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两年来的市场叫做结构性市场,不管是结构性牛市还是结构性熊市,强势行业的轮动颇有一种“城头变幻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既视感。

身处其中,或许很多人理想中的投资是高抛低吸、行业轮动玩得飞起,只不过理想终究是理想,别说是普罗大众,就是专业的投资者(比如基金经理),能玩得转行业轮动的也是少之又少,甚至就是没有。就好比今年以来谁能猜得到煤炭板块涨得最好,谁又能猜得到最近2个月新能源板块上演“怎么老是你”的卷土重来桥段。

所以回归到投资现实我们会发现,通过行业均衡和个股分散的策略,从源头应对行业轮动导致的大幅波动,反而是真正的风险应对之道;而基于长期视角,不通过极致配置或操作去博取短期高收益,反而最终能达成行稳致远。

这一期继续给大家介绍一位我最喜爱的均衡风格基金经理之一——来自国海富兰克林的刘晓

一、投资风格:均衡,还是均衡

“行业均衡、个股分散,具体来说,就是我的投资组合中,单个行业的占比不会过大,前十大重仓个股也比较分散,每一只的占比都不高,整个组合的股票只数比较多。我不希望自己在任何时间点去赌某个赛道或者某只个股,更希望能挑到一揽子的个股做组合,争取整体的高胜率。”

上图是刘晓管理时间最长的偏股型基金国富深化价值的行业配置情况图。

作为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内部培养的基金经理,刘晓2007年金融学硕士毕业之后就加入了国海富兰克林基金,之后做了足足10年的大制造行业研究员,期间覆盖机械、电气设备、煤炭、有色、钢铁、公用事业、环保、光伏等板块,于2017年2月17日开始担任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管理的正是这只国富深化价值混合。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其持仓一方面大多集中在她的能力圈之内,主要包括大制造、大消费和大金融这三大领域;另一方面组合的行业配置则是非常均衡和分散的,不会对单一行业做极致配置,专业的说法叫做行业集中度较低

在行业分散均衡配置的基础上,我们发现组合一些时间段的重点超配或低配,非常适应当时的市场风格,比如2017年超配了金融,2018年超配了消费,2019和2020年超配了制造,2021年则超配了周期。

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其超配的行业几乎每个完整年度都跑赢了大盘(沪深300指数),但刘晓表示,其实并没有刻意做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主要还是自下而上地把未来一段时间股价有望有所表现的个股选出来,最终体现为这样的行业比例,是一个结果而不是预先设定。

刘晓还曾表示,她对行业本身没有偏好,但是对周期会有偏好。

她会关注两类行业:一类是周期向上,最好是快速成长期的行业;另一类是周期平稳,处在稳定阶段的行业。但她一定会避免周期向下的行业。

这里所谓的周期就是行业的景气周期,事实上在行业选择方面,刘较为晓擅长在全球视野内,根据产业发展的大逻辑和周期规律,从未来3-5年的维度,选出具有预期差的行业。

在行业分散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刘晓在个股层面的持仓集中度很低。

前十重仓股占比基本都保持在30%左右,近几期甚至还有下降的趋势,比如最新一期的2022年一季报就下降到了20.32%。

个股分散的结果就是持股数量会比较多,这一方面我翻看了刘晓管理国富深化价值以来的所有年报、半年报,得到如下结果:

虽然看上去组合的持股数量有6、70只甚至百来只,但其核心持股(权重占比超过1%,下同)则是比较稳定的,长期都维持在40只左右。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大,最近一期的2021年年报显示其核心持股增加到51只。

均衡不仅体现在行业和个股上,在组合风格和投资方式上也有体现:

比如组合在市值规模风格上,大中小盘均衡配置的基础上略偏大盘股,叠加上述提到的行业和个股的分散,也使得组合在策略容量上会更大

再比如组合在投资风格上价值和成长并重,追求合理价格下的成长性,因此总体而言组合又呈现出均衡略偏成长的风格。

从投资风格的角度来看,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风格的长期稳定性

当然,这一点对刘晓来说似乎不是什么问题,从她的组合定期报告来看,她多年以来的投资策略(包括持仓行业、偏好风格等)一直都较为稳定。

这一点从她日益下降的换手率就能看出来:

二、投资业绩:均衡,但不平庸

“均衡分散只是一种方法,我最终希望为持有人做到的,是熊市能抗跌、牛市不掉队,在不同的市场阶段里,都能保持一个不错的状态,渐渐地累积长期的超额收益,优化长期的投资体验。”

均衡分散的投资方式可以分散风险这点毋庸置疑,但很多小伙伴可能担心其也会“分散收益”,就这点我们在这部分来做些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个组合的收益回撤情况图:

从收益率的角度来看,组合在上述刘晓管理期间(2017/2/17至2022/7/4,下同)的收益率为224.40%,折合年化收益率为24.46%;

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看,组合在上述时段内的最大回撤为-26.51%,这个最大回撤发生于几乎全年下跌的2018年,同期全市场主动权益类基金(主动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最大回撤是-30.34%。

妥妥是一只攻防俱佳的优秀基金。

其次,我们再来看个和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例)的简单(年度收益)比较: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组合不仅在2017年至2021年这连续五个完整年度都跑赢了沪深300指数,甚至在极难跑赢沪深300指数的2022年至今(截至2022年7月4日),依然顽强地以2个多点的优势领先沪深300指数。

这种分时段的对比充分显示了组合在不同的市场风格下,都能保持一个不错的状态,所谓“熊市能抗跌、牛市不掉队”,慢慢地就累积出来一个长期的超额收益。

第三,我们再来看个和全市场主动型偏股基金的对比图:

第一张散点图是年化收益VS最大回撤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上述超过5年的历史数据时段内,虽然国富深化价值的区间年化收益率不是最高的,区间最大回撤也不是最小的,但是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妥妥位于最佳的第一象限,而且全市场竟然没有一只基金能“出其右上”

第二张散点图是年化收益VS年化波动率

从上图中又可以看出,在上述历史数据时段内,虽然国富深化价值的年化收益率又不是最高的,其区间年化波动率也不是最小的,但是两者结合起来不仅妥妥位于最佳的第四象限,而且全市场仅有一只基金能“出其右下”

由此可见,虽然国富深化价值确实如今天标题所言“无一时之赫赫战功”(一般的中短期收益率排行榜单上基本见不到),但长期来看业绩却绝对不平庸,小胜积成大胜,默默地就成为了全市场都能排上号的优秀基金。

三、投资定位:投资者能安心持有的长期底仓

“投资于我,是一次长跑,我希望组合的超额收益是可以累积的,希望管理的产品能够成为持有人的长久底仓。”

刘晓这种均衡稳健且每年都有超额收益的投资风格是非常受机构欢迎和喜爱的,这不仅体现她管理的国富深化价值入围了仅有10只产品的“金牛-长江最佳FOF标的基金榜单”(中国证券报,2021/9/28),而且机构还持续不断地用“真金白银”来表达这份青睐:

上图是国富深化价值的投资人结构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近两年多来在份额规模稳中有升的基础上,机构持有比例大幅提升,意味着近两年多来机构实际持有的基金份额有大幅增加。最近一期的2021年年报显示,机构持有份额占比高达78.26%。

可见她的产品不仅得到了机构的高度认可,也确实成为了不少机构投资者的底仓。

尾声

我认为刘晓这种均衡稳健、细水长流的投资风格也非常适合我们普通投资者构建组合的时候所用,不用判断什么风格轮动、行业热点,稳健的均衡型基金适合大多数人。

事实上就我个人而言,不仅把她管理的偏股主动基作为均衡组合的重要成分基之一,更是把她参与共同管理(主要负责权益部分)的“固收+”产品作为稳健组合的成分基之一,两者都是那种底仓型可以长久持有的基金。

在最后结束本文之前,简单介绍一下她将于7月18日起发行的基金——国富均衡增长(A类015137;C类015138)

这只基金看名字就知道是为她的投资风格量身定制的基金,而这只基金也将继续秉承她行业均衡、个股分散、换手率低的投资风格,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则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70% +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30%”。

讲到这里,我觉得今天的文章就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相关证券:
  • 国富深化价值混合(450004)
  • 国富均衡增长混合A(01513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