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ID: F-Jinjiao)

作者 | 东篱


“卖身”之后,百世集团或将从纽交所退市。


从股市表现看,私有化退市或已是百世集团难逃的宿命。


过去几年,百世因平均收盘价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一度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上市6年多,百世市值蒸发近200亿元。


且百世集团长期亏损,2015年至2021年累计亏损近150亿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百世集团总营收38.53亿元,净亏损4.17亿元,资产负债率近95%。


上市6年,百世从巅峰一步步滑落,2021年在快递史上的第二次价格战中落败,将其核心的国内快递业务打包作价68亿元出售给极兔,百世的业务阵线大幅收缩,直至如今走到退市边缘。



私有化退市,然后呢?


对于如今的百世来说,私有化退市既是其难以避免的宿命,也是“断臂求生”后的最佳选择。


近日,纽交所上市公司百世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公司创始人周韶宁组成的买方财团提出的初步不具约束力的收购所有已发行普通股的要约。



图源:百世集团官网


以每股普通股 0.144美元或每股ADS现金2.88美元的建议收购价计算,当前拥有总股本1988万股的百世集团私有化价格或将达到5725.4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超4亿元。


目前,该私有化提案仍处于初步阶段,但收购财团中正计划上市的菜鸟网络引发了关于百世并入菜鸟体系的猜想。自从百世集团把百世中国的快递业务卖给极兔之后,百世集团目前的业务竞争力受到削弱。


不过据多家媒体援引知情人士观点,阿里或菜鸟目前并没有接盘百世的计划。


百世此次私有化也是市场预料之中的结果。一方面,百世市值长期低迷,一度收到纽交所的退市警告;另一方面,自百世上市之后,其并未通过股权发行筹集任何资金,维持上市地位从融资角度而言意义有限。


此外,当前中概股整体低迷的美股市场,既不能体现百世在业内的地位,也无法向市场传达其真实价值。截至2023年二季度末,百世集团持有的资产价值4.38亿美元,高于当前市值,公司市值或被低估。


但从积极的一面看,私有化退市也在一定程度上能给百世“松绑”,提高经营的灵活性,增加公司的融资渠道,例如通过债务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在创立初期,百世创始人周韶宁试图打造一个类苹果平台的物流社区,将平台核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同时提供一站式的综合服务,并以此进行了百世快运、百世供应链、国际业务等多元化布局。


而在百世快递业务剥离之后,快运、供应链和国际业务成为了百世新的战略聚焦点,未来不乏分拆上市的可能。此前百世快运的网络大会上,周韶宁就曾表达过将快运业务独立上市的想法。


快运业务是百世如今的核心收入来源,也是快运行业的第一梯队选手,在全网快运的市场占有率为11.2%。2022年,百世快运全年营收48.9亿元,净亏损收窄28.5%,已出现盈利预期,具备分拆上市的业务基础。


被同化的“颠覆者”


曾经的百世,不差人,也不差钱,却没能守住先机。长久以来的轻资产发展模式,给百世的发展埋下了祸根,极兔的出现也不过是给“病入膏肓”的百世上了道“催命符”。


和“泥腿子”出身的“桐庐系”三通一达的创始人不同,百世创始人周韶宁曾历任UT斯达康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谷歌大中华区联合总裁。


2007年9月,周韶宁出资1000万元创建了百世,立志要做“中国的UPS”,以科技范的颠覆者姿态改变中国物流“小、散、乱、多”的状态,并获得了好友马云与富士康郭台铭共计1500万美元的联合注资。


资金到位后,百世快速走上扩张道路。2010年,百世物流宣布收购汇通快递,成立“百世汇通”;2012年又收购“全际通”,成立“百世快运”;2017年,百世集团赴美上市。


但高起点的百世并没能如愿成为快递界的“颠覆者”,反而如周韶宁所担心的那样,“被行业所同化,并最终走向平庸”。


“我们的物流产业做得很辛苦,单价很低,要一分一厘去省,症结在于规模集聚效益还没有到,并缺乏信息技术的创新与投入。”


在这样的考量下,周韶宁选择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同时采用加盟制和租赁外包的手段节省开支,所有仓库、转运中心和运输车队都选择承包给了第三方,造成其管理粗放,给后来百世快递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漏洞百出埋下伏笔。


据数据统计,2020年前三季度快递行业单票快递业务收入中,百世快递的单票收入为2.29元,而顺丰的快递单票收入高达18.19元,百世快递的单票收入仅为顺丰的12.6%,约为1/8。


快递行业的价格战除了2012年和2018年开启的“全行业大战”,基本上每年都会在上半年的淡季上演,而百世快递又以低价走量著称。低价的代价向下传导,就形成了降低派送费、快递站点老板跑路、转运中心活多钱少和人员流失的“死循环”。进而造成服务差、用户少、继续降价吸引客户的“恶性循环”。


彼时,因低价和多元化策略年年亏损的百世已然“苟延残喘”,而极兔的出现则给了百世的快递业务“致命一击”。


2021年3月,极兔以“将最低价贯彻到底”的态势开启了义乌快递“八毛发全国”的时代,这样的“极致内卷”让2020年巨亏20.51亿元的百世毫无招架之力,几个月后,百世集团以约68亿元的价格将百世快递国内业务的相关股权、资产、网点、转运中心、人员、技术、系统等转让给极兔速递,包括彼时7.7%的市场份额。


在内部公开信中,周韶宁无奈表示:“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虽然与极兔的交易为百世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流动资金,但剥离国内快递业务的百世却不被资本看好。公告发出后,百世股价下跌超20%,甚至收到“退市函”。



转战东南亚


对于百世而言,放弃卷不动的国内快递市场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毕竟百世在中国市场积淀的供应链、技术和服务能力可以快速“复制”出海。


同时,东南亚的电商和快递行业方兴未艾,也提供了更具潜力的市场空间。


据谷歌、贝恩、淡马锡联合出具的《2022年东南亚电商经济报告》,随着支付、物流等推动因素就位,东南亚区域的“数字十年”已经开启,2022年东南亚的数字经济的GMV已突破2000亿美元——比其2016年的预测整整提前了三年。与之相反,中国的快递行业经历过前十年的爆发式增长后,如今已经趋于饱和。




百世越南,图源百世官网


百世对东南亚业务的布局始于2019年,如今已完成了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柬埔寨5个东南亚国家的快递网络布局,并逐渐打通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网络。截至目前,百世海外人员规模接近12000人,干线车辆超7000台,具备成熟的网络基础。


因早期的资本关系,菜鸟与百世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据百世集团财报,截至2023年2月,阿里巴巴持有百世集团32.7%的股权,是第一大股东。因此,百世集团也被外界视为阿里巴巴的“亲儿子”。


因此,双方早就合作开通了中国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的跨境物流服务线路,并计划打造中国至泰国、越南、柬埔寨的全链路跨境直送服务。


然而,在调整业务战略决策之后,并不意味着百世就走上了康庄大道,如火如荼的“价格战”之后,行业又紧接着进入了“服务战”。


而且与极兔“出口转内销”、“国际国内相互反哺”不同,百世的国内业务可供参考的成功经验有限,此前受到诟病的服务口碑也需要时间修复。


且东南亚市场也早已“群狼环伺”,当地的物流网络几乎被极兔等物流公司垄断,顺丰、京东物流等快递巨头也正大步走向海外,在竞争对手依靠自身电商业务和资本支撑的情况下,连年亏损的百世依然面临着严峻的竞争压力。


比如,2021年以来,顺丰不遗余力地加速国际化布局,如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权,利用嘉里物流在海外建立起的全球综合网络体系,重点布局的也是东南亚市场。顺丰国际和供应链业务收入的占比也随着海外投入的增加,从2021年的19%,大幅提升值33%。


虽然百世集团业绩呈现扭亏趋势,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4.17亿元,低于去年同期的7.18亿元,但距离盈利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在面临连年亏损的内部损耗和外部挤压而不能有效补血的情况下,百世的可持续性备受市场质疑。


百世接下来的表现,或许只能等待市场检验,用时间来证明了。


参考资料:

运联智库《百世私有化大猜想:独立融资?分拆上市?》

TechWeb《百世:颠覆者的新物流宣言》

证券时报《单票价格持续下滑,快递业价格战还在继续“卷”》

于见专栏《腹背受敌,百世供应链难翻身》

每日人物《八毛包邮里的快递荒蛮战事》

BT财经《亏损持续,市场占有率下滑,百世快递“卖身”自救?》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