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引发中概股持续暴跌的SEC问责法案,大家都已经比较清楚事情的原因和经过了。然而我在这里还要提的原因在于,从格隆的一篇文章,或许能告诉我们理解这件事情不一样的角度。

造成大家恐慌的新规是《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在美上市企业提交审计底稿给PCAOB。这个法案早在2020年5月21日就在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了。当年12月2日,又获得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后于12月18日经前总统特朗普签署后生效。然而我们以KWEB为例,可以看到202年5月21日到到KWEB的最高点,依旧涨了187个交易日,上涨幅度是97.23%。

即使按照最后一个特朗普签署的那天开始算起,依旧涨了39个交易日,上涨幅度33.83%

所以诡异的点在于,当时市场对如此重大的法案视而不见,并且当时还处于特朗普时期的中美激烈之中,中概股还是在疯狂飙涨。然而却在上一周这个例行公事的通报中暴跌。因此可以怀疑依旧猛烈的上涨和近期这种位置还能剧烈的暴跌,是华尔街资本恶意拉高以及恶意做空。

近期,外资在利用港股的大股东和高管增持静默期是年报前2个月和中报前30天,公司回购静默期是年报中报前30天。利用静默期无法回购,疯狂做空,近期摩根大通直接下调全部28个中国科技股的评级及目标价,将阿里巴巴港股目标价削至63港元,腾讯目标价削至265港元,由于地缘政治和宏观风险上升,大量全球投资者正在减少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投资。简直堪称精准打击。

早不下调,玩不下调,为什么这个时间点来下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然这主要怪我们自己不争气。


就比如最近的问责法案,要是放在去年市场不会如此恐慌,但是在当前国内疫情散发加速的背景下,本来国内的资金信心也不足,这个时候,如果国外资金利用利空消息加速做空,结果就是导致国内投资者的情绪更加恐慌,直接导致一波恐慌的带血的筹码被逼出来,近期美股中概股做空的比例都大幅度提升了。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一些主观情绪能发现,会发现其实惨的也不只是中概股,在美国的三大指数依旧坚挺的背面,美股里面的中型甚至中大型科技股的跌幅,和港股相比相差并不大。


ARKK从高点下跌到现在跌幅66.44%,同样还是拿KWEB来看,高点21年2月17日至今下跌了79%。这里面有泡沫破灭,收水到来流动性下降的预期,十年美债收益率飙升带来的估值锚的导致整体水位下降,以及中国自身经济基本面变差的问题。因此,79%的幅度和66%的幅度来看,只能说,跌的无可厚非吧。

个股层面,包括MetaPlatform、Roblox、PayPal、Shopify、Zoom视频通讯、Cloudflare、Rivian Automotive、LUCID GROUP INC C/WTS(TO PUR COM)也跌的非常惨,其他更小的包括C3.AI、DigitalOcean 等去年大放异彩的个股都跌得很惨。

因此,当流动性褪去,最终飞上天的猪都纷纷坠地,不光是中概股,美股的二三线科技股也是尸骨遍野,嗜血才是华尔街的本质,曾记的去年十月份华尔街在上一个财报季,都在爆吹元宇宙、云计算等等,然后一个月以后,12月就纷纷看空,做空科技股成了标配。

因此,当流动性退潮,对于风险的管控才是最重要的功课。

为了能活得更长久,我们需要对资金进行管理:巴菲特能长期战胜市场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巴菲特对于风险的把控,今年以来,在科技股的单边下跌行情中,资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降低了仓位,或者调整了持仓分布,或者及时止盈止损了,今年这个惨烈的熊失中,我们应该会相对轻松一些。

仓位管理:一方面是仓位本身的多少来调节,高仓位还是低仓位,还是空仓;另一方面,是通过仓位的结构调整来达到仓位管理的效果,通过合理分散配置,合理分配高贝塔的成长股、防御性股票(消费与医药)、大通胀受益股票、适度的对冲配置等的仓位来大大仓位管理与风控的效果;

风险控制:就是对持仓整体的风险把握;

止盈止损:要制定规则合理止盈止损,我们不可能赚到每一分钱,但是我们一定要确保本金的安全,而确保本金的安全则需要严格的止损。

交易心理控制:交易心理往往决定交易行为,听消息投机、想赢怕输、怕卖了就涨、怕买了就跌等等现象基本上都是交易心理在作祟,对于交易心理,我们一定要长期锻炼,用规则去约束自己,真正能做到人弃我取,别人贪婪时恐惧,别人恐惧时贪婪。

相关证券:
  • ARK Innovation ETF(ARKK)
  • 中概股ETF-PowerShares(PGJ)
  • BILIBILI INC BILIBILI ADS (CDI)(0T3W)
  • 阿里巴巴(BABA)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