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立富 来源:IT时报

进博会已经举行六届,要论“全勤生”,5G肯定是其中之一。

2018年第一届进博会,那时正处我国5G规模商用前夕,5G已经成为展会现场的重要亮点,这一“新鲜事物”向八方来客描绘出万物互联的美好未来。如今,“轻舟已过万重山”,克服了重重困难和挑战后,全球5G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而中国5G发展更是走在全球前列。

“建、用、研”,这是中国5G发展的“三字箴言”,贯穿整个发展周期。在此前的5G发展中,“建”在这三字中无疑处于首位。而现在,5G正迎来下一波发展浪潮,“用”字的重要性相对更突出,如何将5G价值体现出来,或者说建立价值驱动的5G网络,显得尤为迫切。这也是推动中国运营商和产业链引领5G下一步发展的关键。

体现5G价值愈加迫切

如果将5G网络视作一盏盏灯,那么,现在被它点亮的地方越来越多,从北美、东亚、欧洲到澳大利亚、印度等,而且亮度越来越高。GSA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球5G商用网络已达265张,其中,5GSA商用网络也达到35张。

从全球范围来看,5G开局取得理想成绩,无论是网络数量、用户数量以及生态完善程度,5G相比4G快了一年半到两年。中国更是如此,已经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网络,截至9月底建成开通5G基站318.9万个,5G用户达7.37亿户,5G行业虚拟专网超2万个。

除了网络覆盖,经过这些年的发展,5G在容量、能耗、时延等方面的关键能力也有了极大提升。比如在5G容量速率方面,爱立信在澳洲电信运营商Telstra的现网中,利用商用终端实现了7.3Gbps的下行峰速,而实验室上行峰速达到2.2Gbps。

在网络规模越来越大、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业界的关注点开始发生转变。无论是在MWC(世界移动大会),还是在TMForum(电信管理论坛)上,运营商们越来越关注如何更好体现出5G价值,这几乎是每一家推出电信5G服务运营商所思考的问题。

这有着现实的紧迫性,以5GtoC市场为例,2022年运营商在数字服务、创新性连接、FWA(固定宽带无线)等方面获得的收入,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只有1%左右。也就是说,运营商99%的收入仍然是来自传统的连接付费方式,用户每月支付费用,运营商提供语音和流量等等,这和4G时代基本没有差别。

对于想依靠5G来推动自身和行业升级发展的运营商们来说,5G价值挖掘已经成为“必答题”。“5G下一轮发展,更加要注重如何兑现商业价值,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价值驱动的5G网络。”爱立信东北亚区副总裁吴立东对《IT时报》记者表示。

也就是说,目前5G建设已初具规模,兑现价值成为5G演进的核心需求。

迎接5G新浪潮

5G发展正在迎来新的浪潮,如何更广泛、更切实让5G得到应用,让5G的本领能真正发挥出来,进而产生更大的价值。为此,爱立信提出“5G新浪潮”的概念,以构建价值驱动的卓越网络,这也是爱立信的中期目标,长期愿景则是向网络有机体演进。要沿着怎样的路径去构建价值驱动的卓越网络?在爱立信看来,有四件事必须要做好,或者说需要构建四大“支柱”,概括而言,要在性能、节能、赋能和智能这“四能”上继续发力、平衡发展。

第一大支柱是“卓越性能”,爱立信中国区首席技术官王浩博称之为“顶梁柱”,“不管是运营商还是设备商,卓越的网络性能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在他看来,除了时延、速率、容量之外,网络性能更应注重一致性,要考虑在绝大多数使用场景下能够具备性能的卓越性。

“绿色低碳”(节能)是另一个支柱,这是“四柱”中的“砥柱”。爱立信已经提出明确的节能减碳目标: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的净零排放,2040年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净零排放。现在,爱立信正通过在工厂中使用清洁能源、携手运营商打造零碳基站的方式,推进节能减排。

在王浩博看来,“赋能增长”是“四柱”中的“台柱”。“4G之所以大获成功,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成百万、上千万的应用开发者,繁荣了整个生态。”他表示,5G是个舞台,“5G搭台,让各种应用、各种创新成果来唱戏。”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将5G网络能力开放出来,推送至开发者的“指尖”至关重要。今年初,GSMA发出了OpenGateway的全行业倡议计划,目的正是将通信网络转变为平台,并为开发者提供对运营商网络的通用访问接口。

“高度自智”堪称是“四柱”中的“擎天柱”。运营商的网络正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根据不同频段、不同场景去服务用户,这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我们正在利用AI,包括大模型技术,和运营商一起推动自动化、智能化在5G全生命周期管理维护中的应用。”王浩博表示。

关键技术驱动

第一届进博会现场,通信行业的设备商、芯片商能展示的是5G原型机、测试机,而现在,5G应用已经深深融入工厂、园区、学校等等。

在本届进博会现场,观众可以在场馆内看到千里之外的食品工厂的实时运行情况,对此却习以为常,因为这样的全连接工厂越来越多。当然,5G会进一步演进,继续给用户带来惊喜。

“四大支柱”构建了5G演进的逻辑框架。在“四大支柱”背后,是众多关键技术和应用的创新。

在5G新浪潮阶段,爱立信非常看重和看好XR技术的发展,认为这是范式的跃迁。王浩博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形容5G和XR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位有实力的歌唱家(5G)和特别有难度的歌剧选段(XR)。歌唱家唱口水歌体现不出他的价值,观众也不会买单,而有难度的曲目会展现出歌唱家的实力。”

这次,爱立信还最新发布了一些赋能个性化的连接技术,比如在MassiveMIMO方面,通过软件创新,将高负载情况下的用户吞吐量增量提升10%;比如在5G端到端功能方面,允许用户请求高级体验,同时让运营商提供高级连接服务以提高收入。

爱立信对消费市场5G价值兑现颇为看好,预测到2030年,基础连接之外的收入占比将从2022年1%提升至25%。

而在toB领域,业界对RedCap寄予厚望。RedCap的优势通过做“减法”,在保留5G精华特性的同时,降低部署成本,为5G更大规模商用进一步铺平道路,在助力数字化转型浪潮的同时,激发与实现网络价值变现。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