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Biotech会成长为下一个大公司?

为了寻求答案,近日,Endpoints News回溯了此前5年该平台筛选出的44家最有潜力的生物技术公司。曾经这些公司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他们科学严谨、领导热情、财力雄厚、勇于创新,雄心勃勃。

但是经过5年洗礼,这些公司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尤其是过去5年中医药领域发生了诸多难以预料的变化,尤其是Covid-19的大流行,让医药工业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期间IPO企业数量迅速飙升,但随后又有大批企业IPO折戟,裁员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还有数以百计的药物获批上市,阿尔茨海默病药物、肥胖症和疫苗药物开始兴起等等。

过去5年里,包括中国传奇生物在内的12家企业顺利IPO上市,但是还有不少企业最终成为大药企旗下的一子,如Versanis、Tmunity、Exonics、Gamma Delta、Impact Biomedicines、Semma 。当然还有曾经的明星公司开始消失,如细胞疗法公司Tessa Therapeutics、全球首家外泌体疗法公司 Codiak 受资本寒冬影响宣布关闭或者破产。

在研发方向上,肿瘤仍是这些企业发力的重点,44家公司中有28家正在探索癌症治疗方法,约有1/3的公司表示有意或已经进入神经领域。出乎意料的是,最近几个季度,企业对对炎症和免疫领域(I&I)的研发兴趣正在兴起,44家公司中有4家明确制定了自身免疫疾病研发计划以及更广泛的I&I领域的研发计划。

但是过去5年中,能够真正将产品推上市的仍是少数。这44家公司中,仅有3家公司迎来新产品上市,他们每一家都讲述了不一样的药物开发故事。如BioNTech在Covid-19流行期间,快速开发出全球第一款批准的mRNA疫苗,引发了全球mRNA研发狂潮;还有中国的传奇生物在强生的帮助下推出了CAR-T疗法Carvykti,为中国制药企业书写了与巨头合作的典范;还有Amylyx终于在2022年9月,渐冻症药物Relyvrio获得FDA批准,成为FDA116年来批准的第3款渐冻症药物。

被并购的Biotech们

回看这些企业的现状,让人感慨Biotech的尽头仍是为大药企提供弹药。

其中有6家Biotech已经被并购,他们大多数因为颇有潜力的产品或者优秀的技术平台成为制药巨头旗下一子。

如,2018年1月,新基70亿美金收购Impact Biomedicines,旨在获得该公司在研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新药fedratinib。2021年武田收购GammaDelta Therapeutics以获得GammaDelta的同种异体可变1(V1)T细胞治疗平台。还有,2022年吉利德旗下Kite收购Tmunity Therapeutics,以获得Tmunity独特的细胞疗法“armored” CAR-T技术平台,该平台有可能应用于各种CAR-T,以增强抗肿瘤活性,以及快速制造工艺。

还有今年7月,肥胖症治疗领域的“潜力股”Versanis 公司被礼来以最多19.25亿美元收购。

值得关注的是,福泰(Vertex)在2019年两次出手收购了最具潜力的生物技术公司。当年6月,福泰制药宣布以10亿美元收购美国Exonics Therapeutics。Exonics致力于为DMD和其他严重遗传性神经肌肉疾病患者开发基因编辑疗法,增强其基因编辑能力;9月,该公司又宣布以9.5亿美金现金收购Semma Therapeutics,这是美国历史上临床前阶段生物技术公司金额最大的现金收购。

寒冬中消失的Biotech

令人遗憾的是,有2家曾经的明星Biotech公司走向末路。

其中Tessa Therapeutics创办于2012年,是新加坡细胞疗法领域的明星企业。该公司曾于 2017 年底和 2018 年 4 月完成由淡马锡领投的总计 1.3 亿美元融资。在2022年6月才完成了1.26亿美元的A轮融资,是2022年全球细胞疗法融资TOP10企业之一。

今年6月该公司才宣布其现货型细胞疗法TT11X用于治疗复发性或难治性(R/R)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研究获得了积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18名此前接受过多线治疗患者的总缓解率(ORR)达78%,其中7名患者达到了完全缓解(CR)。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6月30日,该公司便宣布正式关闭,无力再进行下一步临床实验。究其原因,该公司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透露,由于市场低迷阻碍了筹集更多资金或寻找战略买家的努力,无法继续其癌症细胞疗法的开发。

另一家全球首家外泌体医疗科技公司Codiak ,也未熬过此轮资本寒冬。

Codiak成立于2015年,由著名风投机构Flagship参与孵化。2020年,Codiak首次将外泌体疗法推进到人体临床试验,随后在纳斯达克上市。

但是好景不长,在2022年8 月底,该公司就经历了一次较为严重的经营危机,该公司选择裁员以及调整管线优先级的方式来应对。但似乎已经于事无补,2023年3月27日,Codiak宣布已申请破产保护,并寻求出售资产。

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不少公司没有披露任何引人注目临床行动,但它们仍在筹集大量资金,如致力于挖掘“黑暗基因组”潜力的生物技术公司Rome Therapeutics9月12日刚刚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超额认购的B轮扩展融资,使B轮融资总额达到1.49亿美元,还有AI制药公司Generate:Biomedicines,9月14日宣布从英伟达风险投资部门和安进(Amgen)在内的投资者完成2.73亿美元资金。此外,还有不少公司受资本寒冬影响,或者研发管线调整,或者是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等原因,仍在低调前行。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