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市场上主流的山姆、Costco等主打在走会员仓储店的企业,永辉超市选择了非会员“平民仓储店”。

实际上,不管是会员制还是非会员制,对于商超仓储店来说,想要实现盈利,产品周转率及对成本的把控是两大核心因素。

仓储店本身是个“苦差事”,依靠“低毛利+高周转”的运营模式主打“薄利多销”。以Costco和沃尔玛为例,2020财年Costco毛利率为13.09%,远低于沃尔玛的24.83%,但Costco存货周转率高达12.26次,显著高于沃尔玛的9.40。用杜邦分析体系拆解两种业态(详见表2),Costco与沃尔玛的净利率及权益乘数基本接近,是出色的资产周转率帮助Costco获得了远高于传统商超的ROE水平,这也是其仓储模式制胜的核心。

2 仓储会员店与传统商超业态指标拆解对比情况

注:数据为2020年

永辉超市2020年的毛利率为21.37%,且其宣称仓储店价更低,这意味着其仓储店的毛利率也很可能会较大卖场更低,而2021年三季报显示,其当期毛利率降至18.75%,似乎佐证了前述观点。以Costco模式为鉴,在更低毛利下,永辉仓储店模式跑赢的关键在于能否以“大批走量”的方式提升存货周转率。

经计算,2021年第三季度,永辉超市存货周转率为3.16,较上年同期的2.61确实有所提升,然而,其存货周转率提升的原因却并非销量提高,而是由于采购的缩减。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其存货金额为68.65亿元,较上年同期108.82亿元降低36.91%,为其优化库存备货减少所致,三季度末情况亦是如此,其2021年采取了调结构、降库存、保市场的策略,使得存货的平均值下降,存货周转率得以提升。

从《红周刊》记者的实际走访来看,永辉仓储店仅靠SKU减量,似乎很难推动全货品的高周转。永辉仓储店不论是客流、销售额还是客单价,均低于永辉超市,照此来看,其想以仓储店模式来缓解大卖场收入增长乏力的局面,似乎并不容易。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永辉超市仓储店只是搞噱头,换了个卖点而已,“其选品等方面未做差异化管理,是换汤不换药,更像是折扣店,如同将批发市场搬到店里来”,朱丹蓬表示。

详细全文已发布于2022年18期《证券市场红周刊》,原文《永辉超市“新仓储”模式困局》,作者刘杰、袁露华,更多精彩内容可在“证券市场红周刊”予以关注。

(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