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泰汽车(SZ000980)$  

2023年被视为复合集流体产业化元年,头部电池、材料企业正密集落地项目或产品。

  复合集流体相较于传统集流体材料安全性能更好,耐久性更长,能量密度可以做到更高,成本可以更低,降本效应非常明显。同时,复合铝箔超高的安全特性,已经吸引高端车型率先应用。目前问界、极氪、广汽埃安等车型已经开始试水。

  同时,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海辰储能等多家电池企业,都在测试、验证或者开始导入复合集流体。

  据机构统计,预计今年复合集流体市场渗透率在0.4%左右,但到2027年市场需求量将达到102.6亿平米,渗透率有望达到21.3%,市场发展迅猛。

  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简称“江苏英联”)副总经理武俊伟对电池中国表示,复合铝箔集流体在提升电池安全方面优势明显,而复合铜箔未来降本空间比较大,同时两者的应用在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方面有极大潜力,部分厂商在过去两年进行了密集技术验证,2023年下游标杆车企、电池企业开始导入,带动市场关注度和投入加大,复合集流体有望逐步启动规模化量产,加速产业化进程。

  据电池中国了解,江苏英联已经在高邮工厂规划布局超5亿㎡复合铜箔和超2亿㎡复合铝箔产能。

  江苏英联加码复合集流体产能布局的背后,一方面是复合集流体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应用正在开启,市场需求庞大;另一方面是年初以来公司产品送往多个客户进行产品测试和验证,反馈效果良好,产品未来需求可期。

  在产品性能方面,据武俊伟介绍,复合集流体铝箔相较于传统的6m铝箔,可以减重55%;复合集流体铜箔相较传统的4.5m铜箔减重可达40%,“材料的大幅减少,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也能明显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武俊伟表示,在高镍三元材料上,如果采用复合铜箔+复合铝箔新型材料,电芯能量密度可以提升17.8%,系统能量密度提升约13.8%。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江苏英联总经理翁伟嘉指出,“复合集流体市场潜力巨大,其竞争对手是传统集流体,期待产业链协同努力,通过技术研发、生产效率提升来降低成本,让复合集流体相较于传统集流体更有价值和竞争力。”

  11月28日-30日,由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总冠名的第八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CBIS2023)将在上海举行。由江苏英联冠名的“重塑全球锂电供应链”专场论坛将于11月29日上午召开,届时,江苏英联复合集流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俊伟将作主题为《复合集流体发展方向与产业化进程》的演讲,敬请关注。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