求。

所以才有人盛赞说,这是“数学建造的房子”。



连走道上的座椅都是用曲线生成的

说到为什么要用曲线,Stewart说直线真的是太无趣了,所有的直线都长得一样。

他喜欢曲线,他研究的微积分就是关于曲线的艺术,无穷多可能,无穷多乐趣。世界就是因为曲线才得以运转啊。



因为房子很特别,所以常有人来参观,Stewart会很热心地给他们讲解。

在造这栋房子之前,数学圈外鲜有人知道Stewart这个名字。他把这栋房子和他的微积分研究视作自己最重要的遗产,还说自己是绝对不会出售这栋房子的。

2014年,他因为骨癌去世,绝大多数的钱都捐赠给了他热爱的艺术和科学基金会。


这栋绝对不出售的房子也被苏富比公开拍卖,拍卖所得将全数捐出,用于医疗、LGBT组织、建筑、教育和音乐。

詹姆斯斯图尔特将这座房子视作他的教材之外最重要的遗产,所以命名为Integral House(积分楼)。

这是他最后一个作品,是他在名满天下的微积分教材之外,给世界留下的最后一束光。

这座花了这位数学老师3200万加币,历时6年打造的豪宅,在设计上充满了数学元素、和几何感,房屋呈现的这种CURVE、妥妥的微积分设计出来的。

这种CURVE,甚至让,一天里任何时候照进的阳光都不一样。

但让人意外、又不意外的是,这座花费3200万加币打造的豪宅,在他死后捐赠,2015年叫价2300万加币。

3年半后的今天,这座豪宅叫价降到2150万加币,仍无法售出。

看来,这位数学老师,最后的心声,欲诉无人能懂。

不由得想起岳飞的名句——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来源:仓都加满的财富号 2019-04-27 17:10) [点击查看原文]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