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正式开市。当天交易总量410.40万吨,交易总额为2.1亿元,每吨51.23元,上涨6.73%。我们认为,碳交易目前仅纳入电力行业,预计将尽快覆盖其他行业,而随着碳排放需求提升,配额比例下降,碳价可能会上升

但这并不一定意味会导致生产部门成本普遍提升,进而推升通胀。因为碳价成本的“反身性”、政府激励政策等,都将促使下游需求转向“绿色消费”,成本并不一定高于传统消费。

那些内部用能结构和技术路径差异较大的行业,可能出现“减碳强者”,因为有价格优势,其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升。

、碳交易

打响第一炮,未来或见价格快速抬升

2021年7月16日,中国碳交易市场开市当天,碳交易总量410.40万吨,交易总额为2.1亿元,每吨51.23元,上涨6.73%。

我们认为,这仅仅是第一炮,未来碳交易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因为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相比其他国家“时间紧、任务重”。为了鼓励企业扩大对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使用,让企业而非社会来承担碳排放的成本至关重要,对碳排放权、构建碳排放权的交易市场进行定价至关重要。目前,欧盟、美、日、韩、澳大利亚、巴西等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并均完成了碳达峰。相比他们,在碳中和指标上,中国从“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窗口仅有30年,而其他国家则有40-60年。而且在绿色经济上,中国基础较为薄弱,面临经济、产业、技术、文化等多方面挑战。在碳达峰指标上,虽然中国分解出到2030年的四项具体目标,但部分细分指标差距仍较大。如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到2030年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但截至2019年底仅有4.4亿千瓦时,还剩余8亿千瓦。“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18%。根据植信研究院测算,2025-2030年碳排放量要降至约5亿吨,2030年以后降至0。然而“十三五”(2015-2020年)期间,我国碳排放增量还在8.5亿吨左右。

因此接下来,碳价可能会进一步提升。一方面,随着未来碳交易覆盖行业的增多,碳排放额度的需求将会提升。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仅纳入了发电行业,预计未来会逐步将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航空等高耗能行业纳入碳交易范围内。另一方面,为促进减排,未来免费配额的比例可能所有下降,可能会采用拍卖代替配额的免费发放。参照欧洲的经验,欧盟碳排放配额供给自2021年起进一步缩减,相应的今年初以来欧盟的碳价出现了大幅上涨,截至7月16日期货结算价涨幅高达57%。根据《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预测,2030年国内碳价有望达到93元/吨,并于本世纪中叶超过167元/吨。

各地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

Image

资料来源:新闻整理

注: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Image

二、碳价

提升,就一定会推动通胀吗

有观点认为,随着碳价上涨,排碳成本向下转移逐渐明显,可能会带动生产部门的普遍涨价,最终可能会带来终端消费品价格的上涨。我们认为这一说法并不必然。

因为即使成本转移到下游,其“反身性”也将促使下游转向“绿色消费”,成本并不一定高于传统消费。我们以新能源车需求为例。随着充电服务便利性以及通航里程不再成为限制,新能源车“低补能成本”成为一大优势。根据新出行&雪佛兰发布的报告,新能源车用户每个月的充电成本大部分在100-200元左右,燃油车或混动车的加油成本则需要200-400元,是新能源车的两倍。2021年,中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7.9万辆,渗透率为7.2%;2021年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2.3万辆,渗透率达到了14.16% 。肉眼可见的是,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直接翻倍,达到了历史最高点。

这需要行业内部有结构化差异,即用能形式、技术路径差异较大,在减排上有规模优势的企业,反而可能获得更大市场份额,而下游不用承担成本转移。比如,从电价来看,碳价上行后,传统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抬升,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可以将核证自愿减排量在碳交易市场上出售获利,发电成本反而降低。这可能会改变电厂的调度顺序,大幅提升后者上网占比。

从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的历史经验看,政府补贴激励措施会从需求端降低成本,引导消费者选择“绿色消费”。比如,日本采取消费者低碳经济补助金制度,鼓励民间家庭积极参与低碳经济行动,如经济节能车型补助金制度、住宅太阳光发电系统补助金制度,家庭燃料电池补助金制度等。英国要求在住房消费领域,未来所有的新建筑物均按零碳标准建造,尽量减少拆卸,加大再利用建筑废物;在出行消费领域,到2041年,计划伦敦居民80%的行程将通过步行、骑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的方式进行。

风险提示:本报告所载信息和资料来源于公开渠道,本公司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充足性、完整性及其使用的适当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观点等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