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行业正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呈现出竞争加剧、传统产能过剩的特点。新能源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汽车行业的结构性发展机遇,行业正在发生新旧动能的切换,预计新能源汽车中长期将维持较高的增速。欢迎关注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场内简称:智能汽车50ETF,代码:516590)的投资机遇。

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基本信息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6/13

1. 十余年深度技术积累,比亚迪成长进阶之路

2022年4月,比亚迪发布公告宣布停止燃油汽车的生产,成为全球第一家正式宣布停止生产燃油车的车企,未来在汽车板块的布局将专注于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业务。

2022年6月13日,比亚迪股价盘中突破358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超万亿。比亚迪股价的上涨得益于其新能源车销量的持续扩张。

2021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60万辆,同比增长218%。今年以来,受各地疫情影响,全国新能源车销量出现大幅波动,而比亚迪旗下新能源车销量从3月至5月连续三个月超过10万辆,远远领先国内其它车企。

比亚迪和全国新能源车销量

资料来源:Wind,2022/6/13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以传统铬镍电池起家,2003年正式进军汽车行业,2005年发布第一台汽车比亚迪F3。

2008年,比亚迪推出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F3DM,2009年推出首款纯电型汽车——比亚迪E6,2010 年发布首款SUV——比亚迪S6,2012年推出搭载DM2.0动力总成的比亚迪秦。

2014 年,比亚迪开启542战略,从性能、安全、油耗三方面重新定义汽车标准,2018 年推出DM3.0和纯电e平台解决方案,2020年推出爆款高端旗舰轿车“汉”,同时推出了新一代磷酸铁锂刀片电池,2021年推出混动平台DM4.0替代燃油车市场。

经过近十余年的技术积累,比亚迪不断巩固在整车生产、电池研发、产业链上下游等方面的优势,目前形成了以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等和二次充电电池为主的三大业务体系,2021年这三项业务营业收入的占比分别为52.0%、40.0%和7.6%。

比亚迪2021年营业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Wind,2022/6/13

比亚迪在核心部件研发、产品设计和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协作等方面不断积累,这些方向的重要布局成就了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成长。

2. 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实现垂直一体化布局

不同于其它新能源车企的核心零部件依赖外部供应,比亚迪依靠其在电池和电控的深度研发和积累,实现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可控。

2016年以前,新能源车主要应用于商用车领域,电池则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比亚迪凭借在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积累,在电池装机量上领跑全国。


比亚迪电池业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6年开始,新能源车大规模进入乘用车市场,三元锂电池的需求随着乘用车市场的发展而快速增长。


相比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更高,但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方面表现较差。续航更强的三元锂电池逐渐成为主流技术,宁德时代依靠三元锂电池的大规模外供,在2017年超越比亚迪成为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的龙头企业。

比亚迪积极面对电池市场的变化,一方面调整电池技术方向,2017年将三元锂电池运用于全系车型;另一方面改变电池业务自产自销的思路,逐步扩展外销业务。

同时,比亚迪并没有完全放弃磷酸铁锂电池,在2020年推出新一代磷酸铁锂刀片电池,通过叠片技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和电池空间利用率,续航里程达到了普通三元锂电池的水平,同时拥有更高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

在电控平台方面,比亚迪在2018年发布纯电解决方案e平台以及DM3.0混合动力平台,有效整合新能源汽车的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等,提升了能源转换效率。2020年,比亚迪推出DM4.0混合动力平台,不断优化系统连接和效率转化。

3. 技术和设计双轮驱动,“汉”系列呈现爆款销量

除了在技术层面的研发和积累,比亚迪近年来不断注重设计理念和产品布局,通过更年轻化的、个性化的设计语言迎合新一代消费者。

2016年,比亚迪聘请原奥迪设计总监担任全球设计总监,2018年引入原法拉利全球外观设计负责人担任全球外饰设计总监,2019年引入前奔驰高级内饰设计师担任全球内饰设计总监并成立比亚迪全球设计中心。


比亚迪设计的“龙颜”造型应用于唐、宋、汉等车型上,并且不断改进优化;而“海洋美学”外观则运用于海豹、海豚等车型上。

在产品布局方面,比亚迪形成覆盖大众市场的王朝和海洋产品矩阵,以及覆盖高端豪华市场的腾势和全新高端品牌产品矩阵。其中,以汉、唐、宋、秦为主的王朝系列注重技术引领和性能体验,持续更新换代,涵盖5万元至30万元的市场区间。


2020年,“汉”系列搭载全新刀片电池,在续航、舒适性等方面更加均衡,配合本土化设计,一上市就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追捧,在上市后的几个月内单月销量突破1万辆,2021年H2以来月销量稳定于1万辆左右。

4. 产业链全面布局,上下游协同效应

比亚迪在新能源产业链全面布局,实现上下游协同发展,产业链自主可控。在电池上游方面,比亚迪参与磷矿、锂矿开采和生产企业的定增与合作,为其电池业务提供供应保障,同时构筑成本优势,减少上游资源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

在三电(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方面,比亚迪是国内唯一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新能源车企,三电零部件以自主生产为主,旗下比亚迪电子、弗迪系以及比亚迪半导体等公司为比亚迪车用零部件的研发、创新和生产提供支持。

在智能驾驶方面,比亚迪打造DiLink智能网联系统,形成D++开放生态,吸引自动驾驶开发者的加入,同时与百度Apollo平台合作,实现智能驾驶软件平台和汽车硬件开放平台的强强联合。

5. 电动化趋势加快自主品牌崛起

2015年,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和财政支持相关政策,标志着汽车行业电动化趋势的形成。


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经历了2015年至2018年的政策推动期、2019年的补贴退坡期以及2020年之后的高质量发展期。目前,行业处于渗透率持续提升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根据国信证券的研报,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37万辆,渗透率约为5.4%;2021年1月至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54万辆,渗透率达到16.4%。

随着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游成本下降以及技术的持续升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持续上行。预计2022年有望达到500万辆,渗透率达到21%。


2015年-2021年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数据来源:中汽协,国信证券,2022/6/13

汽车行业的电动化趋势带动自主品牌加速崛起,竞争格局不断重塑,自主品牌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中国本土自主品牌凭借完备的三电产业供应链、灵活响应的车企管理机制以及工程师红利,在乘用车市场的份额不断扩大。

2021年以来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走高

数据来源:Wind,国信证券,2022/6/13

在技术方面,自主品牌厂商加大对三电系统的布局力度,实现核心供应链自主可控。在电动车时代,电动车的三电系统取代了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的产业链,国内的三电系统产业链技术更成熟、厂商实力更强。

2020年中国新能源电机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EVTank,国信证券,2022/6/13

在市场方面,自主品牌通过对于本土市场的理解实现用户的精准定位,通过本土化研发实现技术的快速迭代。一方面,自主品牌抓住本土细分市场的差异化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布局和品牌营销,成为15至25万区间市场的重要玩家。

另一方面,我国自主品牌在研发层面不断形成技术储备,加快产品迭代速度,形成“市场-技术-市场”的正向循环,在续航里程、电机功率、百公里加速等硬性指标上不断赶超国外车企。

6. 智能化布局拓宽车企商业模式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行业加速向整车智能化、网联化趋势迈进,通过功能性软件和服务性软件实现变现,拓展新的商业模式。

在功能性软件方面,以自动驾驶为主的功能性软件与用户用车体验直接相关,各家厂商加大对于功能性软件的开发,通过差异化技术促进销量的提升。

在服务性软件方面,车企致力于打造开放平台和智能座舱,为用户提供实时路况、卡拉OK、流媒体等功能,通过渠道实现变现。

新能源汽车作为智能终端打造开放平台,软件变现的空间取决于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汽车销量和市占率的提升能提高未来渠道端的变现水平。

我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具有本土化优势,基于自主品牌汽车保有量的快速提升,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平台服务等方面将迎来新的增长点。欢迎关注易方达中证智能电动汽车ETF(场内简称:智能汽车50ETF,代码:516590)。

来源:易方达指数通$智能汽车50ETF(SH516590)$$宁德时代(SZ300750)$$比亚迪(SZ002594)$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