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长信基金张子乔,今天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是理查德塞勒的《“错误”的行为》这本书。这本书是关于行为经济学这门学科的。行为经济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它用一种非常极端理性的方式向大家阐述了人性中感性的那一面。

理性人感性的那一面

我是学传统经济学出身的,第一课就是讲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假设,叫做理性人假设。理性人假设是指所有人都是自我利益最大化。其实当时我学习到这一部分的时候,心中就有一些疑惑或者不是很理解的地方,一直等到我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才恍然大悟,觉得作者以文字方式把我心中的疑惑进行了解答,也就是理性人假设可能不一定是对的,因为人性中就有很多是不理性、无纪律的地方。

非理性行为清单
它是挑战了经济学中关于理性人这个假设,所以作者就举出了一个非理性行为清单。上面列了好多关于人类会做的非理性的行为。

其中,第一个是沉没成本谬误,也就是自然人会非常在意自己已经付出的沉没成本,然后因此去做出一些不理性的行为。第二个比较出名的例子是交易效用,也就是人们会因为这样东西特别便宜,去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购买行为,即使买到了事物可能会束之高阁,自己一辈子都没有用到。

那么最后一个是心理账户这个例子。其实心理账户是指人们把自己的财富,包括收入支出都划归到一个心理账户中去,而且心理账户会跟财富效应有非常大的联系。比方说大家都会把自己的房屋资产作为资产中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然后房屋资产有一天增值了,从三百万增值到了五百万,很多人心中就会莫名觉得自己的资产有了很大的增值,从而产生了更多的消费行为。但是实际上你并不可能把自己居住的房屋去进行出售,这只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的良好。

但很多人会因此产生更多的消费行为,比如去买更贵的衣服、更贵的酒,这也是心理账户的一种体现。其实在作者看来,上述这三种行为都是不理性的。写到这里,我要坦承两件事,虽然我总是倡导人们要像理性经济人那样思考,但说到心理账户,我明显倾向于普通人的做法,像大多数人一样,如果我为某件事情投入了很多,我也会觉得它很难放弃,即使放弃才是正确的选择。

沉没成本谬误

书中也举了一个例子,比方有一个好友邀请你今天去打网球,但你的手特别的疼,如果这个网球是免费的话,大部分人都是会拒绝这个邀请的,因为每一次挥拍都是一个负面效应,会让手更加的疼。但假设你为这个网球付出了一百美元的门票,那么很多人都会答应去打网球,即使每一次挥拍都为他的手部增加了更重的负担。

其实我们生活中有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我花五十元去买了一张电影票,结果我坐下来看了半小时,发现是一部烂片,这个时候最正确的决策应该是站起来,然后走出电影院,把剩下的一个半小时花在更美好的事物上。但其实大部分人会做的决定都是坐在电影院里忍受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这也是大家在意那个五十元沉没成本的原因。

在投资中我们也会有很多类似的行为,非常多的股民是会在意自己买入这个公司的价格的,即使自己已经亏损了百分之十、二十、三十,并且可能这个公司未来会带来更多的亏损,但他会被自己原来买入的股票价格和成本束缚。所以我在投资中也会去非常努力地对抗这种人性中的弱点,因为这家公司的价值只取决于它未来的基本面和前景,和我买入的成本其实是毫无关系的。所以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也尽量说服自己去忽略买入的成本、价格,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这个理论是有切实帮助到我投资的原因。

不理性”的自然人
这个理性人的假设一旦被打破之后,我们也可以接下来去挑战传统经济学中这个有效市场假设。因为有效市场假设,它假设现在这个股票的价格包含了上市公司所有的基本面信息和过往价格,因此你并不能从分析这个股票的基本面中获取超额利润。
但恰恰就正是因为自然人有很多不理性的行为,才会造成股票价格和价值有很长时间并且较大幅度的背离,比如像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十七世纪的郁金香狂热,像二十世纪的这个互联网泡沫都是这种现象的体现。
而对于基金经理来说,正是我们赚取超额利润的来源,只有当股票价格大幅低于它内在价值时,才可以获取一个比较好的买入价格。而当泡沫产生的时候,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现在正处于价格的泡沫中,并且及时的止盈撤退,这都是获取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

我们通过变化感受生活,而损失带来的痛苦远大于等量的收益带来的快乐,愿你愉快的读完这本书,摆脱那些谬误和偏见,做出更好的选择。

基金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长信先机两年定开混合(004806)
  • 长信增利动态策略混合(519993)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