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指标与日本“第三消费时代”相近,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汽车消费有望从“一家一车”转向“一人一车”甚至“一人多车”,汽车产业处于重要发展窗口期。4月11日《柳叶刀》杂志发布文章称2035年国人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长寿时代将至,汽车“智能化”趋势下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能为老年人的出行体验带来质的飞跃,智能汽车大有可为。

2、 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及车身是智能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落地功能软硬件包括激光雷达、行车泊车ADAS多项功能、多屏及HUD、座舱车身域控等渗透率自2022年初以来稳健提升,2023年前两个月亦有小幅放量,汽车“智能化”应用正当时。

3、 3月新能源车同环比高增,渗透率维持高位,车市需求回暖,车企库存下行。4月18日上海国际车展将至,主题为“拥抱汽车新时代”, 意为拥抱数字经济下的产业新动能,充分挖掘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的渗透性和溢出效应对汽车产业的牵引作用,引领智慧变革。来自传统自主、新势力、合资车企的50多款车型将重磅发布,关注对智能电动车板块的短期催化。

 $泰康智能电车ETF(SZ159720)$

一、从“第三消费时代”到“长寿时代”,智能汽车大有可为

 

汽车的本质依然是消费品,会受到经济体所处阶段的影响。在三浦展所著的《第四消费时代》中,日本国民消费倾向在总量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有所变化。在1921-1941年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期(或称“第一消费时代”),人口结构呈现高出生率、老龄化比率低的特点,国民价值观倾向于集体和国家,城市化速度加快。

 

在1945-1974年的“第二消费时代”,经济体增速进一步抬高,接近10%,人口出生率降低、老龄化比例微增,私有主义兴起,国民价值观移向家庭,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家庭主妇成为消费的实际决策者,汽车消费呈现“一家一车”的特点。

 

在1975-2004年的“第三消费时代”,经济体增速中枢大幅下移,增长乏力。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跌、老龄人口占比激增,国民价值观更重视私有化及个人,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而“一家一车”已无法满足新的消费观,取而代之的是一人一车甚至一人多车,汽车产业迎来重要机遇期。

 

在2005至今的所谓“第四消费时代”,也称“失去的20年”,经济增长速度在0附近,人口开始负增,老龄化比例进一步抬升。国民价值观回归社会,消费主张“断舍离”,去品牌化,追求朴素、休闲、共享,汽车甚至住宅消费有共享化倾向。

 

中泰证券梳理,我国经济体或处二、三消费时代转型期,经济体仍保持稳健有质中高速增长,2016年人均GDP与日本1976-1978年水平大致相当,出生率与老龄化人口比例与日本1980-1982年水准持平,第三消费时代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倾向在我国消费者行为中已有体现。伴随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进一步提升,“一人一车”甚至“一人多车”的消费特点未来有望在我国出现。

(信息来源:三浦展《第四消费时代》、中泰证券

 

图:我国与日本经济发展阶段对比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中泰证券

 

4月11日,我国学者在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研究称,到2035年,国人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经过社会的不断适应和创新,工业经济向长寿经济跃迁,人们基于长寿人生追求的新供给与新需求,将会不断萌芽和成长。在美国学者丹特的《人口峭壁》一书中,汽车被归类为受长寿时代影响、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服务的十大重要领域之一,而当前汽车“智能化”大趋势下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技术就能为长寿居民出行体验带来质的提升。“第三消费时代”叠加“长寿时代”远景,加之汽车智能化技术不断成熟,和今年的扩大内需战略,智能汽车产业链企业处于重要发展窗口期。

(信息来源:陈东升《长寿时代》、丹特《人口峭壁》、《柳叶刀》)

 

二、汽车智能化三大赛道配置渗透率提升

 

汽车智能化产业链主要分为智能(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底盘及车身三大核心赛道,据银保监会数据,2023年1-2月国内乘用车上牌量258万辆,同比负增-24.5%,主要受国补退坡、春节假期、车企降价消费者观望等影响,需求较为疲弱,但对应三大赛道的配置渗透率有所提升,验证消费者对智能化相关特性的偏好在逐步形成。

 

智能驾驶:感知硬件方面,1-2月激光雷达渗透率持续提升,由去年年底的1.2%,提升至当前的1.7%,虽然绝对值仍偏低,但增长趋势显著。车载摄像头已成国内乘用车在售车型标配,2022年全年渗透率84.5%。但智能驾驶中ADAS功能落地必要条件为多(5个及以上)摄像头,多摄像头渗透率亦从2022年年初的20.8%大增至2023年2月的29.3%,增长势头亦较为强劲。毫米波雷达相对摄像头探照距离远、精度高、成本低、受天气影响小,是高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标配,渗透率亦从2022年年初的36.6%上升至2023年2月的47%。

 

图:我国乘用车激光雷达月度渗透率

(数据来源:高工智能汽车、中金公司

 

辅助驾驶方面,行车与泊车相关功能渗透率也有提升趋势。据中金公司梳理,行车端的车道偏离预警(LDW)、360全景环视(AVM)、自适应巡航(ACC)、全速自适应巡航(FSRA)、自动紧急刹车(AEB)、自动紧急刹车行人识别系统(AEB-P)等功能年初以来均在稳健环比上升区间。泊车端,相较传统自动泊车驾驶员需要根据仪表盘提示控制车辆,全自动泊车(F-APA)只需要驾驶员监控泊车安全,当前渗透率达12.4%,相较去年年底提示2.4%。

 

高级辅助驾驶方面,领航辅助驾驶(Navigation on Autopilot, NOA)属于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能做到允许汽车根据导航信息,自主完成上下匝道、高速巡航、换道超车等智能化操作,且已可使用高速路和城市道路两大场景。NOA对算力算法要求高,渗透率绝对值低,但增速较快2022年在1%左右波动,今年2月已迅速提示至2%。且根据某新势力车企CEO全员信,城市NOA在2023年底将落地,伴随二线龙头的加速布局,城市NOA渗透率今年有望放量。

 

智能座舱:显示系统方面,多屏趋势已有放量。除渗透率超90%的中控屏汽车标配外,副驾驶屏/后排液晶屏渗透率分别提升至2.6%/1.9%,另有能将车速、油耗、导航等车辆行驶信息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的抬头显示系统(HUD),渗透率稳健升至2023年2月的9.5%。

 

声学系统及远程升级方面,能分别对驾驶员和乘客进行监控并提供行为规范提示的DMS/OMS系统渗透率分别快速提升至7.5%和4.4%。OTA远程升级(Over The Air)对智能化时代下“软件定义汽车”的品牌构建至关重要,用户无需到店,通过移动通信无线网络即可远程升级,提升了单车全生命周期价值和用户粘性,当前渗透率从2022年1月的46.4%提升至2023年2月的56.9%。

 

智能底盘及车身:汽车底盘由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及制动系统组成,且传统机械结构正被智能电动车的电控系统所取代。其中电子驻车系统(EPB)渗透率较高,2022年全年保持在80%以上,且价格10万元以上的车型配备率为91.3%。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作为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的升级版,在国内乘用车的渗透率2022年以来均在90%以上。另有线控制动系统EHB、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等渗透率均居于高位。整体底盘作为ADAS辅助驾驶及未来L3甚至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执行层,落地速度快,为高精度、快响应、安全稳定的智能底盘提供了支撑。

 

车身域零件简单、种类相对较少,集成难度低,当前车身域控制器渗透率接近17%,但未来或被整合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域,以简化电控系统成本。

 

整体来看,汽车“智能化”方向三大核心落地领域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智能底盘及车身中智能化功能渗透率2022年全年及2023年1、2两个月环比持续稳定提升,智能化发展正当时,新能源车“下半场”已在逐渐揭开帷幕。

(数据来源:高工智能汽车、中金公司;数据统计截至202302)

 

三、去库进程有望加速,车市需求或将回暖

 

据乘联会数据,3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达31%,零售渗透率达34.2%。3月新能源车批发61.7万辆,同比高增35.2%,环比24.5%。3月前两周由于国六老款车型降价促销清库存导致价格体系混乱,消费者观望情绪较浓,下半月逐渐恢复改善。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3月汽车消费指数72.5,同比+2.8%;2月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62.4%,同比-1.2%。库存周期有望从“主动去库”转入“被动去库”阶段,价格体系恢复正常,车市景气度向上。

(信息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

图:新能源车月销量走势(万辆)

(数据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

 

2023年上海车展将于4月18日启动,主题为“拥抱汽车新时代”,伴随新一轮AI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变革和消费市场变化,汽车的产销特点也随之发生变化。车展主题意为拥抱数字经济下的产业新动能,充分挖掘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的渗透性和溢出效应对汽车产业的牵引作用,引领智慧变革。车展预计持续10天(4.18-4.27),有50款新车型将发布,分别来自传统自主车企、新势力和合资品牌,或对智能电动车板块形成正向催化。

(信息来源:上海国际车展官网、国金证券

 

工具选择上,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CSI)“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成分股权重占比高达26%, “电动化”方向锂电产业链成分股权重合计73%,整体兼顾“智能化”和“电动化”, 后续有望展现较强弹性,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跟踪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H11052.CSI)的泰康智能电车ETF(159720)!

(底层数据来源:Choice数据库;数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31日;以上仅为指数构成的客观介绍,不构成任何指数分析评价或任何投资建议,不作为投资收益的保证。指数公司后续可能对指数编制方案进行调整,指数成分股的构成和权重可能会动态变化。)

 

乘风破浪会有时,“指”挂云帆济沧海。生命因不同而精彩,投资因独立而出众。关注指数投资,找到属于自己的长期。

 

风险提示:本材料仅作宣传所用,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投资泰康智能电车ETF可能遇到的特有风险包括:(1)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2)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3)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4)标的指数变更的风险;(5)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的风险;(6)成份券停牌的风险;(7)基金份额二级市场交易价格折溢价的风险;(8)IOPV计算错误的风险;(9)申购赎回清单差错风险;(10)退市风险;(11)沪市成份证券申赎处理规则带来的风险;(12)投资者申购失败的风险;(13)投资者赎回失败的风险;(14)基金份额赎回对价的变现风险;(15)基金在二级市场的流动性风险;(16)第三方机构服务的风险;(17)因终止上市导致终止基金合同并进行基金财产清算的风险等。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者购买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详阅官网网页www.tkfunds.com.cn或客服热线400-18-95522),在投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过程中应当注意核对自己的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服务,并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