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的“五一”出游情况,那么“火爆”丝毫不显得夸张。机场、车站、景点等主要出行场所无不涌动着人潮。同时,今年的“五一”消费可谓亮点频频:以往的一些冷门城市充分展现了“什么叫做流量为王”,一度占据网络热搜前列,成为了“五一”的热门目的地;而“旅游+”等新模式的广泛运用,也为出行消费注入了发展的新活力。在当前市场环境中,消费领域或将出现哪些潜力方向?板块整体又将何去何从?本期“对话”栏目,小财邀请了财通基金基金经理沈犁,为大家分享最新投资观点,解开隐含在“五一”数据下的投资密码。


数据来源:文化和旅游部,选取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2023年“五一”假期。




先聊聊今年“五一”假期的出行、消费数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预计发送旅客超2.7亿人次,日均发送超540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62.9%。[1] 而根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74亿人次,同比增长70.8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480.56亿元,同比增长128.90%。[2] 国家税务总局的数据也显示,今年“五一”期间,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4%,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同比分别增长28.7%和19.5%。[3]


在您看来,今年“五一”假期的出行、消费成绩单是否超过市场预期?其中有哪些消费细分领域表现亮眼或值得关注呢?


 沈犁 :我认为今年“五一”期间的旅游数据超出了市场预期,出行人数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我们看到酒店价格和机票价格已经全面恢复,甚至高于往年同期。超预期的旅游出行表现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消费仍然处于复苏的通道上


落实到投资角度,酒店业的高景气恢复对后续连锁酒店的业绩构成了支撑,同时加盟商的开店积极性在经历疫情的低谷后或将迎来大幅回升。连锁品牌酒店的开店速度预计会明显提高,有望实现量价齐升。此外,出行人数的回升对航空业的恢复也有比较明显的帮助


除了出行板块之外,我们看到今年“五一”期间的宴席消费也非常火爆,前期受疫情影响的宴席和礼赠需求正在回补,有望拉动餐饮和相关消费品的需求回升



除了“井喷”式数据所反映的旅游市场的火爆,人们在旅游方式上也玩出了新的“花样”,“旅游+X”模式、“特种兵式旅游”等新玩法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选择。而在“淄博烧烤”等现象级事件的流量拉动下,过去一些并非旅游热门地点的城市如今火热出圈,成为了所谓的“网红打卡胜地”。


在您看来,这些新颖的旅游方式和“吸睛”的热点事件,会对出行、消费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可能会催生哪些新的投资机会?


 沈犁 :国内人员流动及流动意愿的回升,除了对出行相关的消费板块构成利好之外,服装、化妆品、餐饮也会从人员流动中受益,同时这些板块本身具备的发展趋势会被加强。例如,运动服饰的发展、餐饮供应链的渗透、国产化妆品的替代升级等,这些领域可能都能找到比较明确的投资机会。


实际上,此前市场对消费是否在恢复具有一定的分歧,原因主要是春节后淡季消费的情绪不高。然而,今年超出预期的“五一”旺季消费说明了,国内需求的环境仍然处在改善的过程中,也印证了消费者信心指数从低位回升的趋势。随着居民消费活力的恢复,消费者尝新的意愿也可能提升,因此,新消费领域或将出现更多的投资机会



“五一”假期期间,多省市消费出现快速回暖,线下商圈客流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例如,杭州、南京和宁波“五一”消费较2019年同期增长18.6%、26.0%和17.2%。[4] 假期前三日,杭州湖滨商圈客流同比增长210%。[4]


这是否意味着居民的消费热情已被再次“点燃”?在您看来,“五一”消费的火热能否在节后得以延续?站在五月初的节点看今年后续时间,消费行情或将如何演绎?


 沈犁 :年初至今的宏观环境可谓一波三折,虽然春节消费超出预期,但春节后的淡季消费又趋于平稳,而本次“五一”期间的消费又超出了预期。我认为这种“旺季旺、淡季淡”的现象,说明了国内的消费环境处于正常的状态,既没有过热也没有承压


另外,我们也看到今年“五一”期间的出行人数达到了2019年同期的119%,但旅游收入只有2019年的101%,[2] 说明消费意愿仍然有恢复的空间。未来随着经济环境改善、就业情况恢复,消费提升的潜力或将继续被释放。因此,综合来看,我们对今年下半年中秋旺季的消费行情更加有信心



相较于旅游消费的火热,“五一”楼市的表现则黯淡许多。虽然今年“五一”期间代表城市成交规模较去年“五一”假期增长约25%,但整体上较2019年的同期水平仍出现了超过两成的降幅,[5] 城市方面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化。实际上,随着防疫政策优化和楼市利好政策出台,过去积压的购房需求逐渐释放,今年2-3月一些重点城市陆续出现了楼市的“小阳春”行情,但4月的楼市交易活跃度却显得有些不足,重点城市的成交面积在环比上也出现了下降。[5]


结合“五一”楼市行情,您觉得今年一季度呈现的房地产市场修复态势,究竟只是“昙花一现”的表象,还是“长期向好”的大势?当前,地产板块是否值得关注?


 沈犁 :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地产行业量价齐升的大环境已经不复存在,现在和未来的地产销售不太可能恢复到前几年的高峰水平,这也是业内的共识。对此,我觉得没有必要过于悲观,因为减少的需求主要是投资需求,是非理性和不可持续的需求。


我们看到春节期间积压的合理需求逐步得到释放,节后至今因为淡季的影响在环比上有所下降,但在同比上仍然处于增长的趋势,这说明目前的地产需求处在正常的状态,体现了一定程度的韧性。在楼市利好政策的“拖底”作用之下,合理的住房需求或将持续释放,地产销售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好于2021年的同期水平,进一步带动上游房企资本负债表的修复,进而提高优质地产公司的拿地需求。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提出推动5G在旅游业的创新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与文化和旅游部在顶层设计上的联手牵头,将从国家层面为旅游与科技的融合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当前,通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旅游产业上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应用场景?科技旅游的市场需求或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沈犁 :旅游产业受益于互联网发展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旅游消费具备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同时也具备分散化和长尾化的特征。我们看到在过去十多年的移动互联网红利时代,票务、酒店等连锁化、平台化模式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在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新技术会进一步优化行业的痛点,让信息更加高效流通,对现有玩家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此外,通讯、VR等领域的智能化趋势,或将使演艺、游乐等体验性项目出现新的形式,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


数据来源:[1] 中国政府网,2023.05.04,《“五一”假期,中国交通显实力》

[2] 文化和旅游部,2023.05.03,《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

[3] 证券时报,2023.05.04,《税务总局:五一假期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4.4%》

[4] 中金公司,2023.05.04,《中金公司零售,轻工日化:五一假期消费快速回暖,后续消费持续向好可期》

[5] 中指研究院,2023.05.04,《五一假期楼市表现平淡,低基数下成交面积同比增长超20%》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提及行业、板块仅代表基金经理看好行业,不构成任何投资推介,文中市场判断不对未来市场表现构成任何保证,历史情况仅供参考;文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基金管理人力求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市场观点将随各因素变化而动态调整,不代表基金真实持仓情况,不构成投资者改变投资决策或选择具体基金的法律依据。


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前,应仔细阅读本基金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相关公告,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


#如何把握节后消费股投资机会?#

$财通新视野灵活配置混合A(OTCFUND|005851)$

$财通多策略升级混合(LOF)A(OTCFUND|501015)$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