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掌舵人,万家基金总经理助理苏谋东对万家“固收+”系列产品有着清晰的规划,即通过多资产管理,实现短期的绝对收益和中长期的超额收益,并通过控制回撤提高投资者持有体验。

  在苏谋东看来,“固收+”产品最重要的是实现基金净值的稳健持续增长,但业绩稳健不代表策略保守。“以管理好债券资产为第一原则,股票资产主要扮演收益增强角色,同时要避免短期的趋势性、情绪性投资。”

  多资产配置穿越市场周期

  “固收+”产品管理颇为考验基金经理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苏谋东13年的投研经历,使他在资产配置和风险控制上形成了相对完善的投资方法论。

  在投资实践中,苏谋东将管理好债券资产作为第一原则。“债券资产是‘固收+’产品净值实现稳定增长的基础,同时也是权益资产出现短期回撤时‘固收+’组合的安全垫,因此‘固收+’产品的债券底仓应该首重票息累积。”

  在夯实产品收益基础的前提下,苏谋东灵活进行仓位管理,基于安全边际原则寻找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具体而言,苏谋东通过三个层面来实现股债大类资产配置。首先,自上而下,根据基本面、流动性和债券大类资产的系统性风险等因素调整仓位。其次,通过构建股票、债券等多资产组合,不断拓展有效边际,如通过利率债和股票风格的组合配置来实现宏观对冲。最后,在资产方面,更多以中期视角去判断基本面趋势、流动性变化、监管政策取向,以及大类资产相对估值的变化趋势等核心变量。

  苏谋东举了个例子,从去年4月开始,基于对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预判,他对债券市场持偏谨慎态度,降低了债券仓位和久期,增加了股票仓位,由此避开了去年5月的债市调整。到了去年12月,他战略性看多债市,逐步减少股票仓位,规避了今年春节长假后A股的调整行情。

  公司实力雄厚的投研平台,是苏谋东跨市场淘金的底气。为了克服单一资产管理的局限性,在多个领域精准捕捉安全资产,从2018年开始,万家基金就将固收团队定位为多资产管理团队,旨在通过多资产管理为投资者提供能够穿越周期的产品线。具体来看,万家基金将“固收+”产品收益来源以波动幅度、收益高低和投资机会频率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票息累积、信用利差交易、久期交易、ROE增长、仓位控制、看涨期权价值以及一级市场的打新收益等。此外,公司内部共同打造部门投资平台,权益研究资源与固收团队共享,实时向固收团队传递市场动态,实现观点分享、思想碰撞及策略支持,为“固收+”产品多领域捕捉安全资产提供了有力的投研保障。

  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

  变则通,通则久。从去年12月开始,洞察到市场的变化,苏谋东深入反思了自己的投资框架,开始向自下而上转变。“今年3月之后,以自上而下的逻辑做‘固收+’管理是较为困难的。当总量层面的变化不大之后,对结构的思考就显得更为重要,自下而上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对于新兴事物,苏谋东保持开放的心态。“我非常开放地看待市场上发生的一切,积极了解新热点,再判断是否参与。例如,以前我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关注较少,后来发现这个行业有着很强市场影响力和爆发力。为此我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跟踪新能源车月度销售数据。有一天晚上,我打车叫到一辆新能源车,和司机师傅详聊了许多乘坐体验。”

  拥抱变化的同时,作为“固收+”产品的管理人,苏谋东始终绷着一根风险的弦。“我们对‘固收+’产品的首要考核指标就是回撤控制,我们对基金业绩表现设定了短期、中期、长期的考核期限,不断跟踪观察。”

  对于正在发行的万家招瑞回报一年持有期基金,苏谋东表示,新产品将继续采用稳健的“固收+”策略,结合传统的大类资产配置框架以及特殊的政策-经济传导模型,形成稳健灵活的投资框架,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通过固收资产打底收益,权益、可转债积极参与打新等策略增强收益。

  展望后市,苏谋东认为,当前债券资产的配置价值仍在,保持对债券市场中性偏乐观的看法,继续看好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权益资产方面,关注低估值、中长期具有行业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银行、券商和制造业中的优质个股。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