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身处新起点,奇富科技面临的一大课题在于,如何以金融机构和用户为圆心,在价值生态重构中描绘增长半径,推动实现更具广度、深度的普惠金融发展,为共同富裕目标增量赋能

文|吴霏

编辑|张静


历经市场重塑、平台整改后的金融科技行业,正加速回源科技服务金融之本位。


近日,信贷科技服务平台360数科宣布公司品牌更名为奇富科技,并表示将全面聚焦金融科技战略,助力金融机构实现数字化转型。


“用先进科技,为社会创造财富。”这是奇富科技品牌的核心要义。在该公司内部人士看来,“奇”代表着科技探索、创新实践,这是企业的进步动力,永葆进取之心;而“富”则代表通过提供丰富、高效的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满足用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帮助用户实现共同富裕。


这亦与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契合。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作为金融机构与用户之间的“连接器”,360金融自2018年6月踏上独立运营之路,后升级为360数科,再到如今的奇富科技……虽然站在新起点,但这家科技公司初心未变:始终以科技之力赋能生态伙伴,让更多人享受到安全便捷的金融科技服务。


显然,此次更名对奇富科技而言,其所蕴含的意义远不仅仅是重申独立实体之定位,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将通过全面聚焦金融科技,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推动普惠金融提质增效,最终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强大动能。


市场关注,在数字化转型的漫漫征途中,奇富科技将如何寻找更优解?其又如何在回归科技本源与服务实体经济之间,重构价值生态圈?


回源科技,谋定新局再出发


回溯行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全面聚焦金融科技,这既是金融科技公司合规发展的必然路径,亦是数字化时代的制胜关键。


“虽然公司的名字源自360,但双方在业务定位上截然不同且相互独立。360主打数字安全,而奇富科技则深耕金融科技服务市场。更名后,可以更加突出公司自主发展金融科技战略的决心。”奇富科技CEO吴海生强调。


公开资料显示,360集团旗下360金融集团成立于2016年7月,后者于2018年6月正式独立运营。自成立之初,360金融便将自身定位于连接用户与金融合作伙伴的科技平台,通过深耕市场与持续探索,其逐步建立起差异化发展优势。


为了强化科技属性和长期战略定位,2020年8月,“360金融”品牌正式升级为“360数科”。


而此次“360数科”升维至“奇富科技”,一方面可以看到,奇富科技已交出一份关于科技的“硬核”成绩单,正力争抢占技术制高点;另一方面,作为金融行业的科技赋能者,奇富科技始终坚持合规发展,并凭借高质效服务得到了用户与合作伙伴的认可。


奇富科技相关负责人直言,经过多年沉淀,奇富科技以自身强大安全生态为依托,完成了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方面的专业积累。目前,已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建立广泛合作,针对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其完成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


数据更能洞见价值。据悉,奇富科技推出的智能营销平台Glaucus,可实现核心用户获取能力提升40%、优质客群提升20%、获客效率优化30%;智能运营平台则可实现运营人效提升6倍,放款额提升20%;智能风控平台Argus通过20万+数据维度、400+机器学习模型等,实现用户整体信用成本降低20%,风控核心指标新客入逾率小于3.1%,首期30天逾期率小于0.25%。


以奇富科技与某消费金融公司的合作为例,前者从获客、风控和系统建设等方面为后者赋能,最终帮助该消金公司精准匹配目标客群,并搭建起贷前审核、贷中经营、贷后管理搭建业务系统。在系统上线后的36个月里,奇富科技帮助该消金公司产品累计放款240亿元,累计获取借款用户达370余万。


如果说科技上的硬核实力是奇富科技打动金融机构的关键,那合规发展便是双方合作达成的必须项。有银行业人士曾指出,缺少合规经营理念的科技公司,正如无源之水,难以企及金融机构的合作门槛。


近年来,互联网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持续推进。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业务不断规范。未来,金融管理部门将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


财报显示,奇富科技已于2022年基本完成整改工作。进入常态化监管阶段,业内人士认为,奇富科技选择全面聚焦金融科技,不仅符合合规发展大势,亦是推动自身价值跃升的核心。


这一点,资本市场已给出答案。2022年11月29日,360数科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50.03港元。更早前的2018年12月14日,360数科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发行价为16.5美元。至此,奇富科技成为首家完成两地上市的信贷科技平台。


价值重构,穿越生命周期


身处新起点,奇富科技面临的一大课题在于,如何以金融机构和用户为圆心,在价值生态重构中描绘增长半径,推动实现更具广度、深度的普惠金融发展,为共同富裕目标增量赋能。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赋能金融机构并非易事,机构的不同特性必然需要差异化服务与之匹配。相应的,这对金融科技公司的人员、资金投入等提出较高要求。


对金融科技公司而言,只有躬身入局、精准施策,且需做到“风物长宜放眼量”,聚焦长远发展,才能在价值创造之路上越走越远。


这一点,奇富科技有着深入探索:通过推动金融机构完成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助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普惠个体,最终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贡献自身力量。


当前,4800万户全国小微企业和超过一亿户的个体工商户,构成中国经济韧性、就业韧性的重要支撑。但另一面,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卡在其发展之路上的“拦路虎”。


尤其近年来受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问题凸显需求密集、单点频发的趋势。为了满足这些群体的融资需求,奇富科技根据不同行业且具有独特周期特征的情况,通过提供适配的额度、定价、期限的产品,提升申请便利性,为小微群体纾困解难。


家住毫州的赵明,偶然得知并参与了一场加盟餐饮店的创业培训。经过为期八天的培训,应加盟总店要求,赵明只身来到陌生的城市合肥,踏上创业之路。与不少初创企业主相同,赵明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装修成本超支,导致开业所需资金超出预期。面对流动资金紧缺,赵明无奈选择暂停开业。


正当赵明为筹措资金犯难,奇富科技业务员敏锐发现了他的需求,经过便捷的申请流程,赵明最终得到某银行13万元的授信额度,解了燃眉之急,餐饮店顺利开业。




这仅是奇数科技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奇数科技一方面持续打磨产品,以额度上探的方式深挖更优质的小微客群,产品放款上限已达100万元;另一方面,接连启动多轮“小微助力计划”,联合金融机构向农贸市场、建材市场、批发零售等小微集群定向输送专项支持资金,为多方赋能。


“小企业是大民生的缩影,也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细胞。”奇富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借助AI和云计算科技,实现了助力普惠金融、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愿景,让金融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更平等、更有效率地创造社会价值,驱动行业服务实体经济。


业内人士认为,包括奇富科技在内的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推动普惠金融不断扩面、赋能、下沉,将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能够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同时,通过科技助力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这是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始于安全,恒于科技。”与奇富科技初心相伴的,是一个持续扩容的价值生态圈(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奇富科技累计为4300万用户提供授信服务,金融机构合作伙伴累计达到141家)。在数字化的漫漫征途中,他们逐光而行、协力共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