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进博会行至第六届,已经熟稔大会超强溢出效应的全球顶尖药械企业们“拼”得越来越“狠”。一是参会企业的规模,官方数据显示,整个大会共计有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其中全球十大医疗器械企业、10家世界500强制药企业集体到场;二是新品发布的数量,今年有21家医疗药械展商举行32场新品发布活动,使得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成为参与新品发布平台企业数、新品数最多的展区,“全球首发”“亚洲首展”“中国首展”产品层出不穷。本届进博会中,除参会企业和新品发布的数量外,全球顶尖药械企业还拼出了更多花样:拼更多“中国元素”、拼更强“硬核突破”、拼更大“生态构建”,成为三大趋势。一家家企业的亮相,一场场新品的发布,既表明“拼尽全力”的顶尖医疗创新企业对进博会的重视,也显示出它们对中国市场仍具有巨大爆发潜力的认可。

拼更多“中国元素”——跨国企业加速本土化,与中国研发一起协同

GE医疗:推出超高端多模态影像代表产品,产线已落户天津

作为进博会“六届老朋友”,此次参展的GE医疗首次以独立品牌身份亮相,在精准医疗方面带来了可实现全核素精准定量和全序列快速成像的超高端多模态影像代表——光谱数字SIGNATM PET/MR。该产品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其产线已落户天津磁共振基地,并启动国产光谱数字SIGNATM PET/MR制造,此次展出的产品就来自GE医疗天津工厂。在产品性能上,光谱数字SIGNATM PET/MR搭载光谱诊疗系统,可得到更准确分子影像定量信息,能在更短时间内获取更全面的病灶信息,对阿尔茨海默症、肝癌、胰腺癌等恶性程度高的肿瘤进行早期精准诊断,实现更加精准的靶向治疗。除了光谱数字SIGNATM PET/MR,GE医疗还推出了全新一代Apex量子平台。据介绍,全新一代Apex量子平台是GE医疗全球和中国研发力量联合开发的最新成果,具备0.23s/圈球管转速和19.5ms时间分辨率,不仅能在高心率、心率不齐、自由呼吸等任意心率条件下提高心脏扫描成功率,更可实现覆盖冠脉、心肌、瓣膜、大血管等各个细节的精准“冻结”。

阿斯利康:加速在华投资布局,本土产线持续扩容

作为全球顶级药企,阿斯利康入华30年,六次参加进博会。在本届进博会上,阿斯利康展现了更多“中国元素”:除了带来安达释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和科赛优硫酸氢司美替尼胶囊2款“进博首展”全球创新药外,还宣布在华投资与布局的新进展,例如计划在无锡投资近4亿美元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预计未来在国内上市的小分子药物将在无锡新工厂实现从制剂到包装,并供应国内及海外市场。另外,在去年新建生产线的基础上,阿斯利康还计划在泰州增资建设另一条新生产线,持续将泰州打造成为阿斯利康糖尿病产品的全球生产基地。投产后,预计泰州生产供应基地年产值将达100亿元。


复星医药:加速医疗器械本土化,国产版本达芬奇进博会首展

作为中国本土顶尖医疗创新企业,复星医药今年带来了数款前沿临床诊断和治疗产品,展现出复星全方位加速医疗器械本土化、数智化战略。在展示的产品中,包括上个月刚在上海揭幕的国产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这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进博会上连续多年展出后,第一次在进博会上展出其国产版本,意味着全球领先的外科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的可及性得到极大提升,将惠及更多中国医疗机构和患者。

投资加码

推动直接投资,是本届进博会的重要主题。进博会期间,共举办超过100场投资对接等专项活动,达成合作意向416项,意向合作金额约181亿美元。聚焦到医药领域,以进博会为纽带,越来越多的跨国大药企正往中国市场的更深处扎根。持续加码投资中国成为了巨头们执行本土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这也是其打通在华的上下游产业链的必要一步。在具体的投资布局上,玩家们各显身手,根据各自的优势与战略重心践行出了不同的路径。


中国区业绩常年问鼎的阿斯利康一马当先,用多项重磅投资兑现“坚定加码中国”的承诺。就在开幕式当天,阿斯利康与江苏省达成一揽子合作协议,包括在无锡增资近4亿美元建设小分子药物新工厂。不单单丰富了中国的生产布局,这个新工厂也将在阿斯利康全球药品供应链上占据重要的战略地位。阿斯利康预计,未来无锡新工厂生产的药品不仅将供应国内,还将走向海外市场。泰州也是阿斯利康重要的生产据点。在去年新建达格列净(安达唐)生产线的基础上,阿斯利康又将在泰州增资建设达格列净二甲双胍缓释片(安达释)新生产线。目标很明确,将泰州打造成为其糖尿病产品的全球生产基地。


阿斯利康还在不同层面深化了与山东省的合作,比如就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项目进行二期项目签约。今年以来,阿斯利康已多次官宣在青岛大手笔投资扩产,总投资达到7亿美元。默沙东不甘人后,放出大招——落子海南,成立子公司。11月6日,默沙东(海南)创新医疗有限公司在进博会上揭牌,由此默沙东成为了首个在海南省设立子公司的跨国大药企。这一举措的战略意义深远。


“未来五年,公司计划在华研发投入超40亿元人民币。”勃林格殷格翰大中华区总裁兼CEO董博文在本届进博会上透露了加码中国的计划。早在1994年3月,勃林格殷格翰便以办事处的形式正式进入上海。近30年来,勃林格殷格翰扎根中国,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的决心一直不变。领先于一众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早在2019年就将中国的研发策略升级为“中国关键”(China Key)项目,将中国全面纳入全球早期临床开发研究。


六赴“进博之约”的拜耳也不满足于参展,摇身一变成为了坚定的投资商。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拜耳宣布增加投资两千余万元用于升级北京的医疗器械厂房。此外,武田也在通过加码中国,投资未来。目前,武田累计在华投资超过30亿元,成功跻身跨国药企在华业绩前十行列。从这些制药巨头一致的布局动作中也不难看出,中国俨然已是它们全球版图中的一块必争之地,并且随着MNC与中国市场的链接越来越密切,其投资力度也呈现不断增强的趋势。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