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一Stifel的首席股票策略师Barry Bannister在研报中给出了其最新的美股研判:指数目前缺乏大涨的基础,将停滞不前,而长线来看,美股正处于“过去一个世纪第四次长期熊市”,2020年代将是一个区间震荡的格局。

我们这两年一直提及股票/商品周期轮动规律,Barry正是这一规律的发现者。凭借这个长周期分析的框架,Barry过去二十年在美股和商品的大势研判上长袖善舞,准确率惊人。

2004年Barry发表研报介绍这一规律,同时强call商品长期牛市。所见略同,罗杰斯在其所著的畅销书《热门商品投资》中引用该分析。00年代商品牛市如约展开,兑现两人的预判。2012年5月Barry一篇研报转变立场,开始call美股而空商品,理由是美股估值和最广义的货币累计增速预示商品见顶,“商品大王”罗杰斯则坚持商品长牛的预判。后来10年代属于美股。

当然没有谁能够永远预测正确,这次Barry还会对吗?关于股市的价格和价值,有人形容就像遛狗时人和狗的关系。有时高或有时低于价值,但价格迟早会回归;就像遛狗时狗有时人前,有时人后,但一般不会相隔太远。绳索只是有时比预期长,让人容易误会已经断了。美股如今估值高企,诸多因素如通胀、美债和地缘冲突等合力下,这条绳索仿如强弩之末。狗(市场)于是较难前行,踌躇不前,要等着主人(经济)慢慢走上来。这个过程就是长期区间震荡的格局。不用迷信任何人,从常识出发,Barry这次的格局预判兴许又将踩对节奏。

另外一位分析师Zoltan Polzsar这周也发布了新研报,继续刷屏。如果说Barry属于实力大于名气的分析师,Zoltan应该就算实力和名气兼备。这一次继续洋洋洒洒万字雄文,描述全球政经和市场的宏大格局。我们从中截取关注的市场片段:去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供应链面临明斯基时刻,这是商品供应的减法因素;为了应对新的地缘竞争格局,西方世界将大举再库存,这是商品需求的加法因素。于是将“很可能推动一个新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

中东局势的发展或许将会让投资者更能明白Zoltan的描述。读一下这个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市场将要面临局势演变带来的长期冲击。军事政治话题较为敏感,我们这里不展开讨论,但投资者或需多加关注。

如果说Barry给我们提供的是古老的投资分析框架,那么Zoltan则给这个古老框架提供了我们这个时代崭新的素材,投资者可以慢慢品味!

长线投资的关键要点在于选择好的赛道,做好资产配置。以上两篇研报较具启发性,我们本周借花献佛,作个点评,希望对大家做好大类资产配置有所帮助。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