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通知! 最近公众号又改版了,好多读者朋友联系到我们,说很久都没看到金蜜蜂微信发的文章了,这是因为公众号改版推送规则变了哈~ 为避免错过一些您感兴趣的活动信息、专业文章和价值观点,麻烦大家点亮【星标】吧~,那样我们就能天天和您见面,有价值的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您了。

设置星标流程如下:


 以下为本期新闻麻辣烫

@新闻麻辣烫  

头条

看点

全球脱碳加速器计划公布

12月2日, COP28主席苏尔坦·贾比尔公布了旨在加快能源转型和大幅减少排放的全球脱碳加速器计划(GDA)。

GDA主要分三部分:迅速扩展未来的能源系统,使当今能源系统脱碳,针对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采取行动。

在未来能源系统方面,截至目前已有116个国家签署了《全球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承诺》,同意到2030年将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两倍,至少达到11000千兆瓦,并将全球能源效率改善的年均速度提高一倍,达到4%以上。同时,通过阿联酋氢意向声明,27个国家已经同意认可全球氢能的认证标准,并开启低碳氢的全球贸易。

在使当今能源系统脱碳方面,占全球石油产量40%以上的50家公司已经签署《石油和天然气脱碳宪章》,承诺到2030年实现甲烷零排放并停止常规燃烧,最迟到2050年实现净零运营。签署国将投资未来的能源系统,包括可再生能源、低碳燃料和负排放技术。同时,提高透明度,包括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其业绩和减排进展的监测、报告和独立核实。GDA还推出了产业转型加速器,将加速关键重排放行业的脱碳。

在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行动上,将通过减少整个经济体的甲烷排放量来处理甲烷和其他非二氧化碳的温室气体。为支持这一计划,将有10亿美元用于甲烷减排项目。

GDA还包括全球冷却承诺,其目标是到2050年将全球冷却领域的排放量大幅减少68%。这类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7%,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空调,这一数字预计将增加两倍。截至目前,已有52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承诺。

政策声音

NEWS

自然资源部:“山水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修复治理面积8000万亩

12月5日,据自然资源部消息,近年来,我国围绕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治理面积8000万亩。

国务院:80条措施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中国政府网12月7日消息显示,国务院日前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聚焦加快服务贸易扩大开放、提升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推动相关“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等7个方面,提出80条措施。

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

12月8日电国务院日前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0%左右。

北京明年将建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12月8日消息,北京日前印发通知,计划2024年全市建设不少于100家,到2025年前,力争实现每个街乡建成一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中国宣布正式加入“自然与人类高雄心联盟”

当地时间12月9日上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自然日”主题活动上,中国宣布正式加入“自然与人类高雄心联盟”,并正式牵头发起“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 企业实践

NEWS

《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3》发布

12月5日发布的《中国责任投资年度报告2023》显示,2023年,我国责任投资市场整体规模仍然保持较高速增长态势,但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可统计的中国责任投资市场规模合计约33.06万亿元。

小米集团发布气候行动白皮书

12月5日消息,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上,《小米集团气候行动白皮书》正式发布,详细诠释了小米零碳哲学与实现零碳转型的方法论,还着重剖析了小米如何利用AI加持的AIoT数字共生绿色产品与价值链。

华为2022-2023华为终端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12月6日消息,近日,华为发布的《2022-2023华为终端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华为产品中已经使用了 14 种可再生物料,包括纸张、铜、塑料、铁、铝、锡、金、银、钴等。并从2022年起,华为电商发货逐步取消随货发给消费者的纸件购物清单,已经累计节约近600万张A4纸,相当于减少砍伐了400棵树木。

《数字地球支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宣言》发布

12月6日,在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上,来自伊朗、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蒙古、尼泊尔等20个“一带一路”国家的代表一致讨论并通过了《数字地球支撑“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宣言》,《“一带一路”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同期发布。

《2023中国ESG投资发展创新白皮书》发布

12月6日消息,社会价值投资联盟(深圳)联合华夏基金共同发布《2023中国ESG投资发展创新白皮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底,中国内地签署PRI的机构已达142家,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到28.58万亿元,中国上市公司ESG信披率已达33.83%。

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召开

12月8日,第十六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与会嘉宾就全球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趋势、企业的责任沟通之道、CSR报告的价值探索等议题进行深度研讨。“ESG信息披露与评级提升”“落实昆蒙框架目标15,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气候信息披露的新兴价值”“海外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等分论坛同步召开,《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23)》、“金蜜蜂2023优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成果也同期发布。

携程集团发布最新ESG报告

12月8日,携程集团发布的ESG年度报告显示,携程集团已累计带动1600万用户选择低碳出行;携程度假农庄带动当地人均年收入增长超4万元;携程女性员工比例超60%;成为国内首家推出了“混合办公政策”的企业,累计节省了30万小时通勤时间。

国内首个能源企业ESG团体标准发布

12月8日,在2023智慧能源大会上,国内首个能源企业ESG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能源企业ESG披露指南》和《能源企业ESG评价指南》两项重要标准的发布,填补了能源领域在ESG标准制定上的细分空白。

中国社会学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

12月9日,中国社会学会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作为目前国内第一个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学学术组织,专委会发布了四个行动计划:一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包括举办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开展百家企业社会责任田野调查研究,发布企业ESG管理之道丛书等工作,二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人才培养,三是参与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与服务,四是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制度化进程。

碳中和速递

NEWS

美日韩等22国承诺:到2050年全球核能增加两倍

12月2日,美国与其他21个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上发起《三倍核能宣言》,拟推进实现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较2020年增加两倍的目标,并邀请国际金融机构的股东鼓励将核能纳入能源贷款政策。

《2023年全球降温观察》发布

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3年全球降温观察》指出,到2050年,降温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预计将增加一倍以上,而采取关键措施可以减缓电力消耗增长,减少60-96%的预计排放量,终端用户每年可节省1万亿美元,电力部门可节省高达5万亿美元。

发改委确定25个城市和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

12月6日,12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河南新乡等25个城市、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个园区为首批碳达峰试点。

杭州实现亚运史上首次碳中和

12月6日,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宣布经第三方权威机构的核算和评价认证,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共排放温室气体88.29万吨,使用绿电减排温室气体2.20万吨,接受社会捐赠碳抵消指标109.99万吨,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历史上首次实现碳中和。

《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发布

12月7日,《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1.0》正式发布,首次将汽车产业碳排放核算的边界划定为汽车运行阶段碳排放和汽车制造碳排放,包括汽车运行产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汽车制造过程中消耗化石燃料产生的直接碳排放和消耗外购电力、热力产生的间接碳排放。社会民生

NEWS



《咬文嚼字》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

12月4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3年十大流行语,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人工智能大模型、村超、特种兵式旅游、显眼包、搭子等上榜。

我国首座商业化氨制氢加氢一体站试投产

12月8日,广西石油南宁振兴加能站建成并成功试投产,该站是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每天能产出500公斤99.999%的高纯度氢气,相较于广西之前的用氢方式,成本降幅达60%。

广州地铁内禁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

12月9日消息,新修订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据介绍,《条例》修改完善影响运营秩序和公共场所容貌、环境卫生的行为,增加禁止携带电动代步工具进站乘车,禁止使用电子设备外放声音,禁止佩戴面具或者带有容易引起他人不适、造成恐慌的妆容、装扮乘车等行为。

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12月9日,据央视网,今年以来,我国深入推进碧水保卫战取得明显成效,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7.8%。

31省份人均财产净收入出炉

12月10日,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7个省份的人均财产净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和天津。国际资讯

NEWS






世行宣布加大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融资支持

12月1日,世行1日发布声明表示,在下一财政年度的融资总额中,用于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项目的额度将提高至45%。按照提高后的比例,在该财政年度将有超过400亿美元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比之前多约90亿美元。

科技助残市场正在迅速增长

12月4日消息,市场调研公司Reportlinker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030年,全球残疾人和老年辅助技术市场将达到820亿美元,2022年到2030年复合年均增长率大约为15.8%。

Meta与IBM组织发起AI联盟

12月5日消息,Meta与IBM发起了一个由50多家AI公司和研究机构组成的联盟,共同推动开放发展AI与制定安全基准,希望共享技术并降低风险。联盟成员包括英特尔、甲骨文、康奈尔大学等,但不包含ChatGPT开发者OpenAI。作为近期举措,该联盟将重点关注包括监管和安全在内的六个领域。

儿基会:40个最富裕国家中超五分之一儿童处于贫困状态

12月5日,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最新发布了一份介绍经合组织成员和欧盟国家当中儿童受贫困影响的报告,发现从2014年到2021年,尽管这40个国家的贫困率总体下降了近8%,但截至2021年底,仍有6900多万儿童生活在收入低于平均国民收入60%的家庭中。

OpenAI CEO获评《时代》杂志年度CEO

当地时间12月6日,美国《时代》杂志公布了2023年年度人物名单,人工智能开发机构OpenAI首席执行官、被称为“ChatGPT之父”的山姆·奥特曼(Sam Altman)当选年度首席执行官。

新加坡金管局发布 ESG 评级与数据供应商行为准则

12月7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发布最终确定的《ESG 评级和数据产品提供商行为准则》。该准测在自愿的基础上采取 " 遵守或解释 " 的原则。该行为准则要求 ESG 评级与数据供应商遵守以下几个方面的基准行业标准:方法和数据源的透明度、治理、利益冲突管理等。

欧盟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

12月8日,在历经马拉松式谈判后,欧洲议会、欧盟成员国和欧盟委员会三方就《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该法案将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草案要求人工智能公司对其算法保持人为控制,提供技术文件,每个欧盟成员国都将设立一个监督机构,确保这些规则得到遵守。

标题故事—欧盟监管机构提议金融产品披露新的社会和气候目标

12月8日消息,近日,欧洲三大主要金融监管机构欧洲监管机构(ESA)宣布发布修订监管技术标准(RTS)草案的最终报告,完成对《可持续金融披露条例》(SFDR)下金融产品关键披露规则的审查,建议对社会因素进行新的强制报告。监管机构还制定了 RTS 草案,其中纳入了有关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金融产品的新披露,适用于以减排为投资目标的产品。对这些产品的要求包括在合同前文件中披露产品承诺实现的结果类型以及目标与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1.5 摄氏度的目标的一致性,定期报告披露以提供进展和解释关于投资策略如何促进进展,并在网站上提供更详细的披露。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球每年有 7万亿美元的投资在加剧气候变化

12月9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每年有近7 万亿美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支持的活动在直接损害我们的自然,而这些资金大约是每年用于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的资金的 30 倍。

趣闻

NEWS

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排名发布

12月4日消息,英国《经济学人》周刊近日公布了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排名。瑞士苏黎世和新加坡并列第一,占据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排名前两位,纽约则排名全球第三。《经济学人》周刊称,在其所研究的全球173座城市中,过去一年物价平均上涨7.4%。

爱马仕继承人决定:400亿财产留给园丁

12月6日消息,据瑞士媒体《日内瓦论坛报》的报道,法国著名奢侈品品牌爱马仕(Herms)创始人的后裔尼古拉斯·普伊奇(Nicolas Puech)打算收养一名家庭雇员,并让他继承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财富。据福布斯富豪实时榜单,普伊奇的最新身家达到1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00亿元。这意味着,如果收养成功,该家庭雇员可以获得约400亿元的巨额资产。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了,下周我们再见吧~


本期统筹|十八

供图:网络,如侵权,请联删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