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基金正在发行,拟任基金经理是李栋梁。

对于李栋梁的资历,该基金反复强调“19年”。

该基金的宣传页上写到,李栋梁“在管华宝宝康债19年均正收益”、“19年债基老将管理”。

这样的术语,很容易令人联想到李栋梁管了华宝宝康债19年。

但鸟叔仔细查了一下,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19年”到底啥意思?

华宝宝康债成立于2003年,至今确实有19年了。

然鹅,李栋梁2010年10月才加盟的华宝基金,2011年6月开始担任华宝宝康债的基金经理,至今只有11年而已。

换句话说,华宝宝康债19年均正收益,并非只是李栋梁的功劳,还有前人栽树。

那么,“在管华宝宝康债19年均正收益”,这句话就有点误导性了。

另外,正在发行的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基,华宝基金对其的表述是“固收+”。

根据基金合同,本基金投资于债券资产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股票、可转换债券和可交换债券的比例合计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

基民常常把“固收+”挂在嘴边,仿佛买债多、买股少的基金,就是“固收+”。

民间乱说,无所谓。但对于专业机构,措辞就该严谨一些。

股票≤20%,债券≥80%,是不是就是通常所认为的“固收+”?

并不是!!!

2022年8月16日,中国证券报发布了一篇文章《“固收+”收窗口指导!界定含权比例,拒绝不当宣传推广》。文章指出:

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公司收到的监管窗口指导指出,目前,在申报“固收+”新产品时,权益投资比例须在10%至30%。

“这次的窗口指导明确规定了这类产品的权益投资比例。只有权益投资比例在10%-30%的产品才能叫‘固收+’,且这一规定未来会在合同中明确列出来。除此之外的其他产品均不能以‘固收+’的名义进行宣传。”该公募人士说。

再来看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基,投资于股票的比例合计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貌似是在30%的上限之内,那么,是否可以定义为“固收+”?

并不能!!!

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基的股票仓位,落在0-20%的区间,而“固收+”的定义是10%-30%。

二者之间,有很大部分是不重合的。

因此,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基自称“固收+”,是错误的。

那么,不叫“固收+”,叫什么?

监管层早就替它想好了,叫“二级债基”!

二级债基是指,债券仓位不低于80%,股票可通过新股申购、转债转股、二级市场购买等方式参与,但仓位不超过20%的债券型基金。

对照一下,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基,是不是更应该叫“二级债基”?

别不信,看看人家汇丰晋信是如何宣传的。

2022年12月12日起发行的汇丰晋信慧嘉债券型基金,投资范围跟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券基金一样——投资于债券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投资于股票、可交换债券、可转换债券等权益类资产比例不超过基金资产的20%。

汇丰晋信明明白白地写着,这是一只二级债基,而不是“固收+”!!

如此简单的常识,竟然给弄混淆了。

看来,华宝基金真该补补课了。

从八卦到选基,从毒舌到诊基——关注鸟叔,包你投基不迷路!

$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券A(OTCFUND|016806)$$华宝安融六个月持有期债券C(OTCFUND|016807)$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