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66

事件回顾

66

硅谷银行宣布破产


3 月 9 日,硅谷银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发表声明,宣布出售一批价值约 210 亿美元的证券,并承认这会造成约 18 亿美元的亏损。

为避免流动性危机,该银行希望通过出售普通股和可转换优先股筹集 22.5 亿美元。消息公布后引发抛售潮,硅谷银行母公司 SVB金融集团股价当天暴跌逾 60%,当日收盘价为 106 美元。


3 月 10 日,SVB 金融集团股票盘前再大跌逾 60%,低至 36 美元左右,开市前两度停牌。当天晚些时候硅谷银行宣布破产,随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宣布,金融监管机构已经关闭了硅谷银行,并查封其存款,银行将于下周一开始正常开始营业。



66 66

点评

66



触发更大范围银行风险的可能性似乎不高,

但需持续关注金融体系流动性指标


  1  硅谷银行业务具有特殊性

(1)银行本身几乎没有零售业务,专注于 PE/VC 和科技型企业融资,这使得存款单一行业敞口过大,增加了挤兑风险;

(2)存款规模主要增加于 2020-2021 的低利率周期,大部分存款是无息活期存款;

(3)存贷比很低,将大部分存款投资于长久期债务证券,且明显期限错配,与同业存在较大差异。


  2  当前美国在岸流动性仍较为充裕


各项指标来看,当前美国在岸流动性仍较为充裕,且硅谷银行案例较为特殊。当前美国中大型银行资产估值表处于较稳健状态。此外,本轮债券/MBS 的浮亏主要为久期风险,与 2008 年次贷危机银行大规模持有信用风险较高的资产存在较大差异。从监管层面来看,FDIC 的快速接管说明美联储在早前已经关注到了硅谷银行的问题,及时干预也意味着金融风险在一定程度能够被早期控制并管理。此因,当前美国银行业爆发系统性风险的概率较低。


  3  爆发流动性危机不至于酿成系统性风险


历史上,每次2年期美债收益率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倒挂,后续都将出现流动性风险(一般时滞 4-20 个月)。自 2022年 7 月,倒挂已出现并持续至今,当下仍处于风险期。但当前美国居民杠杆率较健康,过去十余年高杠杆的领域主要是金融体系并未涉及地产等实体部门,进而即便爆发流动性危机也不至于酿成系统性风险,只要美联储等央行货币政策转向就能化解。但后续美国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值得关注,包括本次事件暴露出的科技类初创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恶化问题。事件爆发后,美国高收益债信用利差快速走宽,后续高收益债违约率或将继续上升,对市场风险偏好造成持续打压。另外,叠加近期黑石等金融风险事件,市场情绪相当脆弱,需持续关注金融体系流动性指标。当前美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违约风险处于正常区间,但从 5Y CDS 定价来看,不排除瑞信等少数大型金融机构仍存在潜在风险,且如果硅谷银行存款兑付不能得到较快的解决,可能加剧中小银行存款流失的问题,从而导致更多类似的风险事件发生。



  4 短期内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可能不会造成颠覆性影响


事件短期内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可能不会造成颠覆性影响,美联储仍将基于稳经济+ 稳通胀的政策框架,但本周就业数据整体释放出劳动力市场边际走弱的信号并未持续,1 月数据的超预期强劲,叠加紧缩政策可能对银行体系流动性带来更多负面影响,美联储 3 月加息 50Bps 的必要性有所下降。后续如果出现更多类似风险事件,可能会一定程度倒逼美联储政策出现转向。

就美元债市场而言,风险偏好下行将使得资金从高收益板块撤出,信用选择上建议规避 TMT 及部分高收益板块。

另外,本周后半段美债利率大幅下行已反映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修正进行定价,短期来看美债利率进一步大幅下降空间有限,对于已处于中性偏长久期的美元债组合,建议不再拉长久期。


对国内银行而言:

(1)国内利率环境大起大落的可能性很低,整体环境偏稳,大环境不具备银行投资资产因为利率风险导致大幅亏损的情况;

(2)国内银行金融机构绝大部分风险是信用风险,市场和操作风险占比不到 10%很低;

(3)2019 年以来基本所有的银行都采用 IFRS9 会计准则,叠加资管新规的影响和表内去非标化,基本银行表内外标准化资产占比抬升,而且放在公允价值计量的比例抬升,摊余成本占比降低但也是主要资产之一,体现为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资产负债表的其他综合收益波动加大。从监管的动向来看,主要还是在加速不良的暴露、穿透式监管、关联交易监管,这也和国内银行业特点较为相关,即信用风险才是银行业主要的风险;

(4)具体到结构上,需要关注两类银行:

a.揽储能力\主动负债占比高的,其中最主要是前者(银行主动负债占比监管管的很严格),对于高息揽储的(主要是穷乡僻壤的地方性银行,或是出了信用风险的银行)要关注,息差容易倒挂,下沉容易“踩雷”;

b.客户端来源单一的银行,比如互联网银行。


备注:

1、数据来源:wind,Bloomberg,广发资管整理。

2、风险揭示:

(1)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管理人管理的其他产品的业绩并不构成产品业绩表现的保证,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也不作为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保证。

(2)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资料所刊载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人应谨慎投资,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并根据风险自担的原则,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欢迎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