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家券商总部调研,临走的时候,总部领导让我推荐几本有关私域流量的书籍。

今年一季度,东吴证券拉上任泽平上车,意图搭建IP型私域流量。除此之外,各家券商也有意识地打造自家IP,来建立自己的蓄水池。

另一方面,企业微信也在不断地迭代升级; 同年7月,高举“私域新引擎”旗帜的抖音企业号产品发布会宣告在7月27日召开。

各行各业都早已明确:流量红利带来的边际效益递减趋势不可逆,金融业更不例外!

Image

大部分券商其实都错过了从公域流量中淘金的蛮荒年代。如今,新的机会正在来临,对于产品本就复杂多样的券商来说,私域所提倡的“客户精准经营与服务”的理念,二者无疑是天作之合。

然而,真正能够在新时代“崛地而起”的券商,又需要怎样的能力才能实现这次“阶级跃迁”,为这个时代画上句号?

私域:新的盈利模式

从曾经公域获客营销到如今私域风正起,反应的是两种盈利模式:一个是漏斗型的盈利模式,另一个则是私域循环盈利模式。

1.漏斗型盈利模式

漏斗型的盈利模式,其实就是从海量的客户中,通过一定互联网的机制不断筛选客户,最终落地到交易场景的一种模式。

以现在券商追求跟更多大V合作开户为例,其实也是增加在公域或者半公域的曝光,并以大V作为一个筛选点,最终实现最终开户的目的。

但是,相比互联网真正意义上漏斗型赚钱模式不一样的是,券商的模式,客户更多是因为大V的个人魅力,才被迫变现。

而电商的漏斗型赚钱模式,则是因为初期的产品曝光成功激发客户欲望,从而产生用户商业行为。

Image

当然,在券商内部,还一种当下的流行玩法,那便是直接的广告投放。

在互联网公司,专门做广告投放的岗位,又称作“信息流优化师”,简单解释这样的职业:通过对各个渠道、投放时间、人群的精准把握,用更少的成本,获得更大的曝光、点击量,来获取更多的收入。

理财师在跟客户推荐基金的时候,经常拿来就用的一句话:“不要用你的业余挑战别人的饭碗。”

其实,券商的信息流投放,又何尝不是如此?

基于漏斗型盈利模式的核心,也流传着这样的公域计算公式:

业务收入=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2.私域循环盈利模式

如果把公域比作大海远航,私域便是把客户圈在自己的池子里,持续、循环地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重复花钱买流量,运营人可以持续、重复地触达客户,深度挖掘用户的商业场景,这也是私域最吸引人的地方。

因此,相比公域最注重流量不同的是,私域背后的盈利逻辑,从销售,变成了用户价值挖掘。

因此,私域的计算公式也与众不同:

业务收入=用户总量*用户价值 

其中,用户价值=(1/(1-留存率))*ARPU 

而ARPU=转化率*复购率*客单价

不然发现,私域在流量、转化的基础上,增加了“留存”、“复购”两个增长点,这也是一种通过存量赚钱的新思路。

对券商来说,一个高净值客户,他可能需要的是更全面的产品和服务,这与私域所强调的留存、复购不谋而合!

那么,对于一家企业来说,打造私域流量,需要如何搭建自己的运营体系,才能真正吸引到客户?

私域的三大触点

在搭建私域流量体系的过程中,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思考其“引流触点”、“沉淀触点”、“转化触点”下的客户场景。

比如在引流上,部分企业可能用到的是订阅号、服务号……

在沉淀触点上,券商目前考虑的主要是基于微信社交生态圈进行打造,而对于其他行业的企业,可能会考虑小程序、……

落实到转化,券商更多的是通过社群运营的手段进行转化。

Image

国联证券私域生态建设的流量池为案例,在引流阶段,采取"K线红包活动"、”微信海报活动“来作为自己的引流触点,并通过一定的裂变机制的设计来实现获客。

Image

而在沉淀和转化阶段,似乎国联除了以工具型产品赋能员工外,并没有基于用户场景来打造沉淀和转化的孵化场所。

正如创新会实现一个企业短期的爆发,红包活动所引流的持续性有待商榷,而缺乏沉淀和转化的体系,无疑也会让费心费力聚集地客户,成为一片散沙。

私域的四力模型

从公域到私域,其实也象征着企业从粗放,朝着精益管理时代迈进,更是企业经营效率竞争的一个决战点。

无论是IP型私域、线索型私域,还是经营服务型私域,其实都离不开一家企业的组织力、产品力(商品力)、“运营力”、“技术力”。

Image 来源:腾讯智慧零售私域白皮书2021

1.组织力

前面提到,私域时代反应的是一家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对于一个较为新鲜的事物,一家企业若没有对应的组织架构调整,或者相应的激励手段,是很难有大成。

对一个企业来说,私域是市场部主导、还是线下业务主导,或者专门建立私域的部门,其实都没有定论。

在券商内部,互联网金融部又能否挑起私域的大梁,财富管理部与互联网金融部之间又如何密切协作,打造私域流量对当前绩效考核的挑战与冲击,这里的问题,都尚未定论。

而且,非常不幸的是,很少有企业敢为人先,只寄希望于看到成功者的背景,然后再冲上去喝一口残饭剩羹。

2.产品力(商品力)

打造私域流量体系,同时又密切考验着产品力。无论是价格,还是质量,无论是金融产品,还是服务产品,都面临着挑战。

正如平安银行1600只基金0申购费率、招商银行权益基金费率进入一折时代,亦或是中信证券闪电开户所送来的福利……这无疑是商品里的一种体现。

不过也正如前几日,我在朋友圈与大家所分享的:这虽然是一种商品力的体现,也可以作为引流触点。不过最后这样竞争力真正有多大,还需商榷。

Image

3.运营力

运营力在这里主要与引流触点相关。事实上,券商在这一块做的也并不理想,无论是单纯地信息流投放,或者是结合自身资源进行线上线下的布局,都没有成形的模式。

而对已经深耕在微信生态的券商来说,未来如果希望搭建基于自身基础的引流场景,无疑选择微信生态会比较适合。

4.技术力

在电商企业中,技术力一般是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基于产品性能,在压力、兼容性、安全三方面的测试;第二个,就是指结合用户场景,商品特点规划产品架构,比如小程序的定位和用户交互是否合理;第三个,核心功能是否健全,比如用户授权、购物车、订单等等;第四个,则是数据分析,实现千人千面的能力。

对券商来说,或许在这个维度中,更多地将会以APP为基点,助力私域流量体系建设,不过,这一块内容,还有很多内容仍然需要讨论。

我在最近和十几家券商沟通的过程中,目前形成的共识,那便是打造私域流量,同时承认了广告投放的无效性。

这是一个内卷的时代,竞争加剧、流量红利消逝,其实,现在不仅考验的是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率,本质其实是人的效率,私域时代,也正是一个企业进阶、跨越的绝佳机会。

最近我们正在为一家机构打造基于引流、沉淀、转化一整套业务模式的私域打法,关注我们,与你分享满满干货。

今日互动

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本质区别,你认为到底是什么呢?

与你相识

Hi,我是青果科技的Dominic,券业互联网私域探索者:业务管理、私域运营,只要你有独到见解,期待与你探讨……

-推荐阅读- Image

如今的私域流量,堪比当年券商的互联网金融浪潮

点在看,你最棒。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