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难而正确的事

2

004年7月吴晓辉以一名研发工程师的身份加盟金发科技,彼时的金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乘着发展大势他凭借自身实力独当一面,专业能力突出、成绩显著。

2012年,“神九”“天宫”在太空握手,“蛟龙号”下潜深度7062米。在这个创造了历史的年份,吴晓辉踏上了海外之路,这一去就是11年。

心态放正,事就成了

到印度的他和其他大多数人一样,对陌生环境充满了焦虑和恐慌,日常交流虽然可以无障碍进行,但涉及到技术方面的专业词汇就有些吃力,在国内积累的工作经验不能用母语表达,十成意思用英语表达就打对折,这让他头疼不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彼时的印度金发陷入技术瓶颈,作为技术副总的他还要想方设法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棘手的问题层出不穷。吴晓辉意识到这样盲目的应对不是办法,困难纵有千头万绪,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主心骨,既然选择来海外发展,就要端正心态,目标放长远,分清主次,各个击破。为了节省时间成本,吴晓辉并没有特意学习英语,只是在平时工作中多交流多记忆。他把更多时间用在快速解决当下的技术宿疾,着手制定一整套优化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新技术的研发进行可行性的设想,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吴晓辉工作中非常注重中外技术对比融合,多次强调既要把国内的优秀技术经验带出去,也要将国外先进技术学透彻、带回来。他多次组织内部培训会、指导会、分享会、总结会,形成多项可借鉴和复制的成果总结,打破多项技术壁垒,为增产增效提供技术保障。这是吴晓辉来海外的第一场硬仗。在他的推动下,现存问题很快迎刃而解,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亮相即是巅峰。就像一个顽疾被治愈,几年后,印度金发实现业绩腾飞,在总部领导关心和当地团队配合下,销量从1万多吨增加到6万吨。

鉴于在印度金发的出色表现,总部将他派驻于德国的欧洲金发,职位也由技术副总升迁为欧洲金发总经理。然而天不遂人愿,受大环境影响,来德国的第一年举步维艰,车间开工率低,项目停工长达几个月,生产受到严格管控,在复工、停工之间摇摆不定,随着生产生活逐步解封,出现原材料价格暴涨、车间工人严重短缺等问题,给当时的订单履约雪上加霜,工期和成本压力不断增加。为保证订单按期履约,吴晓辉直面外部多种复杂因素带来的挑战,指导项目团队群策群力,利用当地政策利好和内部优化管理,招工人、抢订单、安人心,全力推动订单生产按期履约。在这种良性的运转之下,仅用两年时间,欧洲金发的月产能由最初的150吨涨到1000吨,并在2022年实现扭亏为盈。吴晓辉带领团队再次创造了佳绩,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擦亮了金发的国际信誉和品牌。

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

到印度的时候,大家互相不了解,当地员工也不知道眼前这个总部派来的年轻人是不是实力派。迫于职级压力,吴晓辉下达的工作命令一律是干净利索的标准回复:Yes sir! 遗憾的是工作成果往往不尽人意,他渐渐明白Yes sir距离圆满完成还差1000字的口头说明。他开始在布置工作前让大家理解透彻工作内容和要求做到什么程度,在没有绝对的工作默契以前,这些是不可或缺的沟通。

“Yes sir”简单,尽善尽美很难

在吴晓辉的带领下,印度金发由小胜变为大胜,业绩突飞猛进,在公司内树立了强大的威信,越来越多的员工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他也借此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他时常打趣道“好多当地员工邀请我去家里做客,天天吃咖喱有点受不了,档期也有点排不开”。

通过不断深入了解,摸清员工的所思所想。吴晓辉事后坦言“其实对于我们来讲,无论是中国梦还是印度梦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过上好日子,他们相信能带领他们奔向更好生活。我告诉他们,现在我们都只有一个梦,就是金发梦,工作做出好成绩,我们就一定有好日子。”

One Team One Dream

刚到德国的吴晓辉面对困局绞尽脑汁,当地的德国员工Sara主动提出结合当地政策向政府申请补助。这一举动让吴晓辉眼前一亮,同时又十分动容,有员工带头做表率并积极劝说其他同事一起与公司同舟共济,这在海外可谓难能可贵。任何管理者都懂得让员工被动接受,而优秀的管理者懂得驱动员工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有时会主动帮助管理者找到问题的最优解。

命令再严苛,都不如员工拧成一股绳,

可贵的是内在驱动力

吴晓辉总结自己的管理经验时表示,最高级的管理是真诚,真诚很容易被人捕捉到,大家会因为你的真诚和你牢牢靠在一起;没有什么能一步到位的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任何事情短期内有明显的改观就是成功;关键时刻不被错误信息干扰,要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管理经验稳定大局。最后,永远怀揣真诚,勇于担责,敢于认错。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就在这一点一滴中筑牢了。

他就像“一根针”,助推了工作“千条线”

一半是现在,一半是未来

晓辉时常感到一种不真实感在他心中萦绕,这种不真实感既陌生又熟悉,熟悉的是已经在海外耕耘11年的他已经驾驭了这种生活,陌生的是这个世界还有无限可能,这种未知又陌生的感觉不断激起他奋斗的热情。

2009年初入金发的吴晓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能在海外建功立业,这是他砥砺奋进实现人生事业的20年,也是金发乘着发展快车道勇拓国际市场的20年。好风凭借力,送我入青云,常怀感激之心做好分内之事,吴晓辉一路走来坚定且从容。他坦言,最自豪的事就是在自己的努力下实现了盈利目标。目前除了优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效益外他最关心的就是培养新人,他直言:“未来是年轻人的、是世界的。外面的世界是很精彩,但精彩背后需要你付出百分之二百的努力” 。

在多年的海外工作中,吴晓辉特别注重团队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稳定,通过对人员分级管理,让每个人都能有自己合适的岗位和定位,发挥每个人最大能动性和主动性;通过开设内部培训班对不同模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基地人员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及考核标准,很快锻炼出一批英语流利且具有丰富海外工作经验的国际化人才。

在总部“飞鹰计划”的推动下,越来越多有实力、有勇气、有信心的金发年轻人走出舒适区来海外历练。他们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像暗发于山脉的溪流正以雄壮的姿势汇入江河,穿山透地永不辞劳,终归大海誓作波涛,他们会用成绩证明自己的实力和不悔的选择。想至于此吴晓辉深感欣慰,一路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对于即将出海的同事,吴晓辉问出三个问题:你出海的意义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近三年规划是什么?想明白这三个问题,带着答案来。

海外历练是人才的幸事,金发的幸事。

清朗的春夜把星星送给了巴斯威登,风从半开的窗户爬进来,有点凉,有点痒。吴晓辉开始期待明天的日出,在不止一刹那的时间里,他的目光穿过薄夜与红彤彤的未来靠在一起。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