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集采,药明康德凯莱英爱尔眼科这些葛兰十大重仓股又大跌。

最近葛兰天天上热搜,笔者也不想再蹭兰兰的热度了,但基金公司的行为值得探讨,什么样的基金公司是为基民负责,什么样的基金公司需要慎重考虑。

  事实上作为医疗行业的基金经理,葛兰是优秀的,首先葛兰并没有“风格漂移”,她的医疗健康、医疗创新基金持仓都是“正宗”医药股。其次,葛兰过去三年(2019-2021)净值表现很强,当然医疗行业基金整体表现都很强,她是其中比较亮眼的一个。而这一轮医疗行业基金的牛市绝大部分的因素是疫情影响,医疗相关上市公司被市场热捧,在这期间出现了极大幅度的估值抬升。

  在疫情影响逐步消退,加上集采的影响,处于估值高位的医疗股出现大幅回调。基民购买医疗健康基金需要明白的是:你买的是行业指数增强基金,行业好的时候基金自然好,行业估值过高,也同样会出现较大波动。但大多数基民实际并不太了解资本市场的规律,但作为基金公司必须考虑,中欧基金这次做的不好。

  大幅的回撤波动是基金经理被骂的核心原因,但在这些基金整体都大幅回撤的时候,为什么中欧基金和葛兰被骂的最凶?

  1、易方达张坤、富国朱少醒等明星基金经理在2021年年初采取限购,而中欧不仅没有采取限购,还到处宣传募集资金,中欧管理规模大幅增加,管理费也同样大幅增加。

  2、中欧基金甚至让葛兰发新产品:中欧研究精选混合,这基金产品大多仓位是新能源公司。靠着2021年上半年葛兰“医药女神”的名号发产品买新能源股票,一个专业研究医疗的基金经理冲入了新能源领域,她精力够吗?认知够吗?还只是一个募资的招牌,并不参与该产品的实际管理?

  3、净值、规模和实际收益的差异性。举个例子:基金规模在20、30亿时净值大涨了300%,规模到90亿,为基民赚了60亿,90亿规模很快上升到了300亿时,但规模到300亿后跌了30%,那就浮亏90亿。看起来基金产品净值涨了200%,实际亏损的基民更多。

  4、作为行业基金不考虑行业规模容量问题。行业基金要根据行业容量考虑资金规模问题,整个医疗板块一共多少只股、多少流通市值,葛兰管理规模就1100亿,由于流动性的原因,这些巨量公募基金不会买流通盘50亿以下的中小盘,在剩下的标的中配置资金,那就会出现资金集中拉抬这些少数标的股票的现象,越涨净值越好,越多基民冲进来助推这些股票出现估值过高的情况,最终一地鸡毛。

  造成市场大波动、投资者大亏损往往最开始是以大利好的面貌出现。在疫情这个百年不遇的情况下,医疗行业基金出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热捧,在过程中产生非理性投资的现象,作为基金公司、专业机构应该明白市场的波动性、行业的周期性以及可能出现大幅回撤的情况,基民、投资者需要教育,但并不仅仅是坚定看好、长期看好这些喊话,更多需要基金公司自己站在投资者角度考虑问题,采取降温、分红、限购等措施,这也是基金公司的良心所在。

相关证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