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集体诉讼案件动辄3-5年的诉讼时间相比,2021年8月发起的针对Yalla的集体诉讼因为无法提供实质证据,最终在5个月内终结了。这应该是中概股里最快结案的集体诉讼之一,也是近来唯一原告主动要求撤诉的中概股集体诉讼案件。

清者自清,却也怕人言可畏

首先,集体诉讼的撤诉证明了原告和其代理律师经过几个月努力试图证明Yalla涉嫌欺诈的努力失败了,也说明了除了做空报告中的一堆说法之外这几个月的询证阶段,原告无法拿出任何可以证实其主张的证据。

其次,对于Yalla来说,这一撤诉必然是件好事,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受到了诸多非议和误解,但至少避免了深陷诉讼泥潭、妨碍未来发展的风险,不用再因为此事分散注意力。同时,这也是在1.5亿回购计划之后,除了业绩以外,能够提振股东信心的又一利好消息。

专心做业务、推动业绩稳步增长,发布澄清公告和回购计划,在没有妥协和和解的情况下原告主动撤诉……Yalla的自证清白之路并不容易。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话不能不说,也不能多说和乱说,说了还得别人相信,不容易。

众口铄金,做空生意

近几年,中概股遭做空尤为严重,在一堆良莠不齐的做空机构通过做空上市公司获得巨大利润之后,做空变成了一门生意。所谓生意,就是从最容易得手的地方入手。

与之相比,做空机构却一身轻松。只要能写出做空报告,哪怕包含大量错误、并没有实质证据,只要能对资本市场形成短期的情绪影响,就可以从公司股价的下跌中获益。只要能引来一波关注,都可以把自己打造成躲在键盘后面的“罗宾汉”。

想想Yalla被做空机构盯上,也不外乎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Yalla的中国背景。我上外网看过一些分析师报告下面的评论,那些质疑的人往往以“这是家中国公司”来支撑自己的言论,并声称报告的数据都是假的。但可悲的是这种言论往往很受欢迎,只能说中概股在美股上市的环境确实不太好。做空机构一定程度上利用了这一点,有中国背景的公司极容易引起偏见。

二、Yalla的主战场在中东。Yalla是一家阿联酋的科技公司,产品多是为中东和北非用户量身定制,因为地理距离、文化背景等原因,整个商业模式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些微几句话,就能让人疑窦丛生。说白了,这还是做空机构利用认知差,错误的话多说上几遍,似乎也都有了道理。

三、Yalla的发展阶段。2016年成立,2020年9月上市,到2021年5月做空报告出现时,Yalla仍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仅仅上市8月左右时间,流动市值低、盘子小,从操作难度上看,容易下手,成功率极高。

与上市公司要受到证监会等社会各界的监管不同,做空机构发布的报告未收到法律监管,影响却极大,再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那公司就得不分青红皂白先挨了板子再说。

动而得谤只能选择发愤图强

尽管从5月开始,受到做空和大环境的影响,股价一路下跌,但回看2021年一整年,Yalla也闷声做了不少大事。从披露的信息来看,全年的用户和收入一直增长迅猛,盈利能力也保持的堪称优秀。

除了老产品保持稳步增长外,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Yalla还上线了Yalla Baloot、101 Okey Yalla、Yalla Parchis、YallaChat等产品,并且还有一款元宇宙社交产品跟在后面。这些新产品中,Yalla Parchis已经在南美多个国家崭露头角,Yalla Baloot也在近期登顶了沙特谷歌商店的相关类别榜首。

面对恶意做空时,企业应该如何作为?还真的很难办,“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到最后骂街无益,唯有努力。

希望Yalla这家被“误杀”的公司,踏踏实实做业务,用事实和实力去消除误解,修正偏见,摆脱之前做空报告的影响,能被更多的投资者看到。

相关证券:
  • Yalla Group Ltd ADR(YALA)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