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债市扭转国庆节前的颓势,在资金面好转,叠加国庆高频数据不佳以及央媒强调“动态清零”方针不动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长端收益率显著下行,10年国债活跃券累计下行近6bp,10年国开活跃券累计下行8bp。

二、 当周市场回顾与下周市场展望

本周主要影响债市的事件如下:

1、央行表示,坚持改革开放和互利共赢,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人民币支付、投融资、储备及计价四大货币功能显著提升。央行将继续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主要从四大方向推进:一是继续做好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市场培育,加强本外币协同,便利市场主体在对外贸易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二是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流动性;三是继续稳步推进央行间双边本币互换和本币结算合作;四是继续完善离岸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

2、中国9月金融数据重磅发布,M2、社融、新增贷款增速均超预期。央行发布数据显示,中国9月M2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40.6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专家指出,9月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增长既有政策推动的外生因素,也有经济运行动能逐步修复的内在原因。当前时间窗口也要求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货币政策可以考虑进一步引导LPR下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

3、商务部公布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39375.6亿元,同比增长20.4%。服务出口增幅大于进口5.2个百分点,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29.5%至1210.8亿元。8月当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437.9亿元,同比增长17.6%。

4、美联储9月会议纪要显示,官员们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维持限制性政策;美联储官员赞成近期采取限制性利率;几名与会者认为需要校准美联储紧缩政策来缓解风险;与会者认为,在评估政策调整的累积效应的同时,在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步伐将是合适的。美联储很可能在11月和12月的会议上分别加息75个基点和50个基点。市场参与者普遍预计,12月后加息的步伐将进一步放缓,2023年上半年基金利率将达到峰值。

5、“金九银十”重大项目开工忙。基建通大数据统计显示,9月有超1.5万亿元基建项目密集开工,包括多个总投资30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业内人士认为,基建投资进一步发力,四季度基建将进入新一轮投资、施工共振走强的阶段,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6、国家统计局10月14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3.1%;食品价格上涨8.8%,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4.3%,服务价格上涨0.5%。1-9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2.0%。

7、中国9月财新服务业PMI为49.3,为6月以来首次落至荣枯线以下。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下降1.4个百分点至48.1。两大行业PMI回落,拖累财新中国综合PMI放缓4.5个百分点至48.5,为6月以来首次降至收缩区间。

8、抵押补充贷款余额时隔逾两年首次出现净增长。9月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抵押补充贷款1082亿元,为2020年2月以来首次出现净增长,期末抵押补充贷款余额为26481亿元。

下周市场展望:

虽然社融数据有所回暖,尤其是企业中长期信贷好于往年同期水平,但这次金融数据的背后存在政府性基金的推动,信贷增长的持续性仍待观察。另一方面,居民消费需求仍疲软,加杠杆意愿不足,与地产销售数据相互印证。

此外,出口数据罕见地未按时公布,或说明外需这一前期支撑因素出现了拐点。出口走弱的宏观逻辑有两方面:一是疫情影响在减弱,供需错位持续缓解,国内出口总体应该是趋向于稳定状态的,即从疫情期间的非常态高增长回归至疫情前的增速水平。其二是美联储仍在快节奏地收紧,外需显著受损,后续将继续体现在出口层面。微观方面,CCFI的欧美指数从7月下旬以来的反季节性下跌也多少印证了上述宏观逻辑。

短期来看,市场定价因素复杂且尚未有明显的重心倾向,虽然信贷数据有边际改善,但市场也并未成为“惊弓之鸟”。考虑到资金中枢难以重回前低,债市边际上的利好也就相对有限,仍可关注波动出来的机会,尤其是利率冲高后的机会。短期继续以震荡思路应对,本周等待二十大及经济数据等更多信号。

风险提示:本材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产品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

相关证券:
  • 英大现金宝货币A(000912)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