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高度细分的企培市场中,讲师经纪聚焦于高端讲师的选拔和培养,属于较小众的一类细分赛道。作为这一赛道的典型企业,黑鲨名师瞄准商学院、高校和企业培训机构等客户群体,围绕财税、战略、商业模式、销售、人才、运营体系、股权激励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痛点,严选优质师资,打磨教研产品。目前,黑鲨名师平台拥有实战派讲师、学院派讲师、政府权威专家、社会专职讲师约 200 多人,与 1200+ 家培训机构、100+ 高校总裁班运营主体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

黑鲨名师创始人张彦是英语老师出身,常年奔赴全国各地调研外部市场的经历,让他获得「企业培训行业徐霞客」的称号。在张彦看来,作为一名讲师,首先要有教育的初心,不能以利益为导向,而且一定是发自内心喜欢这个行业,追求「留下一本书、一堂课」,而这也成就了黑鲨名师特有的利他性商业模式。

Image

早年,黑鲨名师既做内训也做讲师,但容易造成与客户的博弈。因此,坚决砍掉内训,回归讲师端,开始做产品。经过十多年的坚持和努力,黑鲨名师的品牌已经在高端讲师领域位列前茅。张彦表示,「逻辑很简单,明确客户群体,永远不要和客户产生博弈。而只有定位清晰,客户才愿意和你合作。」

在张彦看来,讲师领域鱼龙混杂,大部分经纪公司只是赚取信息差的小作坊。因此,张彦并不愿将黑鲨名师定位为讲师经纪公司,而是讲师品牌策划公司。「定位是一个公司的愿景、使命和价值,如果定位为讲师经纪,那就是赚信息差,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黑鲨名师的团队都是教研和产品出身,因此在产品力上与其他公司形成差异,通过打造一套磨课的标准、磨课的技术,再用这套技术将讲师的产品打磨、孵化出来,进而不断增强教研团队,慢慢走向知识版权和课程的沉淀。」

通过调研,张彦发现,企业培训行业最大的痛点,在于缺少优质的培训产品。「随着交付课越来越难盈利,必须打造后续的产品。但高校、商学院和培训机构更多将注意力放到销售上,在产品研发、教研团队方面很弱。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企业培训公司行动教育,其拥有的知识产权、专利、强大的教研团队,正是高校、商学院和培训机构所缺乏的。」

因此,黑鲨名师打造了商业讲师班,帮助高校、商学院和培训机构培养教研团队,孵化优质培训产品。商业讲师班分为两类:一类是从 0 到 1,打造一名讲师;另一类是从 1 到 N,将讲师打造成名师,将名师所沉淀的课程产品化。

张彦将商业讲师班的流程概括为「八部曲」

一是洞察市场,要走出去看到市场发生的变化;二是诊断课题的潜力,看单品能否「打破魔咒」做到上亿元;三是商业讲师的精准定位,讲师与黑鲨名师合作,必须要讲特定赛道的主题;四是将讲师讲的内容串联起来,形成 IP,「将经历和经验变成知识,知识变成系统,系统变成智慧」;五是课程开发和设计;六是培养讲师的授课技巧;七是线上线下推广,搭建全域销售渠道。「线上可以做视频号直播,互动效果提升后,与企业微信和微信小店形成私域闭环;也可以外包给 MCN 机构搭建抖音矩阵,获取公域流量。线下则是全渠道合作,一是布局生态链公司铺开渠道,二是与高校和商学院合作的自营渠道。」最后是策划讲师品牌,打造全流程的闭环。

Image

「企培细分市场由客户群体决定,我们的客户群体很明确,聚焦商学院和高校,因此必须选择有资历的大咖老师。」黑鲨名师的创始团队从 2008 年起开始做大咖老师论坛,沉淀了众多教师资源,且大多数讲师都有六年以上的商学院和高校讲课经验。

张彦认为,培养出讲师的概率很小,通常只能靠严选。一般而言,成为讲师与工作经历、经验相关,需要有强大的动力和信念作为支撑。不仅是一项脑力工作,当讲课 100 场以后更是一项体力工作,这时候很多讲师就放弃了。

具体到讲师的严选,则基于两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看简历。张彦将讲师分为四大类。第一类是实战派讲师,以华为、阿里、小米、京东、字节等互联网科技公司为主导。第二类是学院派,其中包括清华、北大、人大、浙大等高校的老师。第三类讲师是政府权威派,包括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第四类是江湖各大派,学历相对不高,实战背景缺乏,但具有传承性,其中以国学世家、中药养生世家等领域的老师为主。第二个维度是看师德、师技和师仪,分别对应讲师的价值观、授课效果和个人形象。

在他看来,讲师培养难度大,而要从中挑选名师更多是靠选拔而非培养。「去名师化是伪命题。去名师化的背后是企业培训机构不想被名师绑架,但人群中有榜样,企业中有标杆,讲师中就会有名师。名师是真正经历过市场验证、有干货可以落地、有权威性的人,更多来自选拔而非培养。」

如何实现与讲师建立信任关系,实现双赢?张彦指出,关系和利益是关键。

一方面,黑鲨名师处于上游的师资端和产品端,可以为讲师提供选题策划能力、产品扶持能力、流量变现能力。「我们就做 12 个赛道,每个赛道的内容本身我已经很熟悉了,手上有大量的课件库,当热点还没来临我就可以告诉讲师,哪些内容适合作为 PPT 教材。」

另一方面,长期对客户关系的维系也抬高了竞争壁垒。「我们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已经长达十年,为客户提供课程体系解决方案,一年 12 次的课都由我们来配。双方不仅是客户关系,还是朋友关系,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此外,黑鲨名师会根据讲师后期能否提供训练营、工作坊、轻咨询和重咨询等产品,年流水能否达到 1000 万元以上等标准,再从中签约独家老师,共同孵化公司,打造产品。「独家老师的阅历必须特别丰富,有咨询能力。一个老师的极限是一年 4 个咨询,接的咨询全是上市公司委托,人家给你几百万必须是要出结果的。」目前,黑鲨名师签约的独家老师仅占所有讲师的 5%。

Image

与行业普遍的认知不同,张彦认为,企业培训市场的体量有限,因此定制式不可能做大,只有大规模批量化的通用内容,才能做大。以训练营为例,「训练营通常是三天两夜,19800 元、29800 元和 39800 元。如果一场来十家企业,一共 30 人到 50 人,最多也才一百多万。但培训市场上也有公司,训练营能做到 300 人,一场能达到上千万。」

因此,在赛道的选择上,黑鲨名师聚焦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几大痛点,作为通用主题。

第一,财税的痛点,每家公司都想降低成本,但缺少专业人士;第二,战略解码与执行落地存在痛点;第三,商业模式的痛点;第四,销售的痛点,包括 ToB 大客户销售和 ToC 新媒体销售两个方向;第五,组织人才和运营体系的痛点;第六,股权激励的痛点。「这几个方向都是只要不攻破老板,就很难赚钱,所以我们只做这几个赛道的产品。而且企业的业绩增长是个系统工程和复杂体系,要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每个问题。」

「通用主题、通用内容不管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用,框架不变,只是修改案例而已。万变不离其宗,省去了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的成本就低了。」商业讲师班的八部曲,即逻辑系统的模型,根据模型,讲师能很快将内容生产出来。

黑鲨名师主要服务于高校和商学院,这也决定了其通用性逻辑。因为高校商学院使用通用主题更多,且会反复采购,而培训机构更多采用定制化。「对于培训机构,如果只是中介行为,就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因为你能请到这位讲师,其他机构也能请到,最后会形成价格竞争。因此要采用定制化,深度服务企业。」

「高校和培训机构的逻辑完全不同,培训机构解决的是企业的难题,而高校商学院解决的是中小企业老板的问题。因此教学模式也不一样。总裁班和高校论坛,以演讲为主,因为中小企业老板本身已经身经百战,需要改变的是他们的认知。但内训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特定的问题和员工能力提升的问题,一定要分组研讨。在与培训机构合作中,也需要反复沟通。」

当前,由于企业众多,而商学院和高校数量有限,企培市场中定制化相较标准化覆盖更广。张彦认为,「行业中如果能把定制化的东西标准化,打通商业逻辑,那就很厉害。」

Image

疫情之下,黑鲨名师的业务呈断崖式下降,但由于覆盖领域多、客单价较高,仍取得了漂亮的流水。但张彦也表示,与漂亮的流水相对的,是较低的利润,而这是由公司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公司每年的一个指标就是降低利润率,增加客量。有客量才能跟讲师维持好的关系,实现多赢。前端上课不是关键的利润来源,重点是后续的训练营产品。如果你在前端赚太多,那么这些合作伙伴为什么要跟你合作呢?」

张彦将黑鲨名师的商业模式类比为亚马逊和小米模式。「产品好,利润率不会太高,但量很大。当量足够大的时候,就能掌握大量的数据,了解培训行业中哪些机构做得好,哪些主题很火,后续可以根据数据精准策划。所以黑鲨名师本质上也是一家新媒体服务平台公司,往深了说,还是数据公司。」

「这个商业逻辑一般人不敢这么做。企业家,尤其国内的企业家,不敢采取这种利他的商业模式,担心利他反而不利己。而这套逻辑的背后,在于低成本。一方面,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低;另一方面,讲师都是国内的一线精英,本身对价值和意义的追求超过了工资。」

黑鲨名师的利他性,还体现在疫情期间免费提供转播平台。「很多培训机构都有客户维系的强需求,我们免费为培训机构安排大咖老师做转播,同时机构甚至连黑鲨名师都可以不提,人人都是主办方,无我利他。寻求合作的培训机构,从最初的五六家,增加到上百家。直播平台火了以后,很多大咖老师也找过来,免费为平台背书,因为这上百家机构就是他们的客户,可以进行品牌宣传。」

而在这个过程中,黑鲨名师打造了品牌,也与客户慢慢建立起信任关系。一旦疫情缓和之后,将获得更多线下的合作机会。「好内容会说话,当你内容足够好的时候,其实是不用销售的。」

张彦表示,疫情是一把双刃剑,有的公司业绩下降选择躺平,有的则在疯狂前进,大量吸引人才,进行研发和推广。而黑鲨名师也将在 VUCA(乌卡)时代保持探索,在线上做好布局,包括玩转社群,研发线上训练营,快速迭代直播体验,形成巨大的流量入口。「未来,企培行业将面临洗牌,只有两种机构可以存活下来。一类是平台型的培训公司,另一类是小而美的隐形冠军。其他小机构,要么跟大平台合作,要么走向细分化和专业化。」

Image Image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