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证券诈骗往往许诺投资者较高的收益率,利用投资者投入少量资金短期内就能收到“高额回报”的心理,设下诱饵。但偏偏有不法分子反其道而行之,口口声声说着“让投资者擦亮眼睛”“谨防诈骗”,以帮助投资者“维权”“追回损失”之名,行着诈骗与敲诈之实。

北京银保监局指出,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推出“代理投诉”“代理退保”“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等所谓“代理维权”服务诱骗消费者,名为代理维权,实则牟取非法利益,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正常秩序。一条围绕"代理维权"的灰色产业链已然形成,近年来,在金融行业呈快速增长之势。

“灰产”横行 持牌机构100%被碰瓷

从网络上的维权信息来看,内容可谓大同小异。先给出曝光平台名称,再以投资者的口吻介绍“上当受骗”经历,其中往往包括:平台业务员承诺“高收益零风险”,购买咨询服务后产生大量投资亏损;被拉到股票群缴纳服务费,但亏损越来越多……话术千变万化,但核心字眼总离不开“服务费”、“亏损”和“受骗”。

代维机构往往打着“正义”的旗号,行着“苟且之事”。这些团伙会第一时间提出“维权费是追回资金的30%”,要求投资者签订委托合同,甚至要求投资者手持身份证拍照、拍摄视频等,但这些还只是开始,他们利用收集到的资料,擅自、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信用卡,甚至骚扰、恐吓,继而收取高额的咨询费、手续费,给消费者造成实质性的经济损失。

而与此同时,也让正牌的投资机构深受其害。

近期,某第三方团队梳理了81家投资顾问公司、150家期货公司、140家证券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列举了81个具有维权特征的关键词进行组合,搜索发现,负面文章共涉及364家金融机构,涵盖所研究的机构样本的98.1%,其中投资咨询机构覆盖率100%,81家无一幸免。

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职业维权”团伙反复挑战法律的底线。不仅严重困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影响营商环境,“职业索赔人”滥用投诉举报、信息公开、复议诉讼、监察投诉等权利,还挤占了有限的行政资源和司法资源。

法律重拳出击 维护金融秩序

在网络虚假维权盛行下,一股自上而下的集结力量也逐渐壮大起来。

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出台《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保护平台经济参与者合法权益,打击以“打假”为名的敲诈勒索行为。

2022年3月15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消费者风险提示,并表示维权面临纠纷解决遭阻碍、信息泄露隐患多、经济负担更沉重、征信污点影响大的“四大风险”。

北京银保监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侵害,应根据实际需求,结合自身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

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也形成了反击之势。多家金融机构开始主动建立联防联治、黑名单共享等机制,还有机构拨出一笔专项资金来应对此类案件。

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成立的规范型专业咨询机构,近期也频繁收到客户反馈被“代理维权”机构恶意骚扰,甚至被骗取服务费。在此,国诚投资提醒投资者防范个人信息外泄,切勿轻信谣言或支付任何款项给该等非法维权机构。如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应及时向国诚投资核实。


特此声明

深圳市国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