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央行宣布了全面降准的消息,将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对于此则消息,上银基金投研团队如何看待?对于后市将有何影响?这里为大家一一呈现!

【固定收益部】本次降准表明了货币政策的天平从“防风险”向“稳增长”一侧倾斜,债市面临的政策环境或将更加友好。

继7月7日国常会提出“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之后,7月9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降准的操作、时点以及方式均超预期。

事后分析,我们认为央行宣布在此时降准主要有以下几点考量:(1)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当前内需恢复偏慢、而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快,挤压了中下游企业的盈利空间,其中小微企业受影响最为显著。5月以来下游工业企业的盈利修复有所放缓,而小型企业的PMI也连续两个月低于荣枯线。(2)经济动能不及预期。近期,社融和信贷结构趋弱,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下降而票据融资占比提升,M1同比也加速回落;通胀中生产资料价格高涨而生活资料价格以及CPI均呈现全面回调的特征,经济的前瞻性和同步性指标均反映经济内生增长动能有所放缓。(3)商业银行超储率低、货币乘数高,进一步宽信用需要宽货币的配合。(4)降准后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也能够更好地与碳减排、城投严监管等政策相互配合。至于为何是全面降准,或主要基于信用扩张效率的考量。当前中小银行的扩张仍受制于资本充足率,对其进行定向降准或无法实现较好的信用扩张效果,而大型银行的资本金则相对充足。

整体上,我们认为本次降准是一次“预防式降准”,在海外仍十分宽松、国内严控地产和城投融资的大环境下,降准操作有助于优化金融机构的资金结构、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更好支持实体经济。而无论降准的原因如何,本次降准无疑表明了货币政策的天平从“防风险”向“稳增长”一侧倾斜,债市面临的政策环境更加友好。

【权益投研部】:稳健政策取向未变,继续着眼长期机会

7月7日国常会提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7月9日央行宣布了全面降准的消息,决定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我们认为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4月30日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状态的提法是中国经济处于“稳增长压力相对较小的窗口期”。按照目前各机构投资者对二、三、四季度的经济展望,GDP同比增速将不断下移,四季度可能降至5%上下,但是考虑到基数效应波动大,同比指标容易失真,按照国际通行的季调环比方法进行调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并不弱。我们认为降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应对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的中下游行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因为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的议价能力弱。我们认为此次的政策思路和6月18日国常会一脉相承,当时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200亿左右来缓解农资价格较快上涨的压力。静态看起来降准是调整总量货币政策来应对结构性的问题,但要意识到我们的政策其实是一套组合拳,不应孤立地看某一个单项政策。

我们认为下半年的流动性还是较为充裕的,建议在整体保持谨慎乐观的基础上积极把握各类结构性机会。继续看好符合人口老龄化、能源低碳化、工具智能化和进口替代等优质赛道上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的企业。

【量化投资部】:国内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中性,股票依然是较好的配置方向

7月9日央行宣布了全面降准的消息,一方面是对冲MLF到期和7月缴税高峰带来的流动性缺口,另一方面则旨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减轻企业融资压力。综合经济和政策面因素来看,三季度国内经济大概率维持弱复苏态势,通胀压力相对有限,考虑到经济和海外流动性收紧预期,国内货币政策大概率维持中性。

短期市场情况来看,降准利好市场流动性,市场风险偏好提升,中长期并不改变市场长期走势。

从风险溢价角度来看,股市配置价值凸显;商品方面,目前大宗商品价格已经处于历史高位,后续海外经济复苏后供给面压力缓解和货币政策的转向是大宗商品的主要风险点,而美联储退出宽松政策的预期和美元指数的上行也不利于金价表现,在上行空间有限且下跌概率加大的背景下,商品的配置价值有限。因此从资产配置角度看,三季度股票资产将依然是较好的配置方向。

中证500指数由于估值水平较低,三季报预期盈利改善明显,在风险偏好上升的过程中或具有更高的成长弹性,行业分布上热点结构性行业权重占比提升,因此在三、四季度我们持续看好中证500指数潜力。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材料内容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本金不受损失,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购买基金时应详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与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法律文件,充分认识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充分考虑自身状况并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产品。基金产品存在收益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和其投资管理人员取得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也不构成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