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调研团#

上周参加了天天基金组织的$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混合(OTCFUND|003413)$ 基金经理何琦关于港股投资机会的研讨会,借此机会,也梳理一下我对港股基金的看法。

港股基金分析

2022年恒生指数下跌15.4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跌27.19%,可以说是跌跌不休。

其实港股的本轮下跌始于2021年,由2021年2月的31183.36点到2022年10月31日14597.31点,最大回撤达53.19%。

当一项仍有价值的资产极度低估时,投资它的回报将会更加可观,虽然一定时期内你的收益较低甚至可能为负,我们在尽量降低资金的时间成本后是可以逢大跌分批布局的。

这两年港股连续下跌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点:

国内互联网平台严监管政策、教育行业“双减”政策,房地产景气下行。

中美关系走势。

中概股审计底稿问题引发的市场对中概股退市担忧

美联储加息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

疫情导致经济不及预期。

俄乌冲突对投资者风险偏好也有一定影响。

始于去年11月的港股反弹,很大原因也是由于上述扰动因素有所改善,比如去年开始的互联网平台相关政策趋于利好、房地产‘三支箭’政策、疫情优化政策、美联储加息节奏预期放缓等。

相较于2022年市场普跌,可选投资范围较少,我认为可以对2023年的投资相对乐观一些,很多行业都有机会,至于这些行业是否可以持续全年还是各行业结构性领涨,我更偏向于后者

总的来说,今年行情优于去年,机会大于风险,可以乐观,但不要盲目乐观,还需做好资产配置抓住趋势所在行业。

港股基金可以作为组合中的一部分,我已配置。

注意:作为离岸市场,港股市场更易受外部因素影响,波动比较大,对于前期上涨幅度较大的基金,不宜盲目追高,期间一定会有波动,可以逢低布局;收益高者,可以落袋为安。

华泰柏瑞新经济沪港深混合基金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只港股基金。

(1)基金经理

在选择基金经理时我们可以查看该基金经理的业绩,比如同经理管理的其他基金表现;

有无频繁更换经理(有些基金公司会拿一些烂基金给新人练手);像天天基金网站也会给经理评分,可以参考。

何琦,华泰柏瑞量化与海外投资部基金经理,拥有超13年金融从业经历,近六年投资经验,作为专研港股、坚定左侧布局的百亿基金经理,港股投资经验比较丰富,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其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为122.61亿元。

(2)基金持仓

基金持仓以房地产、计算机、非银金融(证券、保险)为主,相对均衡。

对于金融板块,我在今年的基金布局文章中写过:

对于银行类行业基金,其实我是一直不建议配置的,比如持仓以四大行为主的,虽然估值总是很低,但长期业绩也就那样,但一些优秀商业银行股可以配置

如果A股能迎来复苏行情的话,券商行业还是值得配置的,毕竟疫情优化政策下,投资者对经济复苏预期以及市场风险偏好都有所增加,并且券商行业估值也不高。

前期跌幅较大的保险行业也有一定的配置价值。

今年金融类混合基金还是可以持有的。

对于房地产行业基金,我暂时不会配置,但是持有几只表现较好的房地产混合基金还是可以考虑的:

目前对于地产支持政策力度很大,出台的“三支箭”政策分别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渠道给与融资支持。

当前存在的问题是投资者对地产行业是否具有信心、还敢不敢把资金投向地产行业,我觉得有些难度,可以考虑与房地产有关的产业链(如上游的水泥建材等、下游的家具家电等)。

(3)基金业绩

我们在选择基金时可以参考该基金最近几年的业绩,不要唯业绩论。

与同类型基金比较的优势(有时要考虑基金的持股仓位,比如两只同类型基金,一只股票占比比另一只高,业绩好一些是正常的,风险也相对高一些),是否跑赢沪深指数

前期港股基金涨幅巨大,因此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这也导致了相关基金短期内业绩产生了一定的回调。我说过港股波动比较大,入手机会一定是会有的,不要追高,如果觉得基金适合自己,可以逢低布局。

基金理财并不要求我们买到业绩最好的基金,在同类型基金中表现中上即可。

(4)基金规模

截止到2022年四季度,基金规模1.44亿元,清盘风险很小,比较利于投资操作,基金规模过大,比如超过百亿,操作上就没那么方便了,也很考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

基金规模小于1亿元的尽量不选,流动性差,会面临大额赎回或清盘风险(若基金分为A类、C类,则规模为A类与C类之和);若基金持有期少于一年,建议购买C类的,持有一年以上,购买A类,这个时间可以根据A类C类的成本计算出来。

比较认同何琦经理对于当前港股市场的观点的:

从宏观经济来说,目前经济复苏非常明确,和经济复苏相关的板块也有一波上涨,但今年V型反转的可能性或许不大,也就是说市场不太可能一口气从年头涨到年尾,因为国家是希望高质量发展的,不太会出现2017年那样的大放水,在弱复苏的逻辑下更多的可能还是震荡上行。加上海外通胀高位,内外可能都构不成直接牛市的条件,但是中国人的韧性是很强的,随着疫情影响越来越小,中国处于上行阶段,纵向比较是远远好于海外的,现在整个周期已经变了,虽然市场会有波动,但向上方向或基本已经明确,未来两到三年我们或许可以转变思维,变得乐观积极,有信心。

会议精华摘要

Q1:请问何总接下来关注港股的哪些板块?

A:整个港股从去年10月份的低点反弹到现在,我觉得行情可能已经进行过半了,但因为外资目前还是在不断流入的,未来两三个月资金流可能不用担心,指数表现也仍然值得期待。再往后看的话,关注两会。如果国家不出台刺激性政策,市场持续弱复苏的话,可能小盘股会涨得比大盘股更好;如果想通过刺激性政策进行一个强复苏(比如大幅刺激地产、发放消费券),那我觉得可能大盘股会比小盘股涨得好。但目前来看第二种可能性比较小。

总的来说两会之后可能市场行情会分化,而分化后,就是要真正寻找到有的股票。A股投资者对股票的位置更为看重,很多股票跌了几年了,可能大家对业绩的容忍度会比较高。但对港股来说,外资对公司的业绩相比A股投资者来说更为看重,你业绩不好,就是不买,所以这可能是两个市场投资者的一个本质区别。

港股我把它分成四大板块:周期、金融地产、消费(可选、必选和医药)、TMT科技。其实我个人认为港股还是更应该关注A股所没有的标的,这样才能体现出港股的意义(如果AH股都有的话,我是建议买A股的,因为A股的流动性更好,虽然估值贵,但估值贵并不是不涨的理由)。包括软件公司(体量质地优于A股)、垂直领域的巨头、优质国央企(地产公司、金融公司,还有周期类高分红的煤炭公司、运营商),其实我觉得后面很多或会慢慢走出来的,有些公司可能目前反弹的比较弱,因为它之前没有怎么跌过,但等真正开始看业绩的时候,基本面好的公司大概率还是会起来。还是要关注业绩好的方向,比如分红比较高的板块,可能在港股短期业绩角度上来说可能会走出来,而那些纯类的行情性股票只是纸上谈兵的,或者昙花一现的,这些股票可能就会不涨,甚至可能出现回落。

Q2:港股预计短线要回调多久?

A:两会后或者是年报数据出来后,3、4月份其实市场会进入一个临界点,当外资差不多流入后市场大概率就开始真正分化。但A股不同,A股可能容忍度比较高,但外资对业绩容忍度不一定会很高,这点上我觉得还是要大家注意一下风险。但是到二季度的时候,可能就可以开始期待一下,因为虽然可能现在定义为弱复苏,但实际上如果大家预期降低的话,说不定可能还会超预期。所以我觉得在年报前后还是应该要谨慎一下,年报之后再进行积极配置可能胜率会更高一点。

Q3:对互联网平台公司怎么看?还有投资机会吗?

A:平台公司就是前面说的那些巨头平台,为什么我前面强调垂直领域的公司可能会表现更好一点?就是因为平台公司因反垄断已经对它们的成长性有一个比较大的影响这个体现在它们现在跟整个中国GDP的关联度是非常高的。加上反垄断他们不能进行无序扩张,所以整个平台回到一个比较合理的估值的时候,其实后面估值提升的空间不大了,但是它们可以靠盈利增长。比如每年增长10%到20%,其实对有些游戏公司可能是问题不大的,就类似于电信运营商可能在用户数量见顶之后,虽然还赚很多钱,但整个增速可能不如以前了,估值就给不高。

但是垂直领域上很多平台,比如说“自主可控”的公司、做SAP替代的公司其实我觉得后面可能会走出来的,政策上也是非常支持。还有我们能自主控制的周期类公司,比如煤炭钢铁,而且我们也可以慢慢走出去。

Q4:港股这波涨幅较大,接下来港股地产和物业您怎么看?

A:外资一般更喜欢中国的白酒板块,这是其他市场没有的,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从报表能呈现出来是非常好的,这些就是外资会率先买的。这也是为什么10月份以来白酒涨得也比较好,其实跟恒生科技流入逻辑是一样的。

其实地产金融也是一样,金融尤其是保险涨得非常好,因为保险跌了两三年了,现在是一个基本面的变化,它的负债端其经过两三年洗礼之后,走势拐点可能已经出来了。而地产经过政策不断优化之后,支柱性行业低位得到国家不断强调。我知道网上有些观点从宏观角度比如库存高,人口下降认为地产不行了,但我个人觉得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行业能够替代掉地产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历史上它占整个中国GDP有25%到30%,为整个中国带来了过去20年的发展(wind,截至20221230)。在没有一个超大型行业能够取代它的时候,它会作为支柱型行业。当然30年20倍的盛况大概率不会再存在了,但地产作为一个老百姓改善生活、消费升级还会永远的存在的。

可以看到上海在2022年3、4月份疫情管控刚放松的时候房价是涨比较多的,因为大家觉得疫情时候老破小住的很难受,想要改善,其实这个时候并不是一个投资的角度,只是希望能改善一下。以后的房子可能也是这样子的,尤其那些人口流入的城市,房价可能也会涨,只是涨速会慢一点,会跟着GDP涨。就像国金中心的一线奢侈品品牌时常排队,这是人性的需求,随着年龄和收入的增长,可能会想要买个更好的房子。只是以前大家买房是冲着投资属性,未来或就是消费属性。

我认为房地产股票未来或许就可以当成消费股,未来有望还是会蓬勃发展的(消费股的估值市场都给的很高)。地产大概率会有很大分化:

从公司角度来说:而那些民营地产行情结束后,会进行一个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而这个修复可能是需要漫长的时间,对我来说就不会再买了。那些优质、能够加杠杆的优秀国央企地产公司,其实后面大概率会慢慢走出来的,机会是非常大的,类似于2018年的煤炭,当时煤炭跌的也很惨,大家觉得煤炭不符合ESG,都去搞风光储能了,但实际上后面那三年煤炭的涨幅也是有目共睹的。

从宏观角度来说: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房价分化是一个比较确定的过程,比如美国纽约的房价不断创新高,而凤凰城一直在创新低。其实我认为“房住不炒”是很正确的一个政策,如果大家都把钱作投机,那谁去做真正的事情?当然信心是需要时间去修复的。我们现在更应该去解决高质量发展,像德国、日本一样在制造业上有大的突破,我们应该响应国家的政策,让钱去到真正该支持的地方,让中国企业走出去,用我们的产品代替国外的产品。所以我认为万物皆周期啊,没有什么是不会涨的,也没有什么是永远会涨。然后物业其实我觉得算地产后周期了,最近涨得好的也都是国企的物业,实际上跟地产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投资的话,应该是地产优先,物业滞后。

Q5:恒生科技后市怎么看?

A:恒生科技中那些大的平台公司这波估值扩张可能已经差不多了,因为业绩并没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估值从历史底部已经扩张蛮多了,后面就电信运营商化了,用户和流量差不多见顶了,后面再进行变现,成长度就比较慢,当然了现在国家很鼓励出海,能出海的公司可能市场会愿意给高估值,但出海的体量或也不会很大,相对于整个收入上来说是慢慢来的,所以可能需要两三年之后才会大幅提高比例。那个时候可能市场才会给相应的估值,否则在目前这个阶段还是要靠盈利EPS提升。但是没有关系,就是如果当经济变好了,那些就作为一个锚,或能够撑住现在市场这个位置,然后那些垂直领域的巨头可能继续慢慢走出来,其实就可能会给整个指数带来比较好的变化。

恒生科技未来两年要回到2021年年初11000点的水平,我觉得可能性是很小的,当年流动性的水平是作为很好支撑的,当年美国还是零利率,现在美国已经是四个点的利率了,再把它倒算成它的PE估值,从估值上不可能回到过去,业绩上暂时可能也不会回去。所以对我们投资来说,行情结束之后,就要努力更多的去寻找一些有的行情,需要及时的有应对策略。

Q6:对黄金板块怎么看?

A:如果美国通胀一直高企,加息完了通胀也下不去,肯定会进入滞胀状态,滞胀状态时黄是较好的投资品种。布林顿森林体系破灭之后,黄金涨幅是非常巨大的,就是因为世界处于一个滞胀状态。

 

我们要用资产配置的观念来理财,在进行风险投资之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资产配置,不要一味地追求高收益而忽略了风险。

你永远不知道市场何时会送给你一只‘黑天鹅’。

@天天精华君

#成长VS价值?节后行情你更看好谁?#

#外资微量流出,A股调整或已结束#

@天天基金创作者中心

$华泰柏瑞亚洲领导企业混合(OTCFUND|460010)$

$华泰柏瑞港股通时代机遇混合A(OTCFUND|011355)$

作者:蚂蚁不吃土(转载请获本人授权,文章中列举的具体基金只是举例需要,并非推荐;本文亦非投资建议,不作为基金买卖依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