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经济数据一一公布,本来指望它给股市提振信心,结果大幅低于预期,尤其是社融数据超季节性回落,经济复苏预期的强度和持续性双双受挫。

一句话概括就是:央妈把水递到了嘴边,但大家喝了几口就饱了,虽然剩得很多,但继续喝的动力不大。

市场也再度下探,沪指跌至3300以下,尽管尾盘外资回流,收盘依然四连阴。4月经济数据真的那么差吗?超额储蓄能流入股市吗? 今天我们就说说这事。

先看经济数据。大家最担心的几个问题还是出现了——

1)社会融资需求,4月份新增信贷断崖式下跌,一季度连续3个月的强势高增未能延续!

2)居民贷款力度,也未能延续3月的短暂反弹,创下2012年以来同期最弱!

3)资金活化的程度, M1(狭义货币,流通中的现金及活期存款)增速尽管有所提升,但幅度仍然较小。对应到PPI低位徘徊、库存去化还需一段时间

来源:兴业证券中金公司广发证券

不过根据中金公司等机构的分析,4月社融数据也没有那么可怕——

1)数据回落更多是客观因素导致。一季度信贷投放节奏前置、投放速度较快,3月以来政策已开始导向“控节奏”。预期回归正常水平后,市场关注度或将回到结构变化。

2)与居民贷款相对的,企业中长期贷款仍为同期历史新高!非银金融也保持了相对稳健的增长,没有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受益于政策定向发力。

一方面来源于一季度基建与制造业项目的政策发力,另一方面来源于出口支持下,部分行业的复苏。

3)居民存款终于开始明显下降,4月减少了1.2亿元。

这是市场一直期待的“超额储蓄”流向消费和投资了吗?答案并不是。

东吴证券分析称,居民存款仅部分流向了消费,大量流向了房贷,也就是说“提前还贷”,从而修复资产负债表。

股市估值修复的赚钱效应仍未显著吸引居民存款“搬家”,未来依靠就业、收入改善,与企业盈利改善的良性循环。

信达证券也复盘发现,当熊市结束后,投资者信心修复、增量资金入场往往需要很长时间。例如,2018年底股市熊市结束,2019年Q1指数大幅上涨,上证综指和万得全A指数最大涨幅30-40%左右,但增量资金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出现。

总的来说,4月经济数据的悲观和乐观并存,验证本轮经济复苏的复杂性,高层也在最新会议上提到“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短期信贷总量拉增长难以持续,经济复苏是“久久为公”的大工程。对应到我们投资的指导,市场重点或再次回到“经济转型”的成长线索,目前优先级或高于“经济复苏”的顺周期线索。

经济转型的受益行业,最近的高层会议已经给出了几个方向:

一是“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标的可以关注$芯片ETF(SZ159995)$机床ETF(159963)

二是新公共基建,新能源车配套充电桩设施。相关标的可以关注$新能源车ETF(SH515030)$,碳中和ETF(159790)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是央企加大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相关标的可以关注$央企改革ETF(SH512950)$

结构性轮动行情下,投资者需要把握主题投资的节奏,选对方向、均衡配置,能够事半功倍。ETF主题风格尤其鲜明,免去选股的麻烦,跟随指数优中选优,集中配置行业龙头,贝塔弹性高;同时ETF参与资金门槛低,一手仅百元左右,卖出免印花税,是参与结构性行情板块轮动的良好工具。

《热点直击》栏目持续更新,欢迎关注订阅~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 ,投资须谨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提及个股不作为推荐。上述基金为股票基金,其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高于混合基金、债券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历史收益不代表未来业绩。指数基金可能出现跟踪误差控制未达约定目标、指数编制机构停止服务、成份券停牌或违约等风险。此外,ETF产品特定风险还包括:标的指数回报与股票市场平均回报偏离的风险、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等。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法律文件,判断是否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基金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