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前天,我们依次对铜、铝、黄金、稀土、锂等主要金属进行了简单拆解,归纳发现除黄金特别受到地缘形势的影响之外,其他几类与工业生产具有强相关性的有色金属其实在较大程度上共享一套逻辑:优于预期的经济数据和有所改善的供需格局支撑着中期的强势运行,长期偏低的供给增速和持续高增的新能源消费则有利于价格中枢的上移

或者,我们也可以从“顺周期”这个关键词出发,看一看在当前这个时点,有色到底顺了哪些周期。

从金融周期来看,美联储已连续两次暂停加息虽然联储还在通过基调中性的11月会议纪要对市场进行预期管理,但正如我们在《本轮加息就此结束?》中所述,就业及通胀等关键数据降温投的美国经济衰退趋势正在不可避免地调整市场共识,由此带来的美债波动平抑和美元快速走弱或许已经足够让我们确信金融周期正在迈过拐点。而趋向宽松的金融条件对金属大宗商品价格的提振不言而喻。

从库存周期来看,2024年中美或迎来共振补库需知,PPI同比回升往往是库存周期进入被动去库存阶段的标志。WIND数据显示,7月中美PPI同比回升,6月以来的商品特别是油价走势,表明这一变化并非基数效应。历史经验看,美国PPI同比往往领先库存同比3-8个月,中国PPI同比往往领先库存同比3-6个月。若PPI回升持续并带动库存回补,全球有望在新年前后切换至主动补库存。

据招商证券统计,截至今年9月,地产基建驱动板块在所有工业企业行业中更接近补库拐点。其中黑色及有色产业链似已有补库迹象,尤其上游矿采进入被动去库阶段,名义及实际库存增速都已回落至低位,中上游原材料加工行业则已经连续两月处于主动补库状态。换言之,我们或许可以认为上游金属矿物的需求已经提前启动。

从资本开支周期来看,低资本开支周期下有限的供给弹性对金属价格起到支撑作用据东方证券统计,2017~2022年期间主要有色金属品种的资本开支均处于低位,而大部分矿山的开采需要3~5年不等的时间进行前期布局与投资建设。因此站在较长的时间维度下,即使中途有部分项目投产,铜等有色金属未来几年供给缺乏弹性也是不争的事实。更遑论我们昨天就提到铝之类的金属,目前国内产能已经接近天花板。

如果说铝产能接近天花板映的是我国供给侧改革,那么在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这种来自供给侧的约束显然会更强。而这种强约束,有较大概率将支撑未来几年有色金属价格高位运行,使得金属资源企业迎来价值重估的投资机会。$光伏ETF(SH515790)$

至此,我们或许会发现,无论是率先启动补库,还是低资本开支引发的供不应求,都指引我们看向更上游的矿产

有色金属产业链相对比较简单,目前工艺开发也比较成熟,因此掌握核心议价权的是处在上游、具有不可再生属性的矿产资源。考虑到供给侧强约束的存在,整个产业链的利润有望进一步向上游矿产资源移动。因此,“含矿量”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有色指数的市场表现 

截至10月底,能够看到我们昨天向大家介绍过的有色矿业指数(931892.CSI)采矿业权重达到了42.79%,在目前市场比较主流的有色指数中居首。 $有色矿业ETF(SZ159693)$

这种高“含矿量”也将令有色矿业指数受益于矿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长期以来,矿业给人的印象离不开艰苦和危险的工作条件。但是,在多年的数字化发展之下,当前矿业已经有了完全不同的面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深化应用到矿业领域。矿山生产运营模式不断革新,采矿过程正向遥控化、智能化乃至无人化阶段迈进。通过信息技术与生产技术的融合,矿业得以提升对生产原料成本的管控,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

此外,我们也可以顺带一提“一带一路”对有色矿业的提振作用

需求端比较好理解,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观的基建和新能源市场。供给端则为国内有色矿业企业提供了整合资源、“走出去”成为全球化平台型企业的可能

大量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通过“一带一路”合作达成稳定协议,减少意外因素的影响,保障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利用财政方面优势适当开展“贷款换矿产”或者技术入股,以较低成本获取矿产权益;

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龙头企业有望借机提高资源品味,扩大经营规模;

发挥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的作用,完善境外矿产勘查开发协调机制,为中资企业“走出去”提供基础地质、项目推介、投资环境等信息服务,特别是加强改革、商务、外交等政策协调。$科创板ETF(SH588090)$

#北交所市场投资价值凸显#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