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A股巨震和投资者对绝对收益产品需求增长的背景下,各家公募密集布局“固收+”基金。早在10月6日, “固收+”基金(统计偏债混合和二级债基)的数量就达到1003只,已经正式突破1000只整数关口,成为这一细分品种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股市巨震 稳健类投资需求激增 “固收+”基金数量突破1000只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6日,“固收+”基金目前共计1003只(份额合并计算),超过了1000只大关。其中,偏债混合型基金数量593只,二级债基410只。除此外,处于发行期的“固收+”新基金还有27只,两项合计“固收+”基金数量已达到1030只。

事实上,在2018年资管新规、银行理财产品开启净值化转型后,市场对稳健类理财的需求增长,“固收+”基金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21年6月末,“固收+”基金数量已达826只,市场规模接近1.3万亿元,是资管新规实施当年规模的6.3倍,该类产品也进入发展速度最快的阶段。

谈及该类型产品大扩容的现象,中加基金表示,“固收+”基金是类银行理财产品中的一种,是银行理财产品的有效补充。在财富管理时代不断发展壮大和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大背景下,“固收+”基金需求不断增加,“固收+”产品的数量和规模也大幅增加,该类型产品已经成为一类重要的资管产品,满足的是投资风格偏保守、偏稳健的投资者的需求。

另外,今年A股市场巨震,结构性行情突出,在市场巨震中希望获取绝对收益的资金需求也在增长,成为“固收+”扩容的另一重要因素。

沪上一位“固收+”基金经理认为,2021年A股市场大幅震荡,如果没有配置到少数涨幅巨大的板块上,投资收益基本是亏损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满足资管新规要求,且提供一站式资产配置功能的“固收+”产品,就会受到风险偏好较低,又希望获得绝对回报的投资者的青睐。

在“固收+”基金“千帆竞发”的激烈竞争背景下,各家公募也在积极探索“固收+”基金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努力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中加基金也表示,“固收+”基金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获得正收益的稳定性,这需要既与银行理财收益水平相当,同时力争控制回撤和保障产品的正收益,而要实现上述风险收益特征,需要做好风险资产的仓位控制和均衡分散度、风险资产与稳健资产的配合度等。

“固收+”基金表现差异大 投资者应找到适配自身的产品

目前“固收+”基金数量众多,且投资业绩两极分化,截至今年9月30只,“固收+”基金今年前三季度业绩首尾相差接近50%,部分“固收+”还变成“固收-”,没有斩获稳健正向的回报。

在“固收+”基金突破1000只后,产品选择的难度也大幅增加。多家基金公司和投资人士表示,投资者在筛选“固收+”基金时,应该关注基金的投资策略、产品的波动性和预期收益等特征,才能获得产品与自身风险偏好的匹配。

据中加基金FOF负责人郭智观察,目前各家公募都在大力发展“固收+”产品。然而,在今年权益市场表现分化特别极致的背景下,“固收+”基金表现差异较大。

郭智认为,“固收+”基金的表现和债券投资策略、打新策略、股票底仓策略都有关系。考察“固收+”产品,需要在考察基金经理的股票投资能力、债券投资能力,打新能力基础上得出结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固收+”产品由于股票底仓的弹性不同,风险收益特征也不相同:有些底仓高弹性的“固收+”基金,波动率在10%左右,收益率也很可观;而有些“固收+”基金的波动率在3%左右,收益6%-7%左右,但净值表现平稳。

郭智建议,投资者在选择“固收+”基金时,首先要有自己能接受的波动率的考量;其次,如果想获得打新收益的话,需要适当的基金规模水平,比如按照要求目前公募网下沪深两市打新底仓分别6000万计算,需要底仓1.2亿左右可以获得更好的打新收益增强;再次,选择打新基金还是要选基金经理,基金经理是债券投资出身、还是股票投资出身,是偏向于低估值风格还是成长风格等,这都决定了“固收+”产品在不同市场情况下的表现。

对固收+产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中加邮益一年持有期混合A ,这只产品由中加固收总监闫沛贤联手低波男神冯汉杰拟任基金经理,贤杰组合默契搭档深度诠释1+1>2,力争打造低回撤、优回报的固收+产品。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产品收益受股市、债市等影响可能会有波动风险,敬请投资者注意。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职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管理人目前给予中加邮益一年持有期混合的风险等级为中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人在进行投资决策前,请仔细阅读基金的《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者进行投资时,应严格遵守反洗钱相关法律的规定,切实履行反洗钱义务。中国证监会的注册并不代表中国证监会对该基金的风险和收益作出实质性判断、推荐或保证。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观点具有时效性。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