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7月底,国内共有145家IPO企业冲刺失败,其中133家均为主动撤回IPO申请。

这些企业为什么主动撤回IPO申请呢?

华谊信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由于市场环境导致业绩下滑,从而不符合注册制下的上市要求等;二是申请时板块定位不准,撤回是为了转板重新申报;三是申报材料存在各种难易解决的问题,短期内无法通过整改达标;最后一点是很多企业钻空子,妄想“带病闯关”,在证监会明确亮红灯后赶紧撤回,草草了事。

一、业绩下滑

【案例】

8月29日,中融信托大股东经纬纺机(000666.SZ)对外披露了一份令人意外的公告,宣布拟主动撤回公司在深交所的上市交易。此举引发热议。

根据公告,经纬纺机此次主动退市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变化对公司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经营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经纬纺机是纺织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其产品涵盖了纺织机械、纺机配件、纺织器材等多个领域。近年来,随着纺织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经纬纺机的业绩一度表现出色。然而,受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公司的业绩逐渐下滑。公司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决定采取主动退市的方式,以增强公司股票的流动性,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二、定位不准、转板另寻出路

【案例】

盛大科技,上市之路颇为曲折。终于2023年3月9日通过SPAC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

其曾以盛世大联于2014年在新三板上市,后于2018年、2019年先后两次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以“新三板+H”上市;2019年3月通过港交所聆讯,拿到股票代码(原股票代码01879.HK)、随后启动招股,当时最高可募资约13.13亿港元。其在上市前夕叫停,称关注科创板;叫停当月与中信建投签订A股上市辅导协议,后于2020年11月终止。

华谊信在评述盛大科技在上市目的地选择上的徘徊时认为,公司的长时间在A股和港股之间犹豫不决,最终选择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反映了他们对上市目的地的定位不够明确。如果公司在一开始就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就不会在不同市场间游走长达10年之久。

此行为也表明盛大科技在选择上市地点时的动态性和一定程度上的犹豫不定。它可能暗示着在市场选择过程中,盛大科技可能面临着不同市场的优劣势评估、法律和监管要求、投资者偏好以及市场定价等复杂因素的考量。在面对这些不确定性和挑战时,公司可能需要更清晰地定义自己的目标和对市场的期望,以便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三、申报材料无法通过整改

证监会于今年2月份发布《欺诈发行上市股票责令回购实施办法(试行)》,其中规定,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等证券发行文件中隐瞒重要事实或者编造重大虚假内容,已经发行并上市的,证监会可以依法责令发行人回购欺诈发行的股票,或者责令负有责任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买回股票。

另外,在之前文章有提到。企业上市成本之在企业完成招股说明书时,会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尽调和财务报告的撰写,并将其提交给中国证监会及相应交易所进行审核。然而,如果在收到证监会备案申请后如果财务方面遇到问题,则会导致后续修改和重新递交审核,由于在IPO的过程中,财务报表生效期只有9个月,如果9个月之内重新修改后还是有问题,则需重新聘请会计师来做财务报告。重新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和进行财务报告的多次修改都需要投入资金和时间,这对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小的成本。

所以,在此情况下,如果企业自知业绩不佳或申报材料不过关,与其心存侥幸闯关,还不如顺势而为“中途退场”。撤回申请后,可以更加从容地找差距、补短板。

四、企业“带病闯关”,不予通过

【案例】

2021年7月26日,深交所发布《关于对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给予通报批评处分的决定》,认定在发行上市申请过程中,咏声动漫存在违规行为,公司及其保荐代表人收到深交所的行政监管措施。

与此同时,监管层也从制度层面加强了对“一督即撤”的项目监管。2021年7月份,证监会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明确,进一步扩大现场检查和督导面,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对收到现场检查或督导通知后撤回的项目,证监会及交易所将依法组织核查。

综上,华谊信认为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不乏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思路,是企业自己的一种自省行为,也是对资本市场既投资者的负责。把一个真实的上市公司交给投资者,企业上市后才能推进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也才会向着更加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向迈进。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