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内容来源于网络,友情分享,本文不做买卖依据,如侵权请后台留言删文。

1、公司介绍:

正式成立于2005年,现有注册资本1.472亿元,专注于高端精密电镀设备研发、制造和服务,业务领域覆盖印制电路(PCB)、五金表面处理、新能源(锂电镀膜 、光伏);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江苏省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国内就我们唯一一家纯做电镀设备的上市公司,国际上也没有纯做电镀设备的公司。目前公司拥有170余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性专利141项,外观专利3项。

2005年成立东威公司,2011年建立机械公司;2013年在安徽广德买下80余亩土地,建造了东威第一个自有的生产基地,主要制造VCP设备;2014年成立深圳东威;2019年进行股份制改制;2021年6月15于科创板挂牌上市。东威公司有1189名员工,管理人员169名,占比14%,研发人员173名,销售100余人。

架构主要包括广德东威(VCP)、深圳东威(VCP销售和售后)、昆山东威母公司(新能源、水平设备、五金连续性设备、龙门)、东莞东威(传统水平设备事业部)。

半年报经营情况:上半年营收4.1亿元,同比增长18%,收入增长一直居于上升通道,复合增长率为36%,一贯以来下半年业绩会超过上半年,每一个季度的业绩大于前一季度。今年疫情很严重,不排除下半年PCB行业受影响。上半年基本完成预计,全年疫情好转的情况下,我们基本能达到全年的目标。利润同比增长39%,增速远大于收入增长,由于毛利上升,费用下降。如果收入能达到预期,利润会远大于收入增长率。

在手订单情况:总存货4.2亿,原材料5800万,存货减去原材料,可以推测在手订单(以成本计)。东威公司以销定产,不做库存。3.6亿为不完全成本,在制品和半成品都保留了原材料价格,发售商品和库存商品仅有制造成本,还有10% 的安装成本,除以成本率即可算出存货。存货市场价值为(存货-原材料)*1.1/(1-毛利率)。计算得7-8亿在手订单(在制),不包括还未下单点订单。合同负债和预收款2.2亿,约为订单的25%-30%的预收款,也可推算出相应订单。未付预收款的不包含在内。

产品:1)PCB行业,主要设备有刚性板垂直以及柔性板片对片、卷对卷垂直电镀设备、水平电镀。2)五金电镀,连续五金电镀,国内首创,国际还没有,该设备是公司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类型,今年放量明显。3)复合铜设备,镀膜设备已经出货11台(目前生产第十二台、第十三台等)。4)真空镀设备,上半年疫情影响,外面厂房没有装修好,但10月份要交货,今年已经有不少出货。为镀膜设备配套,一套真空+镀膜,大约2500万左右。滚轮式的双面镀为世界首创。5)光伏镀铜设备:公司基本走在同类前列,但产业化可能没有那么快,已经有部分客户在洽谈。样机前几年就已制出。

2、Q&A:

Q1:中报中披露的关于光伏设备领域的指标对应什么含义?

A:光伏电镀和传统光伏不同,传统光伏每小时9000-10000片,电镀新制程以6000片放量,1GW对应3条线,目前行业仅有我们能做到6000片放量,预计在今年年底出,给终端客户做了终试线,已经在做测试和应用。6000片是针对我们目前金属化而言,未来6000片可能成为标准。

Q2:PET铜膜设备,在主要电池厂及车端验证,处于什么阶段?已经处于爆发状态还是处于待改进的状态?有哪些车已经在验证?

A:5年前开始接触这个项目,和福建一家公司合作。电池已达到不起火的效果,有几款车已经装车测试。应宁德时代要求,不便透露汽车品牌。几天前,在宜宾新能源汽车大会,已经公开宣传,复合电极取代纯铜电极的趋势即将爆发。

Q3:公司镀铜技术能不能迁移到镀铝?

A:电镀属于化学电镀,目前还没有镀铝技术。真空设备已经有镀铝工艺,技术储备已有,迁移到钠离子电池也是可行的。

Q4:PET铜膜和C公司合作多年,市场公认的安全性、能量密度和成本,三者排序是出于哪个出发点来推这个材料?PET铜膜带来的安全性改进有限,反而PET铝膜有安全性改进?

A:我们自己内部做了调查,买新能源车优先考虑什么。电车发生碰撞等挤压变形时,不起火不爆炸,安全性是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即便PET铜膜贵1-3万,安全性仍是首要考量。能量密度是第二考虑因素,用PET铜膜复合电极代替纯金属电极,续航里程能提高20-25%,也是非常值得。最后考虑成本,复合电极的成本比纯金属电极成本高,即便高一点,也是可以接受。行业认为复合电极的最终成本会比纯金属电极更低,只有在大规模生产成熟后会达成,现在行业起步,良率等控制没这么好,成本还是高于纯金属电极的。

Q5:2025年PET铜膜渗透率可以达到多少?

A:有三步:1)3-4月前:市场能够得到样品,部分上市公司买了设备,送样三十多家电池厂商,反馈效果很好;2)市场有没有一家能够大规模成批量能供货的,这一步还需要观察,时间估计尚需要一年半载;3)各大汽车厂中,汽车厂打几场官司,官司过后形势就明朗。

三步之后可能会迎来高速增长。

Q6:真空镀的市场格局如何?

A:真空镀发展成熟已经有四五十年时间。(更多纪要详见:个人介绍)日本德国做磁控溅射很成熟,国内也有很多公司。东威是立足于超薄铜箔,这是一个细分市场,公司有自身优势。第一台样机预计9月份会交付给客户。

Q7:光伏电镀铜包含几个设备,我们做哪些设备?

A:在光伏也有初步设想,磁控溅射技术会随着光伏兴起,也会做配套整合磁控溅射设备,弥补空缺,但并不存在明显创新。

Q8:我们的下游在大幅增加投资,造成设备和基膜的短缺。设备我们有先发性以及壁垒。基膜这块的壁垒怎么样?

A:基膜的供应量很充足,各行各业都在应用。设备稍微改制之后就能做基膜。比如,2亿的拉膜设备,几百米长度,6.7米的宽幅,1台拉膜设备可以匹配几百台电镀设备。基膜已经是传统产业,只要扩能即可。PET膜比传统包装对基膜要求更高,但供应量不会出现严重短缺情况。相对而言,电镀和真空溅射的瓶颈更多。

Q9:我们在不断更新迭代PET镀膜设备,接下来进一步更新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A:公司内部没有1/2/3代之说,只是不断研发创新。所谓第1代机型,优势在于宽幅可调,缺点是表面微观性能满足不了高要求,设备维护成本较高。所谓2代机,双边夹具的机型,特点是解决表面微观特性,良品率达到90%以上,缺点是尺寸宽度固定。后续发展,可能提升生产速度由10米提升至20甚至30米,宽度可小范围调节,是两个发展的方向,即大产能和灵活性,但是售价也可能提高。

Q10:光伏镀铜设备技术和客户?

A:公司基本走在同类前列,但产业化可能没有那么快,已经有部分客户在洽谈。客户中80%以上为上市公司,客户公司中市值涵盖几十亿到几千亿的都有。

Q11:产能消化能力方面,会不会存在产能满足不了订单情形?

A:调研处的研发部1个月产能为3-4台仪器,满足不了大产能。如果有大订单,可以送至公司的广东加工厂,最快可以满足1天产生1台设备的需求,所以不存在产能消化能力不足问题。年底会有两个厂房投放使用,面积5万平方米,有充足的产能消化能力。昆山还在和政府谈,产能不存在问题。

Q12:电镀膜在电动汽车应用方面,一台车需要多少膜?

A:如果1台100度电的汽车,需要负极材料8-9百平方米,公司今天看的小设备,1台机器打印速度为8m/分钟,那么就需要100分钟产生的膜,才能够满足1台汽车用量。

除了新能源用,还用在储能电站。储能+光伏的大规模联用,能够开拓不小于电动汽车的市场。此外,在移动终端、电动玩具方面也有很大空间(替换)。

Q13:产品发展方向上,如何看快充趋势和PET的发展趋势(PET快充性能较弱)?

A:复合电极更具安全性,但也会带来充放电上相比纯铜电极更慢。复合电极不是主导电池充电快慢的唯一因素,通过在于电池模组的结构设置,尽可能弥补其缺陷。作为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性能,次要考虑成本,待市场规模扩大后,才会考虑批量化、规模化优化成本(达到2-3亿订单以上逐步考虑成本,在此之前优先考虑批量化、规模化)。

Q14:以后想要拓展发展方向,未来3-5年优先发展哪些方向?

A: 公司仍会立足于电镀设备,不会涉及到下游:1)传统五金表面处理,用更先进的设备替代传统设备,朝向更加清洁、环保、节能发展,接下来,这个领域可能放量;2)储能:电镀设备在储能方面、光伏领域也有巨大空间。

Q15:银浆印刷与镀铜的比较?

A:银浆印刷抗震性差,(更多纪要详见:个人介绍)主要用于玩具等小型期间,更大范围的产品还是需应用铜制电板。就光伏领域而言,目前市场上镀铜取代银浆印刷理论上成本便宜,但实际算下来成本较高,主要是考虑环保、曝光、线路以及折旧等问题。

目前公司已经找到一种理想化结构,可将成本降至银浆1/10,但设备尚未开发出来。现在市面上流程的各种技术,都受成本限制,没有革命性变化。

Q16:PET设备上的难点是什么?改进和突破是什么?

A:电镀设备看似简单,但对于非行业内人员,壁垒高。从我的角度,壁垒因人而定,没有绝对壁垒,公司的产品机理都在机械学范围之内,只是技术上不断创新。此外,专利和研发成果也将形成技术壁垒。

Q17:印刷速度(8m/分钟)如何突破?

A:往上突破技术不是问题,主要是培养人才,需要在精度上不断突破,未来速度会逐步往上走。

Q18:电镀方式上的选择?

A:水平宽幅电镀是目前唯一可行的电镀方式。

Q19:对于膜材,耐热性对电池意味着什么?

A:膜材选择方面,越薄、耐化学腐蚀、能耐到200度的高温的膜材将是非常理想的选择,但目前PP、PET膜耐热温度只有110-150度之间。

Q20:产能扩展计划进度如何?未来价格会怎么走?

A:产能方面,公司在不断布局产能基地,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项目,具体需参考公告。

价格方面,大规模生产后,价格预期会往下走。

Q21:在上下游环节公司的发展方向:

A:公司未来只集中于设备领域,不会涉及原材料以及后续产品环节。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