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买基金,不能只听基金经理说什么,以行业类基金经理为例,有谁会说不看好自己基金所布局的行业,至多会说短期调整是正常的,长期还是看好,但却没人告诉你长期是多长。

今年全球市场,无论是经济面还是政治面,无论内外,目前情形如何,我们自己应有一个大概的看法,总之就是不乐观俄乌冲突、美联储加息、中美关系、国内疫情反复,经济下行、部分行业估值过高等原因我们听的已经够多了,另外热门赛道股“被动抱团”后期是否会引发踩踏行情也值得我们关注

所以理财时风险控制一定要做好,不要盲目乐观,不要总想着抄底,本金没了,则万事休矣。

市场就是这么个市场,它是不会为你改变的,所以改变自己去适应市场吧,除非你远离它,大A就是这样,脊梁挺起来的时候不多见,总是把大部分人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毕竟赚钱的只有少数人。

股市或许真的不适合大多数人。

很多小散妄图用几万块在A股实现财富自由,次次被割,次次又重来,这份锲而不舍又迷之自信的精神用在其他方面不好吗?

人菜瘾还大,再烂的行情也有人能赚钱,但凭什么是你。

当前行情下,对于高风险的权益类基金,普通投资者暂时不要碰,减少操作,下跌幅度大时可以逢低布局;可以配置纯债基金或者风险较权益基金低的偏债混合基金

我的基金配置

截止到2022.9.18,我的基金配置如下图所示:资金配置上,加大了纯债基金与传统能源基金比例。

目前持有五只基金,其中除医疗与纯债基金外,均为混合基金,所以基金持仓股票中还包含部分地产、军工股。

基金收益率为1.55%,收益最好的基金为传统能源类基金,收益最差的基金为医疗类基金。

不要有为什么不只配置收益更高的传统能源基金的疑问:做不到;太极端。

持仓基金除纯债基金外,均有所调整,调整的主要原因为:

当同类型基金中有表现更好的基金时,及时调整,不要对所持基金产生感情,比如更换同类型的半导体基金;

市场中出现更好的机会,比如组合中新增传统能源基金。

在调仓时,基金间可以转换的尽量转换,比如这样:

顺势而为还是逆势而上

在行情比较烂的时候,要么远离它,要么用一部分资金逢大跌逆势布局。

现在买入并持有的唯一理由或许就是逢低布局期待行情翻转时获取更好的收益;当然一部分人是被套之后不忍割肉,只能拿着。

投资时一定要想清楚是要顺势而为还是要逆势而上

顺势而为要求我们顺应市场大势,比如今年的传统能源行业,当市场趋势比较明显,尤其是有政策面加持时,我们不应错过机会。

逆势而上不是让你去投一个夕阳行业,而是买入当前市场趋势不在的某个行业,但后期它一定会涨回来。

因为无法预测市场,有时候我们必须要付出资金的时间成本也即逆势而上的成本,逢低布局很可能要承受一个资金长期收益较低甚至为负的过程,而其他基金此时表现可能很好。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降低资金的时间成本,不要一跌就买,在下跌之初就投入大量资金这样可能等你发现市场遍地机会时,手中已无资金--过早但正确就等于错误,资金也是有时间成本的。

我们不能说自己买的基金跌了继续买入就是逆势而上,这个也是需要根据市场行情来操作的,你要确定你的基金所属行业的未来前景,对于某些基金,直接放弃就行,没事你逆它干嘛

当时我买白酒基金:时间跨度近三年。

就最近几年行情来看,对于基金理财,我感觉持有时间3/5年太长了,尤其是行业类基金,趋势变换太快。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经常听说‘基金止盈不止损’,这也得看你持有的是什么基金,有些基金真的不能‘死拿不放’,即使亏损了

后续基金如何操作

目前来看,没有明显的投资主线,我们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政策,对哪个行业产生什么影响,所以说我们要去适应市场。

(1)医疗类基金

目前医疗类基金还是不建议普通投资者,没入的可以先等等,跌幅很大时可以分批入,但要控制占组合的比重

内部受集采影响较大,虽然已经历多次集采,边际效应理应减弱,市场本应习惯,但目前来看好转迹象不明显。

外部前几天“漂亮国”对cro板块行政命令影响以及年初将药明康德列入‘未经核实名单’,从而带崩医药板块,也可以看出,相关医药股受外部影响也较大

所以说,医疗类基金不能在简单的用以前的投资逻辑去对待,市场趋势也不会突然转向医疗,短期内不会取得好收益,虽说它是“长坡厚雪”,但也要考虑市场行情,毕竟资金的时间成本能少则少。

我虽然持有医疗基金,但持有的基金并非如中欧医疗健康、工银瑞信前沿医疗同类型的基金,并且今年我医疗基金的增量资金并不多,除了几次大跌或者一段时间连续下跌后买入,几乎没动。

以下是2022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当前市场行情,主线不是很明显,虽不与去年一样唯新能源独大,但是行情应该不会突然转到医疗、消费方向上来。

也就是说,组合中配置的医疗类基金短期内收益不会很好,甚至略差,考虑好这一点后再决定是否配置

如果不考虑长期持有,不要碰。

(2)消费类基金

不建议配置。

以下是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受疫情影响大,目前我没有持有消费类基金,有时消费与医疗同涨同跌,所以暂时先配置医疗一个行业。

消费类基金今年应该不会出现2020年那种大涨的行情。

从长期布局角度来看,有一定的配置价值,我们组合中可以在消费板块大跌时分批配置部分消费类混合基金,但是短期内趋势仍不在消费,也就是说短期内收益不会很好,甚至略差,考虑好这一点后再决定是否配置

对于消费类中白酒板块我暂时不会考虑,这一点也需要结合具体的市场行情来分析,要注意,很多消费类基金都重仓白酒股。

(3)中概互联基金

不建议配置。

以下是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最近中概互联表现有所起色,关键是这货近一年跌幅太大了,就算翻起一点点浪花也收效甚微,除非有大势加持。

如果不在意以下三点,可以作为组合中的一部分,逢大跌买入:

中概互联行业比较容易受到政策(比如反垄断)及国与国关系(比如漂亮国的所作所为)影响,波动较大;

操作不方便,无法实时查看基金估值,资金赎回到账时间慢。

基金数量少,可比性、可选性较低

(4)新能源基金

目前赛道拥挤,被动报团,后期是否会引发踩踏行情值得关注,我已卖出。

以下是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今年来回调很大,去年的冠军基金前海开源公用事业股票今年来收益为-18.50%,又让追高者感到了冬日的凛冽。

新能源行业前两年涨幅较大,相关公司估值也存在明显透支,虽然今年来有一定调整,但仍不便宜

我们知道新能源发展前景好,但操作时也不能盲目追高,建议谨慎操作,还会调整,有一定的风险,花无百日红。

还有就是就算是要调整,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资金不可能一下子涌入传统的蓝筹股(消费、医疗等)。

(5)半导体基金

波动太大,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不建议入手。

我目前持有以半导体为主,军工为辅的混合基金。

以下是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波动比较大,目前有配置价值。

很多伙伴在半导体基金上是没怎么赚钱的,主要是上涨周期太短,还没止盈就跌下来了,凑了个热闹,对于行业类基金要适时止盈。

(6)银行类、券商类基金

不建议配置。

以下是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对于银行类行业基金,其实我是一直不建议配置的,比如持仓以四大行为主的,虽然估值总是很低,但长期业绩也就那样。如果配置,持有几只龙头类商业银行股的混合基金还是可以持有的。

券商类基金同样如此。

(7)军工类基金

可以考虑包含军工股的混合类基金。

以下是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波动性不低于半导体,目前看军工行业业绩还是很不错的,但容易受到政策、环境影响,波动较大风险承受能力低的基民不要盲目配置

(8)顺周期行业(传统能源、金属、化工等)基金

今年来,煤炭石油相关的传统能源基金可以说是表现最好的了,我目前持有

目前涨幅很大,勿追高,想入的话:不建议买煤炭类指数基金或行业类基金,波动太大,可以在大跌时入手相关的混合类基金。

以下是年初发的【2022年基金投资布局】文章中观点:

建议选择混合基金,均衡配置,不要买单一类行业基金,目前来看,我还会继续持有。

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但市场先生经常闹脾气,所以不要一成不变,要学着应对市场。

@东方财富创作中心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相关证券:
  • 万家宏观择时多策略混合(519212)
  • 安信平衡增利混合A(012250)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