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由C Team“带你看见碳中和”项目提供】


"3060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提出以后,深圳市盐田区大梅沙社区、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以下简称“大梅沙生物圈三号”)于2022年1月分别入选了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首批试点项目。


【生物圈三号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


地球被定义为生物圈一号,美国亚利桑那州实验室进行的探索性实验被称作生物圈二号。

生物圈三号则是王石先生基于生物圈一号和二号的理念,建立的社区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的平台。希望从环境、社会、人文三个维度建立一个碳中和园区,一个社区尺度的可持续绿色生态圈。


通过本期视频,我们可以看到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园区内的碳中和细节。


微电网系统+电化学储能设备+光伏发电

=高效节能、绿电优先

【微电网系统展示】


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园区使用光伏发电,用清洁能源支持园区运行。绿色用电的核心是微电网系统,即对园区的不同板块、不同区域、不同楼层进行能耗监控,着重对能源消耗大的部分做针对性的管理,根据这些数据形成预测模型,来匹配次日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供电策略。


微电网系统在保证运行稳定的同时,可以更精准地实时监测负载状态,并快速上传至上层系统。通过微电网的检测和调控,园区能够合理配置用电供给,节能减碳。


【生物圈三号节能降耗成果】


此外,微电网优化了电能的使用和产生,真正实现了“能源+能效的双控”。

在微电网技术的“指挥”下,园区通过峰谷电价差节省电费的方式,已经累计产生近6万元收益,光伏系统共发电26万度,减排达100吨。


【电化学储能设备及光伏发电设备】


电气化储能设备伫立在绿茵之上,可别小看这个大块头,储能电力产生收益主要都靠它来实现。

通俗来讲,电气化储能设备是一块大型电池,可以与光伏相配合,在电价低谷期或者光伏发电富余时期充电,在用电高峰期的时候放电,从而供应整个大楼的用电需求。

 

微电网系统、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设备三者相配合,构成了园区的绿色能源管理系统,既让园区用上了绿电,还为园区带来了额外收益。


竹子+建筑

       =亲生物绿色设计       

【园区内竹制材料装饰、家具、墙面】


在大梅沙生物圈三号的建筑内部,也使用了许多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看似是木制的墙面和桌子,都是由竹子原料制作而成。

相比于木材,竹材有着重量轻、韧性好,固碳效果好,可以100%回收再利用,是一种优质的绿色环保材料。



屋顶花园+黑水虻

=厨余垃圾在地资源化循环模式

【园区屋顶花园】


大梅沙生物圈三号连楼顶也进行了高效利用,建立了一座屋顶花园。

步入花园就能感受到绿色气息,有了这座花园的加持,园区的绿化率达到了100%。


屋顶花园郁郁葱葱,选种了深圳的本土植物和蔬果,这里不仅有着近120种植物,还有10余种昆虫和动物,从而形成了一个微型自然生态圈。


【园区中水循环系统】


屋顶花园使用中水循环系统,收集地表径流雨水,经过物理过滤和生态吸附后用于园区地面冲洗和绿化浇灌。

通过该系统,园区每年可以节省5万吨自来水。


【园区内黑水虻“工作”区域】


除了屋顶花园的动物之外,园区内还有另一种神奇的动物——黑水虻。

黑水虻能够吃掉比自己重20万倍的厨余垃圾,帮助实现餐厨垃圾的本地处理。

它们产出的虫再被加工成肥料用于屋顶花园和园区绿化,幼虫可以作为饲料投喂园区的小鱼,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有机循环链,也实现了园区内有机废弃物在地资源化。



冰川理念+攀岩墙

     =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园区内冰川攀岩墙】


园区门口的墙壁是以融化的冰川为灵感的冰川攀岩墙。

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将绿色园区的理念贯穿始终,通过这样的方式,给市民们提供运动场所的同时,传达了关注气候变化的环保理念。



从清洁能源、绿色建筑、资源循环利用到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大梅沙生物圈三号将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的理念贯穿始终,借助科技力量与自然融合,让可持续的碳中和社区落地成为现实。

 

为了让“碳中和园区”能有更广泛的认知,C Team将在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举办“带你看见碳中和——碳中和园区”专场直播,与生物圈三号及相关行业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低碳园区的打造方式,分享如何用技术赋能碳中和园区落地。


注:文内数据来源于第三方

撰文/小雨

排版/星星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