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强化资金支持 水利投资料延续高增速】近日,北京永定河干流堤防水毁修复工程、永定河滞洪水库水毁修复工程启动施工,将在2024年汛期到来前完工。在一批水利项目加速开工建设的同时,地方正积极开展万亿国债项目申报,强化资金支持,为水利投资提供保障。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万亿国债发行带来新一轮催化,水利项目建设有望加快,水利投资料保持较高增速。(中国证券报)

2、【商务部再谈引外资 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热度不减 稳外资政策配套细则将继续出台】11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对当前引外资情况作出回应。“我们对吸收外资长期向好发展有信心。”束珏婷指出,今年前9个月,我国吸引外资规模同比下降,但仍处于近10年同期较高水平。特别是新设外资企业数较快增长,印证了外商长期在华投资热度不减。(证券时报)

3、【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到2025年实现量产】工信部日前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经济参考报)

4、【资本市场开启支持科技创新新征程】日前举行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资本市场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业内人士指出,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强调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为资本市场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下一阶段,资本市场要聚焦于提升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着力支持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而活跃资本市场,或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前提。(经济参考报)

5、【AI迎来全球管控时代 学者呼吁建立国际监管机构】全球在人工智能风险监管方面的步伐在加快。当地时间11月1日,英国人工智能安全峰会(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afety Summit, AISS)首日,英国政府在位于英格兰南部的布莱切利庄园宣布,多个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先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欧盟和中国,就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以及各国政府携手应对挑战的必要性达成了共识,并签署了相关协议。英国政府随后发布了这份名为《布莱切利宣言》的协议。(第一财经日报)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